賣自己的貨,留別人的收款賬戶?

賣自己的貨,留別人的收款賬戶?

電商平臺售賣的小豬佩奇模具。

為維護權益,小豬佩奇的版權方聘請美國專業律師打擊侵權,數千家中國跨境電商因為涉嫌違規向國外銷售小豬佩奇產品,導致資金被凍結。然而,有一位從未涉及小豬佩奇產品的中國商家也莫名其妙受到殃及,上萬美元被美國法院凍結。他沒有忍氣吞聲,而是積極應訴,並且查找到了致其“背鍋”的真正侵權者,挽回了損失。但對於自己為什麼會遭遇這場官司,至今一頭霧水。

特殊背景

近年來,小豬佩奇商標及著作權權利人“娛樂壹英國有限公司”一直在打擊盜版。針對通過網絡在國外銷售的侵權產品,該公司聘請美國知識產權律師凱思·沃格特(Keith Vogt)進行維權。該律師使用“釣魚”方法,用電子郵件聯繫跨境,詢問能否提供與小豬佩奇有關的商品。如果商家沒有詢問他是否擁有版權,就給予肯定的答覆,他以打款為由,要求商家提供PayPal賬號(類似於支付寶賬號,是一種國際貿易支付工具)。

確定了違規銷售的意圖,並且得到商家的PayPal賬號以後,他就可以向美國當地法院提起訴訟,法院立案之後,原告可以申請禁令,並將禁令發給第三方平臺,比如ebay、亞馬遜、速賣通、PayPal等,要求其執行。

這種維權方法簡單粗暴,效率非常高,不需要實際下單,不需要做公證,就可以提起訴訟,而且在開庭之前就能凍結對方的資金。

2018年12月13日,阿里巴巴旗下的速賣通向其平臺的賣家發出一份公告,提示賣家“切勿發佈、銷售涉嫌侵犯未經授權的第三方知識產權的商品”,公告同時提醒,“目前有部分權利人會通過美國法院取得臨時限制令……可能會造成資產凍結……”

當天速賣通更新了知識產權學習專區,列出臨時限制令(TRO)重點品牌預警,包括小豬佩奇和多個著名品牌和侵權商品示例。

在這份公告發表之前,已陸續有數千個賣家因為在速賣通、ebay等平臺上售賣小豬佩奇的產品,或者向顧客表示可以提供此類產品,而導致PayPal賬號被凍結,賣家甚至還收到了美國法院的傳票。

一位電商表示,小豬佩奇版權方律師提起訴訟的約有1000個。如果每個侵犯佩奇版權的電商平均被凍結5000美元,總額可能在500萬美元以上。

離奇遭遇

從未賣過小豬佩奇產品,資金莫名被凍結

2018年12月5日,從事多年跨境電商業務的曾先生也接到Paypal的通知,稱其賬戶裡的一萬多美元被小豬佩奇的代理“沃格特知識產權律師事務所”全部凍結。

曾先生做的是維修類業務,從來沒有涉及與小豬佩奇有關的商品。接到傳票後,一頭霧水的他又排查自己的所有店鋪,都沒發現任何侵權或者疑似侵權的訂單,也沒發現對方律師“釣魚”的郵件資料。

他給原告的律師凱思·沃格特發了多封郵件,要求提供證據,但是對方沒有及時回覆。

記者也給這位律師發郵件,希望瞭解他代理的小豬佩奇侵權訴訟情況,一直沒有收到答覆。

曾先生上網搜索相關案例,找到同樣案件的被告,但那些人都知道自己存在侵權行為。而曾先生卻不知道為什麼會接到傳票,茫然不知所措。

曾先生聯繫PayPal和速賣通,希望能瞭解案件詳情。PayPal回覆說,他們是按照法院臨時限制令的要求,依法執行凍結曾先生的PayPal賬戶,只有在原告撤訴或者曾先生方勝訴的情況下才會把他的資金解凍。而對於案件詳情,PayPal表示無可奉告。而速賣通則表示,資金凍結與其無關,也不知曉原因。

12月8日,曾先生收到凱思·沃格特發來的郵件,稱該侵權案將於12月11日在芝加哥的一家法院召開聽證會。如果在收到這次傳票21天內沒有提出上訴或者辯護,法院將直接作出判決。

平白無故受到侵權起訴,曾先生不甘心,決定積極應訴。他很快選定了一位當地的華人律師,交訂金簽了代理協議。

辯護律師依照法律介入後,對方律師不敢置之不理,立即給出了“侵權”證據。曾先生拿到證據後,證實了涉嫌侵權的那家公司和他根本沒有什麼關係。但是,小豬佩奇的律師在釣魚取證時,那家公司提供的收款PayPal賬戶卻是曾先生的。這就是曾先生的賬戶突然遭到凍結的原因。

請人幫忙反釣魚,拿到“背鍋”證據

曾先生求助一位有業務往來的國外客戶,與那家公司聯繫,調查導致自己“背鍋”的原因。

這位國外客戶也用起釣魚的方法,向該公司表示想訂購與小豬佩奇有關的產品,那家公司很快有了回覆,表示願意接單,並提供了電話和PayPal賬戶,而這正是曾先生那個被凍結的賬戶!

拿到證據,找出了真正的侵權人,曾先生開始和對方交涉。面對確鑿的證據,對方承認那些產品和往來信件都是他們賬號發的,但是辯稱發佈該侵權產品以及回覆信件的人現在已經離職,他們公司對這個侵權案件不承擔任何責任。

曾先生當然不能接受,表示侵權是以其公司的名義做出的,他們和員工的糾紛是內部問題。他們如果不承擔賠償責任,曾先生將通知原告案件的真相,這將導致他們的速賣通網店被封閉,而且曾先生要在國內提起侵權訴訟。

經多次交涉,對方只能同意賠償。

案件結局

2019年1月16日,曾先生通過律師和小豬佩奇權利方協商,確定了和解方案,具體是支付6000美元,賬戶中剩餘的5000多美元解凍。

根據此前他和真正的侵權方達成的協議,那家公司先把和解金和曾先生支付的律師費轉過來,之後他通知律師正式和解。

總結教訓

當事人感悟,值得做電商的看看

曾先生告訴記者,這類案件如果不應訴,凍結資金過期會全部劃給版權方。實際應訴也費時費力,美國當地持牌律師起步價數百美元一小時,所以大部分都是以和解告終。凍結資金如果比較少,和解收益可能還沒有律師費多,商家寧願放棄賬號。

而對於版權方及其律師來說,只要拿到侵權證據和侵權者的資金賬戶,幾乎鐵定有收益,所以這種維權方法很有成效,也極具威懾力。

很多中國商家剛剛走出國門,這方面的風險意識比較欠缺。曾先生提醒,跨國電商貿易不要賣侵權產品,同時遇到有陌生人諮詢某個敏感產品能不能做,最安全的方法就是不要回答!

難解之謎

到底是誰挖的坑?至今猜不透

雖然曾先生的所有損失都得到賠償,但真正的責任人依然沒有找到,侵權公司沒有透露具體信息。

曾先生懷疑,也許這件事和以前幫朋友維權有關。他說:“前幾年我有個朋友的工廠註冊外觀專利,被另一家工廠盜版生產,大規模在國內外銷售。我在他們的店下單取證,最後到法院打贏了官司,同時掃除了網上很多侵權的低價賣家,有可能因此遭到報復。”

但這只是一個推測,如果真是報復,對方得明確知道釣魚者是小豬佩奇版權方的律師。曾先生請外國客戶反釣魚,順利拿到證據,與這樣的猜測不大相符。

賣自己的商品,留別人的收款賬戶,這到底是為了什麼,曾先生至今沒有想清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