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不好,沒關係?emmm……這道題千萬別丟分!

當下親子家庭最大的“痛點”在哪兒?為人父母似乎對此類問題焦頭爛額。

抖音上,一條“家長陪孩子做作業被逼瘋”的合集視頻走紅網絡,引起無數家長在教育問題上的共鳴。

考不好,沒關係?emmm……這道題千萬別丟分!

80後大軍在奔四的路上升級變爸媽,當年那些不羈愛自由的熱血勁兒,現在全轉化成看孩子學習的高血壓。

在這種大環境下,一檔教育觀察答題類節目《考不好 沒關係?》憑藉其獨有的創新模式與現實思考從海量綜藝節目中脫穎而出。

考不好,沒關係?emmm……這道題千萬別丟分!

這檔節目最大的創意在於,擺脫原有孩子答題的老套模式,而是讓老爸們站在考場做孩子們平時做的試卷真題,自己親身體驗一把這個時代的小學生考試的感覺。

考不好,沒關係?emmm……這道題千萬別丟分!

01考不好,沒關係?

在節目中,有21位爸爸和孩子們互換角色。讓父親答小學題,孩子觀戰的設置,把不同類型的親子關係在互動中一一呈現。

爸爸們答題瞬間

考不好,沒關係?emmm……這道題千萬別丟分!

“算術秘訣是數手指和手上打草稿”

考不好,沒關係?emmm……這道題千萬別丟分!

“眼睜睜看著自己寫錯”

考不好,沒關係?emmm……這道題千萬別丟分!

“我就愛畫畫,語文題不行”

考不好,沒關係?emmm……這道題千萬別丟分!


考不好,沒關係?emmm……這道題千萬別丟分!

“沒認真審題,看錯了,有些尷尬”


在親子間歡笑和淚水、老爸們尷尬與撓頭齊飛的答題現場,真正的讓家長親身體驗一把什麼是“換位思考”,也讓孩子們有機會用“審視”的眼光看待爸爸在考場上的表現,體驗一把爸爸們的恨鐵不成鋼!

尤其是節目一開始,有一個身穿紅色上衣的女孩,主持人問她:“你對爸爸有什麼想說的嗎?

她脫口而出:“希望爸爸一直笑著對我說話、笑著對我輔導功課。”

考不好,沒關係?emmm……這道題千萬別丟分!


考不好,沒關係?emmm……這道題千萬別丟分!

聽到女孩這句話,許多觀眾的心一下子被擊中了。那一刻好像看到自己的女兒坐在那裡,對著屏幕說著自己的心裡話。

02 陪孩子寫作業,你怕了嗎?

考不好,沒關係?emmm……這道題千萬別丟分!

節目中有個爸爸首次提出一個新名詞“恐輔症”。是的,輔導作業不僅是孩子們的噩夢,家長們也只呼“輔導你們我也很絕望啊!”

考不好,沒關係?emmm……這道題千萬別丟分!

一提起輔導孩子,家長就有說不完焦慮、流不完的淚。

來看看孩子們哪些能讓父母窒息的神操作:

考不好,沒關係?emmm……這道題千萬別丟分!


考不好,沒關係?emmm……這道題千萬別丟分!


考不好,沒關係?emmm……這道題千萬別丟分!


還有熱心網友整理了一份 “80後育兒百科全書”書單,看了裡面的內容,只能說畫面太過真實了,你確定這不是用來保命的嗎?

考不好,沒關係?emmm……這道題千萬別丟分!

當下,似乎家長普遍都有害怕輔導作業的通病。

“忍不住拿起戒尺”、“不幸的家庭越來越相似”、“默默關上了孩子寫作業的門”,《考不好沒關係》裡這些爸爸說出了自己如何恐輔的無奈。

而這種態度也或多或少在孩子們身上有了映射,爸爸考不好如何“以牙還牙”,“掌中寶麻辣味的”,“罰站”

考不好,沒關係?emmm……這道題千萬別丟分!



考不好,沒關係?emmm……這道題千萬別丟分!


考不好,沒關係?emmm……這道題千萬別丟分!

其實,要解決“恐輔症”,還得搞清楚問題所在。

至少我們都要相信孩子本身是想考好、想做好的,正如節目《考不好 沒關係?》中用 “身份互換”的方式讓親子之間體會各自的不容易,讓家長感受到確實是想考好、想做好,同時孩子會用家長對待自己的方式對待家長。


03 陪伴與理解,這道題別丟分!

家長童輝在節目中坦言,自己以前幾乎沒有怎麼陪孩子,因為自己工作忙,沒有輔導過孩子作業。

而另外一位爸爸,他在海拔3000米的小學裡給大山中的彝族孩子當老師,時間和精力留給了別人家孩子,自己家孩子就只能退居二線。

考不好,沒關係?emmm……這道題千萬別丟分!

面對說自己工作忙,沒有時間陪孩子的隱形爸爸們,張紹剛直接開懟:“我怎麼這麼不愛聽這話呢,誰不忙!

考不好,沒關係?emmm……這道題千萬別丟分!

的確,如一句話所說“放下工作養不起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你可能經常出差,也可能動輒加班。但是,忙就意味著可以放棄照顧、陪伴孩子的責任嗎?

如張紹剛所說,你忙,誰不忙——這都不是真忙而是假忙。

什麼是最好的教育?相信很多爸爸都有這樣的疑問。

是把孩子送進教育資源最好的學校?是給孩子找最貴的家教?還是給孩子報最多的課外輔導班,讓孩子發展成為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全才?都不是。

就在《考不好 沒關係?》第一期節目中,爸爸和孩子們表達更多的,恰恰是彼此間的各種情感訴求和代際衝突:

“平時與孩子的交流不是很多”“我與孩子之間的關係不是很好”“我覺得爸爸不愛我”“爸爸總是打我”“曾經在一年級當著老師的面狠狠地打了孩子,我想對他說一聲對不起”“我一直在尋求一種心平氣和地與孩子的溝通方式”…
考不好,沒關係?emmm……這道題千萬別丟分!

其實,給孩子金山銀山,不如給孩子陪伴和理解。

相關研究表明,如果爸爸每週與孩子交流少於3小時,孩子大多沉默寡言、對事消極,而時刻關心孩子成長的父親,孩子大多具有積極、樂觀、活潑的良好品質。

但在現實生活中,承擔教育孩子的責任更多落在了媽媽身上,爸爸對孩子的教育是缺失的,爸爸長期的“缺席”讓孩子在認知、情感、智力發展上都可能會產生缺憾。

考不好,沒關係?emmm……這道題千萬別丟分!

所以,陪伴尤其重要。

《考不好 沒關係?》這檔節目將爸爸們請上“考場”,一方面呈現出爸爸們在答題中的反差,加強了可看性。另一方面,節目也是通過這種形式,討論家庭教育現實問題的形式,呼喚“缺位爸爸們”在家庭角色中的迴歸。

同時,對“恐輔症”的爸爸或媽媽而言,最需要學習的是換位理解。

因為,當你無法理解孩子的世界時,代表你從來沒把心和孩子貼在一起:

你用個人意願,來給孩子傳輸第一價值;你用你8歲時候淺薄的記憶,來指導30年以後的孩子;你用一些你自己都無法理解的理念,來對孩子進行校正……

結果,你不但失去了自己的判斷,還失去了和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教育孩子首先要部署在家庭教育上,父母的陪伴與理解關乎孩子的成長質量,而這也是屬於家長尤其是爸爸們的一次“重大考試”,不是一句“我很忙”就可以打發的。

考不好,沒關係?emmm……這道題千萬別丟分!

用節目中一句話概括就是:考試不單單隻屬於孩子,也屬於家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