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家鄉:洛陽牡丹——華貴與歷史共舞

洛陽牡丹興起於隋朝,並在唐宋時期發展繁盛,被國人奉為太平盛世與生活富貴的象徵。宋代大詩人歐陽修曾用“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的詩句道出了牡丹在洛陽走紅的原因。由於土地肥沃,水熱條件適中,加之歷代園藝大師的巧植善種,洛陽各個牡丹園不斷湧現出色、形皆佳的珍品。時至今日,街頭巷尾的牡丹早已成為古都洛陽無可爭議的形象大使。


指尖家鄉:洛陽牡丹——華貴與歷史共舞


園林之中的牡丹花大而醒目,自古就被譽為國色天香、花中之王。4月的晨霧中,洛陽牡丹悄然開放。自宋以來,牡丹即被稱為“富貴花”,據說這樣的說法起源於宋哲學家周敦頤的《愛蓮說》,文中寫道:“自李唐以來,世人甚愛牡丹……牡丹,花之富貴者也……牡丹之愛,宜乎眾矣。”如今,這種象徵著富貴吉祥的花卉在洛陽更是深受人們的喜愛。

深春4月,當你踏上古都洛陽的土地,便不由產生一種發自心靈深處的震撼。這震撼便來自那滿眼盛開的牡丹。


指尖家鄉:洛陽牡丹——華貴與歷史共舞


牡丹,自從走出皇家宮苑來到市井民間,隨著歷史朝代的更替命運幾經起伏。如今洛陽牡丹再度繁榮興盛,每到春季,各大公園就成為人們賞花的好去處。在王城公園,一位外國朋友望著滿園奼紫嫣紅的牡丹感嘆道:“這些美麗的花彷彿讓我看到了中國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

這是個屬於牡丹的季節,無論你從哪個方向進入洛陽,首先映入眼簾的一定是那柳絮繁花中的牡丹:簇擁在花池中,雍容華貴的牡丹如古代時皇家的儀仗隊,氣勢恢宏地迎接著八方來賓;植入花盆中,高貴典雅的牡丹如盛裝待嫁的公主,接受著賞花客的由衷讚美。

唐宋牡丹夢迴黃金時代

國人自古有“物以稀為貴”之說。牡丹花型碩大、顏色鮮豔,以華貴著稱,按說應該藏於深閨。而進入洛陽城中,這一傳統說法霎時被顛覆。大街小巷,牡丹雍容地綻放於尋常巷陌;公園庭院,牡丹更是一團團、一片片,燦爛地綻開。更為引人注目的是牡丹的顏色,白的像雪,粉的像霞,紅的像火,更有黃牡丹、綠牡丹、紫牡丹、黑牡丹……


指尖家鄉:洛陽牡丹——華貴與歷史共舞


除去豔麗多彩,單瓣型的鳳丹讓我們看到了牡丹冰清玉潔的一面。

千百年間,洛陽一直是人們心目中的牡丹聖地。牡丹與洛陽的故事更是枝枝蔓蔓,生生不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