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就會的高效溝通術

一學就會的高效溝通術

一邊是:

某員工:年底了,不少人應該為新年加薪煩惱。該不該找領導提要求?

某男友:女友不講理,明明是她的錯,不停怨我,這我忍了,憑什麼道歉了也不原諒?

某父母:孩子太貪玩,總是不及格,怎麼說都不聽。

某子女:老媽總是逼婚,好痛苦,告訴她我不結,她就是不聽。

另一邊:

某經理:今年怎麼沒人找我提加薪?上面有幾個名額,給誰好呢?

某女友:男友就知道欺負我,犯錯了也不會哄,光知道說“我錯了”,“我錯了”。

某孩子:不給我買任天堂,我就不好好考,氣死你們。

某母親:這孩子太任性了,30多了,一點都不急,我都老了,以後嫁不出去可怎麼辦?

看看你中了幾招?

以上問題都是溝通的問題,無論工作、生活,對家人、老闆、同事、朋友,溝通是最重要的技能。很多人唸完博士也不知道如何與人有效溝通,明明可以過的更好,卻因為溝通不暢,處處都是坎坷和艱辛。

溝通對象所處的環境(場景)會影響他(她)的角色

很多人以為一個人的角色是不變的,老闆永遠是嚴厲的,爸媽永遠的年輕的,小孩子永遠是淘氣的。可仔細一想,世界天天在變,每個人的角色也經常轉換。老闆在公司板著臉,飯桌上、球場上可能平易近人。爸媽年齡大了,突然想抱孫子了,逼婚能不正常麼。孩子可能突然叛逆了,想要自己的獨立空間,有自己想追隨的興趣愛好了。人可以說時時都在變,溝通之前,我們應該準確分析對方所處的環境,明確對方此時的角色,什麼角色對應什麼訴求,知道了訴求,溝通就成功了一半。

傾聽中要有下套意識,引著對方掉到你設計的陷阱裡

傾聽的目的不全是投其所好,陽奉陰違,更重要是知道對方訴求背後的原因,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才是上策。你的套從他的觀點開始,用他的一部分觀點支持你的訴求,當你的訴求與他的訴求衝突時,不要直接提出你的訴求。而是從側面,委婉的表達。表達過程中找尋對方的觀點,用他的觀點作為你的武器。每個人都是矛盾體,想法與想法之間總會有衝突的地方,一旦體察到對方觀點A和觀點B有衝突,就可以用其中一個觀點來支持你,從而說服對方支持你的訴求。

舉個例子,父母想抱孫子,但你不想馬上結婚。父母會這麼說,他們還年輕可以幫你帶孩子,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年輕生孩子恢復快,享受天倫之樂等等。如果你直接告訴父母,你不結婚,這種溝通肯定是失敗的。正確的做法是引導父母,告訴他們孩子一定會生,但為了更好的享受天倫之樂,孩子要健康,父母也要健康,你作為孩子的母親更要健康、幸福,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快樂。父母要健康自然要檢查身體,鍛鍊身體,有病治病。孩子要健康,作為孩子母親的你當然也要鍛鍊身體。如果隨便找個男友嫁了,一旦婚姻出現危機,你不幸福,孩子將成為第一個受害者。相信這麼說,你的父母一定會理解你的苦心。溝通往往是基於對方的訴求,一步步引導,找出矛盾點,提出你的方案,這樣才能說服對方。

表達時一定要帶動對方的情緒

人做決策主要依靠感性,理性是為了找一個說服自己的理由。情緒就是感性的表現,所以帶動對方的情緒非常重要。有人說溝通時要擺事實,講道理,拿數據說話。這一點沒錯,但前提是對方的情緒和你在一個頻道上。每一次溝通前,都要認真準備,仔細推演對方可能出現的疑問,當你解答了對方心中一個個疑問,他的頻率自然就和你在一個波段了。當對方明確感受到你是真切的站在他的角度考慮問題,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多了。

溝通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技能,也是取得偉大成就的重要手段,從現在起,學做溝通高手,打造幸福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