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提的這些問題,你也遇到了嗎?

每天都會收到家長們的留言,提出很多關於家庭教育的問題,問答平臺上也有不少父母的提問,選出一些有代表性的,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家長們提的這些問題,你也遇到了嗎?

問:把孩子留在老家你們後悔嗎?

我是90年的,老公也是,現在在天津做個體戶,但是生意很不好。和老公結婚不到三年,婚後就沒出去工作了,偶爾幫幫老公。小孩一歲三個月了,自己沒耐心帶小孩,又特別怕和社會脫軌,沒有經濟獨立。婆媳關係一般,本來婆婆答應幫忙來天津帶孩子,後來又反悔。我想請保姆,但是老公經濟一般支付不起,我要出去工作賺錢,工資還不一定比保姆高,又害怕保姆虐待孩子。婆婆說如果把孩子放農村老家她就幫我帶。我現在很糾結。

孩子一定要和爸爸媽媽在一起,最起碼要和媽媽在一起,尤其是三歲以前的孩子。現在一時的輕鬆會給孩子心理上造成很大的傷害。堅持一下,孩子一定要在身邊,別的都是可以克服的,只要你有決心,都能解決的。現在孩子已經一歲多了,堅持一年多就可以送幼兒園,到時候就會輕鬆很多。

問:為什麼家長都不喜歡自己的孩子打遊戲?

大多數遊戲本身沒有善惡,家長反對的是孩子沉迷遊戲不能自控。遊戲的設計本身就包含成癮性因素,而小孩子自控能力弱(事實上大人也未見得就很強),因而容易上癮。其實只要讓孩子有多種多樣的愛好,如果遊戲只是他們愛好中的一類,跟踢球、閱讀、爬山、航模等等一樣平常,孩子就不會沉迷其中。因此,家長要做的不是去阻止孩子打遊戲,而是要幫助他們建立起廣泛的興趣愛好,而不是讓遊戲佔據了孩子所有的閒暇時間。

家長們提的這些問題,你也遇到了嗎?

我是一名全職媽媽,忙的時候會控制不住自己情緒衝孩子吼發火,然後又後悔,我該怎麼控制自己的情緒?

我現在是一名全職媽媽,一個人在家帶孩子做家務做飯這些,老公每天十一點回來,基本等於幫不上忙。現在孩子一歲半不到,會走會鬧了。經常嚎哭,我一個人忙不過來的時候就會煩躁,甚至衝孩子吼叫,之前不,最近這一個月因為生病支氣管炎,我覺得我有點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了。孩子其實算乖的了,只是有時候動一些遙控器或者危險品之類,我不讓他碰就哭鬧,我有時候就會煩躁甚至摔東西,心理也是很後悔,我該怎麼控制情緒,更好的跟孩子溝通,每次覺得控制的時候心裡有一團火不發洩就不行的那種。

首先,接納自己的情緒,你現在的怒吼煩躁是因為生活壓力所致,你有情緒是很難正常的,大部分的人在你這樣的情況下都會出現情緒失控;

第二,對孩子少一些控制。孩子動遙控器不是什麼大事,如果不想讓他打開電視,就把電視插頭拔掉,讓他盡情玩遙控器,也許他玩的開心,玩的投入,你也可以騰出精力來做別的,至於危險品,儘量把周圍的危險因素清除,讓後讓孩子盡情地玩;

第三,安排好自己的時間。你的忙碌一方面是因為事情太多,另一方面也跟沒有好好安排時間有關係。至於怎麼才能安排好,需要你一邊實踐一邊調整,這有個過程,不用太著急;

第四,多跟你丈夫聊聊,讓他了解你的壓力。家是共同的,孩子也是你們兩個人的,即便他幫不上什麼忙,也溫和而坦誠地告訴他,你需要他的幫助和支持,哪怕是語言上的安慰;

第五,心態放平和,凡事都不用太著急,你是第一次當媽媽,丈夫是第一次當爸爸,孩子也是第一次來到這個世界,不管是孩子的成長,還是作為父母的你們的成長都需要時間,沒有誰生來就能做的很好。

家長怎麼防止孩子長時間玩手機?

孩子一天到晚玩手機,怎麼防止啊?

首先,孩子適當玩手機是可以的,畢竟這是他們今後離不開的工具。

其次,如果玩的時間過長,已經到了“一天到晚”的程度,那就不得不幫助孩子了。

孩子玩手機多半是玩遊戲,而遊戲吸引人之出在於其及時反饋的機制,以及各種讓人上癮的設計。不要說小朋友,就連成人玩遊戲上癮的也不少。但是有幾類孩子很難對遊戲上癮,一是自控能力特別強的孩子,他們很清楚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二是興趣廣泛的孩子,玩遊戲往往只是他們打發閒暇時間的一種方式,除此之外,運動、閱讀、旅遊等等愛好都會佔據他們不少的時間,因而絕不可能長時間玩遊戲;三是自由自主的孩子,他們自己安排自己的時間和興趣,從一開始就不會受到父母的干涉和控制,因而他們不用擔心手機被收走,不用擔心想玩的時候不能玩,他們也就不會特別在手機上費心思花時間。

家長們提的這些問題,你也遇到了嗎?

中國式的家庭教育真的是為了“你”好嗎?你怎麼看?

不知道“中國式”家庭教育指的具體是什麼?不太喜歡標籤化的描述。

可能題主的意思是父母常對孩子講“我是為你好”,的確,很多父母喜歡用“為你好”來綁架孩子的情感,而沒有注意傾聽對孩子自身的需求。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需要被尊重的獨立的生命。如果真的能理解孩子作為獨立生命的意義,父母就應該敬畏生命的獨立性,與孩子“劃清界限”,時時刻刻尊重他們作為一個生命的獨立,而不是把他們當作自己的附庸來要求、苛責,或者用“為你好”來“綁架”。

從這一點上講,“為你好”可能只是父母的出發點,但終點是不是真的為孩子好了,真的不好說。

應該如何培養孩子與人的相處能力?

這個問題好大。

簡要地說,孩子所有的能力都是在模仿父母和不斷自我碰壁、反省中習得和增強的。

要培養孩子與人相處的能力,第一,父母做良好的示範,希望孩子如何與人相處,自己就如何與人相處,一定要“身教”,不要僅僅“言傳”;

第二,多給孩子製造與人相處的機會,讓她/他在這個環境中自由發揮,不要給她/他規定“動作”,她/他作對了,自然會受到他人歡迎,相處融洽,交到朋友就是對她/他的獎勵,強化她/他的交往模式;如果她/他做錯了,自然會被人冷落,或者產生不快,這時候只需要引導她/他進行反思,讓她/他自主地意識到問題所在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