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看名畫-500多年前,他就用12個人畫出世間人之百態!

帶你看名畫-500多年前,他就用12個人畫出世間人之百態!

《最後的晚餐》1499丨達芬奇(意),油畫壁畫,460x880cm

藝醬正說:

《最後的晚餐》無可爭議地成為世界美術寶庫中最完美的典範傑作。這幅畫,是他直接畫在米蘭一座修道院的餐廳牆上的。沿著餐桌坐著十二個門徒,形成四組,耶穌坐在餐桌的中央。他在一種悲傷的姿勢中攤開了雙手,示意門徒中有人出賣了他。畫面利用透視原理,使觀眾感覺房間隨畫面作了自然延伸。為了構圖使圖做得比正常就餐的距離更近,並且分成四組,在耶穌周圍形成波浪狀的層次。越靠近耶穌的門徒越顯得激動。耶穌坐在正中間,他攤開雙手鎮定自若,和周圍緊張的門徒形成鮮明的對比。耶穌背後的門外是祥和的外景,明亮的天空在他頭上彷彿一道光環。他的雙眼注視畫外,彷彿看穿了世間的一切炎涼。

《最後的晚餐》是達芬奇畢生創作中最負盛名之作。在眾多同類題材的繪畫作品裡,此畫被公認為空前之作,尤其以構思巧妙,佈局卓越,細部寫實和嚴格的體面關係而引人入勝。構圖時,他將畫面展現於飯廳一端的整塊牆面,廳堂的透視構圖與飯廳建築結構相聯結,使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畫面中的人物,其驚恐,憤怒,懷疑,剖白等神態,以及手勢,眼神和行為,都刻畫得精細入微、惟妙惟肖。這些典型性格的描繪與畫題主旨密切配合,與構圖的多樣統一效果互為補充,使此畫無可爭議地成為世界美術寶庫中最完美的作品。

在《最後的晚餐》這幅畫中,桌子上有很多個小麵包,把它們按音樂的順序排列可以排列出一首將近一分鐘的歌曲,曲調很悲傷。在空間與背景的處理上,達·芬奇利用食堂壁面的有限空間,用透視法畫出畫面的深遠感,好像晚餐的場面就發生在這間食堂裡。他正確地計算離地透視的距離,使水平線恰好與畫中的人物與桌子構成一致,給觀眾造成心理的錯覺,彷彿人們親眼看見這一幕聖經故事的場面。在這幅畫的背景上有成排的間壁、窗子、天頂和背後牆上的各種裝飾,它那“向心力”的構圖是為了取得平衡的莊嚴感的對稱形式,運用得不好,很容易形成呆板感。明暗是利用左上壁的窗子投射進來的光線來表現的。所有人物都被畫在陽光中,顯得十分清晰,惟獨猶大的臉和一部分身體處在黑暗的陰影裡。這種象徵性的暗示手法,在繪畫上是由達·芬奇開始的。

藝醬歪說:

這幅《最後的晚餐》曾被無數人P過,漫威英雄版、小豬佩奇版、迪士尼公主版、電影海報版、日漫版、印度歌舞版、麥當勞海報版等等,可見這幅作品給後世留下的無數啟發,因為達芬奇用12個人的神情舉止表現出了人世間所有的各懷鬼胎和人情世故的狀態!

更多精彩,請在各大商店搜索【藝術者】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