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摄影时代的一点思考

摄影大众化时代,好多摄影人拿着单反相机先是“咔嚓、咔嚓”的不停的拍摄,拍摄的什么自己都不知道,反正感觉是第一次看到景点,先拍下来再说,至于,角度、光影以及思想性,什么也么有,结果很有文化底蕴的人文景观,拍摄的一塌糊涂,尤其是让分享的人,找不到共鸣,许多片子都是自己个人的陶醉,如果你想出去旅游,将片子与别人分享,将一定融于一定的思想性,倒不是说,苛求你拍摄的片子有什么技巧,有什么专业的视觉,甚至审美的高度,这些虽然重要,但不是大众很美性的共鸣基础,关键就是一张片子你是否通过理解与眼睛的解读以后,转移到镜头里,是否有魅力的含金量,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大师或者摄影师的作品,拍摄出来的片子感觉大气有度,精致有加,唯美可信,比我们亲眼看到的都美,所以,总是感叹这才是大师的作品,其实,大师就是一个普通的人,只不过,他有一双善于发现美丽的眼睛,摄影的技巧最大的就是角度与光影的结合,早晨与傍晚拍摄出来同一个景点的效果就大不一样,镜头是摄影师无声的嘴巴,不用夸夸其谈的语言,展示一种美丽,才是大师。许多摄影师为了一个镜头甚至需要几天乃至一个月的时间,才能找到自己满意的角度。所以,一副引起共鸣的作品,背后有许多艰辛的故事,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许多摄影师因为摄影到了一种至美至善,要求完美的景致,不相信你看看你新浪许多摄影博客,因为摄影,将自己修炼的完美神话,包括后期的片子制作,文字的填补,都是一个完美直至。严谨,细心,追求是摄影师的工作态度,与这些大师们相比,我们连一个摄影爱好者都不是。因为,我们不仅摄影粗糙,思想也粗糙,追求艺术的态度也粗糙,还有一些摄影爱好者,总感觉好的相机就能拍摄出最好的照片,这也是一个误区,早期的卡片机同样能拍摄出唯美有想法的传世佳作。更有一些摄影发烧友,机器都是顶端的,但是,却没有拍摄出一张自己满意的照片,更有一些摄影爱好者,仅仅追求了照片的清晰度,锐度,结果,片子很一般,只是个人陶醉在自己设计的醉意里,别人没有共鸣与快感,这也是摄影者应该尽早走出的怪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