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歲”才叫年,現在的你還守歲嗎?

除夕守歲是過年期間一個很重要的年俗活動。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記》:“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守歲”才叫年,現在的你還守歲嗎?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熬夜迎接新一年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

守歲是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在這“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團圓,歡聚一堂。守歲也稱“熬百歲”,據說熬的時間越長,活的時間越久,小孩也最聰明,因此才有所謂“兒童強不睡,相守夜喧譁”的場面。

“守歲”才叫年,現在的你還守歲嗎?

舊時除夕守歲之夜,堂屋要設一供桌,桌系前裙,地鋪拜氈,桌上擺供品,每家都要在堂屋上點兩支紅蠟燭,俗稱守歲燭。現在許多家庭多點燈籠,徹夜通明,代替燃點香燭的習俗。

近兩年來,過年守歲的氛圍已漸漸少了,有人形容說,都是和外人一起守歲,而和家人一起守歲的時間,越來越少了。

“守歲”才叫年,現在的你還守歲嗎?

希望從今年開始,大家和家人們一起,把守歲的年俗活動再重溫一遍,找找以前的感覺,當然,如果你和家人們每年都在一起守歲,這是最好的。

最後問大家一個問題,你上一次和家人們一起守歲,還記得是什麼時候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