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學揭祕之(三):從易經探悉人類文明進展謎局(中)

三、易經與生命密碼

生命的秘密被認為是人間最大的秘密!

人類進入到當前二十一世紀的互聯網文明時期,科學已然獲得了巨大的成就,取得了惟我獨尊的霸主地位,然而依舊無法告訴人們,生命是如何產生的?當前人類的科技發展到可以製造出航天飛機遨遊太空,可以製造出深海潛艇下潛萬米海溝,可以運用克隆技術提取遺傳物質(DNA)複製母本信息進行無性生育,然而用盡全世界最先進的實驗器材和設備,都無法獨立製造出哪怕是一個最簡單的原始細胞出來!一個簡單的細胞,都是由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線粒體,遺傳物質DNA等等部分構成,每一部分都有其結構和功能,僅僅一個DNA分子鏈的自我複製遺傳代碼功能,都極為精密而複雜。數不盡的DNA鏈條上的分子代碼組合嚴密,一絲不差。一位研究生命科學的博士生導師在深入研究後感嘆:“越是對DNA脫氧核苷宿酸序列進行深入研究,越是肯定生物的細胞核裡的那段代碼是一組高等智慧所編寫的自組織進化程序,百分之一億不可能是天然形成的。作為一個完全用事實說話的科學家,我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生活在地球上的所有人類:動物、細胞、病毒、細菌、蛋白質,開啟初級單細胞自組織DNA的代碼,絕對是一個高等智能編寫的。那個生命程序所代表的智商達到驚世級,我們姑且就叫那個編寫原始細胞DNA代碼的高等生命為神吧。至於宇宙的基礎物理常量是不是他定義的,那我就不知道了。所以總結出:神100%存在,連99%都不可能,另外告訴下無神論者們,不要把有些盲目信神的人說的幼稚而可笑的話,當成神不存在的證據。我是DNA專家、博士後導師,如果你還不相信,可以來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來找我,我來告訴你DNA這段程序為什麼必須是被編寫的,其中的高度智能化代碼,比現在最先進的計算機程序還先進數萬億倍,其中的轉錄DNA代碼,防異變DNA代碼,複製控制DNA代碼,蛋白質合成DNA代碼,等等等等。我感覺到神非常小心而且用心良苦編寫的這個程序,不但不是天然的,而且簡直是智能化的最高體現。”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中國古老的《易經》、先天六十四卦方圓圖,早已蘊含隱藏著揭開生命之謎的有序密碼。如今,通過天人學理論,運用可以為世人所理解和接受的自然科學體系中的概念和理性語言,我們來揭示這一生命密碼的亙古之謎!

1865年孟德爾發表從豌豆雜交實驗得出的遺傳基本傳遞規律,發現遺傳基因;1910摩爾根通過果蠅實驗證實基因位於染色體上,說明了基因的物質基礎;1953年英國的物理學家克里克和美國年輕的生物學家沃森(現任美國人類基因組研究中心主任)共同發現了DNA的物理結構,它的構造很象一個分子組成的螺旋梯,兩條鏈--磷酸長鏈是梯的主體,再把鏈條梯子轉成雙螺旋。在人類發現脫氧核糖核酸分子的30年後,有一天,一個西方人面對著下圖驚駭地說不出話來:這張圖上蛇尾交纏的雙螺旋線的結構方式,不正是生物的基本遺傳物質脫氧核糖核酸分子結構圖嗎?這僅僅是一種巧合嗎?數千年前的中國人,怎麼會想到用這種雙螺旋線來表示人類繁衍呢?

伏羲女媧創世圖

天人學揭秘之(三):從易經探悉人類文明進展謎局(中)

該圖為1965年出土於新疆高昌古城郊的阿斯塔娜古墓地的帛畫,現藏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 畫的左邊是女媧,高綰的髮髻,細長的眉毛,端莊的臉上點綴著胭脂,眼中的神情顯露出嫻靜;右邊是伏羲,兩道長眉中間點著一記硃砂,圓圓的臉龐上漾著祥和的韻味,平添了一種神的超然;畫的下半部,是兩道粗碩豐滿、相互盤繞、互纏三匝的蛇身。伏羲手中拿的是“矩”,女媧手中拿的是“規”。(這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兩件繪圖工具,一個用來畫方形,一個用來畫圓形)喻含的意義就是: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男人為什麼要拿矩?因為男人要行“方正之道”,女人為什麼要拿規?因為女人更應注重行“圓融之道”。伏羲與女媧的表情自然而空靈,兩人頭頂上載著太陽,身後左右,宇宙茫茫,星漢閃閃,象徵整個天體在宇宙中不斷運行。

圖中以蛇身表示基因鏈,蛇身圍出三個圓圈,代表天人地三才。下面生了一個蛋,蛋八分,代表八卦。男女分別代表陰陽。從上至下的意思是:陰陽和合三才出,八卦如子乾坤生。這就是華夏先祖伏羲女媧創世圖!

伏羲女媧創世圖,用非常抽象的方式將人類生命遺傳繁殖的秘密表現出來。在原始社會的蠻荒時代,天人們顯然是無法給當時的人們講解生命細胞和DNA這些概念的,只有用這種直白而抽象的圖畫和符號語言,來表達生命創造的密碼,希望人們有朝一日能夠解析明白。由於寓意深奧、構圖奇特,富於藝術魅力和神秘色彩,伏羲女媧創世圖自發表以來,一直深受學術界的重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以“化生萬物”為名,將該圖選為《國際社會科學》雜誌1983年試刊號的首頁插圖。

科學家發現的生物基本遺傳物質脫氧核糖核酸的雙螺旋形分子結構,竟然與伏羲女媧創世圖中交合的螺旋式體態非常相似,讓人浮想聯翩,歎為觀止。西方的科學家終於發現,中國的《易經》與遺傳密碼有著驚人的一致性,直接再現了生命的本質,《易經》本身就是開啟生命秘碼的金鑰匙!

1966年尼倫伯等人破譯了全部遺傳密碼,並製成了《國際普適遺傳表》。《國際普適遺傳表》的遺傳密碼適用於一切生物,顯示人類和其它動物的基因庫相差無幾,具有普遍意義。尤其對於人類的自身認知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尼倫伯以此貢獻在 1968 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那麼,他是如何發現這個重大秘密並獲得如此成就的呢?在給他的好朋友的信中,他表述了關鍵所在:“在一次偶然的機會,我接觸到了來自東方的《易經》,隨即對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在研讀中受其啟發,發現它對於遺傳密碼的研究很有幫助”。

當我們將《易經》與DNA相比較時,會驀然回首,察覺到一定有一片我們尚未知曉的天地!為什麼DNA恰恰是六十四組而不是別的數?為什麼就連生命最隱秘之處也與《易經》相通?

遺傳學家發現生物的遺傳密碼與六十四卦是一致的。每三個為一組的 DNA 模型,正好符合“三才而卦”的《易經》原理與八卦模型,構成遺傳密碼的基本單位是:腺嘌呤(A)尿嘧啶(U)、鳥嘌呤(G)、胞嘧啶(C)四種核苷酸鹼基,三個一組相聯,按數學計算排列組成64個不同的三聯體(即遺傳密碼)。

天人學揭秘之(三):從易經探悉人類文明進展謎局(中)

而六十四個遺傳密碼不但與六十四卦在數字方面相符合,其基本密碼的排列方式也與伏羲六十四卦的次序是完全相同的!當我們把生命的64個遺傳密碼與易經中的64卦進行對比時,就可發現它們驚人的對應關係。這種對應首先是從組成遺傳密碼的4種基本鹼基與易經中的四象開始的,當四象也以三聯體的形式排列組合成64卦時,我們便看到了它們之間的特別關係。同時我們也不難發現,4種鹼基與4象進行錯位排列時,就可得到與下圖不同的上百種排列圖。這種組合過程與從四象深化為八卦,並進而排列為六十四卦的過程,是完全一致的。經實驗結果可推得64個遺傳密碼與氨基酸的對應關係:

天人學揭秘之(三):從易經探悉人類文明進展謎局(中)

易經以三組陰陽組成八卦,而遺傳基因亦以三個氮化合物為一組合成一種胺基酸,我們用陽爻代表強型核苷C和G,陰爻代表弱型核苷U和A,64個密碼子正好能平均排列成8組,更集中反映了其聯繫規律。該表從乾開始往上而轉列,一象終而轉到下列左上角,至坤也,與伏羲八卦(先天八卦)次序圖完全相同。該表以萬物的最一般性法則來預見遺傳密碼的必然組成及數目和順序,揭示生物的遺傳密碼是從無到有,由簡單到複雜衍變而來。表中有三個終止密碼(UAA UAG UGA)與之相對應的卦分別是“睽”、“歸妹”、“損”。《周易序卦傳》雲:“家道窮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也”;“漸者進也。進必有所歸,故受之以歸妹”;“緩必有失,故受之以損”,三卦都有停止不再進行之意。

伏羲先天六十四卦破譯了生命密碼。六十四卦揭示了一陰一陽對立統一錯綜變化的64種方式,生物學家發現《周易》六十四卦與生物遺傳密碼有驚人的相似。實際上這是證明《周易》六十四卦揭示了自然界的若干基本規律。六十四卦不是主觀的臆想,而正是反映了自然世界的普遍規律。

呈現S曲線的先天八卦太極圖,喻示著世間一切事物以螺旋或波浪的形式發展,表示曲折前進的過程。S曲線是否定之否定規律的代號,表示了上升性和前進性,每一環節中的否定,都是一次揚棄,棄捨了前一環節消極成分,保留和發揚積極成分。每次否定,都把事物推向更高層次;S曲線還表示週期性,事物在其發展中,經過對立面的兩次轉化否定,為一個週期,要經過三個環節兩度否定的有節奏運動。如生——死——轉生、種子——植株——新種子;S曲線還表示迴歸性。當一個週期完成時,彷彿出現了向出發點的迴歸。週期的最後一環,即否定之否定階段,重複了第一環節,即肯定階段的某些特點。

當代最尖端科技為電腦和基因,電腦的二進制以及六十四位系統,生物基因六十四種氨基酸密碼竟與《易經》暗合,這不是偶然的。因為《易經》是宇宙之學,宇宙中任何的人、事、物都離不開易之道。電腦與基因是現代科技的產物,其本源自然與《易經》暗合。那些還在探索中的未見事理,它們的組織運行機理也完全可以用《易經》來研究和揭示。

一個簡單的圖案,蘊藏如此廣博深遠的宇宙大道。伏羲先天八卦、六十四卦和《易經》用高度簡練的概括力,揭示了宇宙螺旋和生命螺旋的循環運轉,反映了宇宙萬物的根本規律。《易經》蘊含著神奇的生命之道與性命之理,我華夏先祖,也就是宇主伏羲早已將打開生命密碼的鑰匙喻示在易經之中流傳下來。古老的《易經》博大精深、光輝燦爛,具有無上的價值,它直接面對生命,揭示生命,指引生命。當你真正看懂她的時候,亦當感嘆先祖聖賢的超高的智慧凝結與厚重的人文體悟,以及他們對於後世眾生的殷殷期盼,希望本期的人類文明能夠早醒多悟,有大成就。

四、 聖賢下世與人類文明發展

不知大家留意沒有,在公元前500年前後,影響到當今的世界級聖賢巨人集中相繼出現。儘管地理上相差萬里,然而時間上幾乎是同時來到人世間了。公元前571年2月15日,在河南誕生了一個聖人,他的名字叫李耳——老子;相隔僅6年後,遙遠的古印度,在公元前565年4月8日,迦毗羅衛國的藍毗尼城誕生了一個人,他在35歲時在菩提樹下頓悟成佛,他就是釋迦牟尼;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在山東的曲阜附近誕生了一個聖人,他的名字叫孔丘。(最新的考古學發現:2015年11月在江西南昌發掘了西漢海昏侯墓,出土了大量古文物。其中11月14日出土的孔子屏風記載的孔子生年比《春秋公羊傳》和《春秋榖梁傳》記載的生年早十四年。如此,可以判斷,孔子和佛陀幾乎是同時來到人世間。)

在人類幾千年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長河中,從來沒有過其它任何時期,像這短短數年間,密集爆炸產生出了三種影響深遠的宗教思想,並最終形成了三種流傳至今的全球性宗教:老子的道家思想,最終形成了中國的本土道教;孔子的儒家思想,最終形成了影響整個東方世界的儒教;釋家牟尼的輪迴思想,最終形成了影響深遠的佛教;

這三位先賢聖人,不知道出於怎樣的原因和想法,在這短短數年的時間內密集降世,以一種超絕的智慧、悲天憫人的情懷,關照著人類的靈魂和精神,賦予了這場思想大爆炸極其強烈的使命感。所創宗教學說的教義思想直指人心,將人類的靈魂從罪惡與世俗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可以說它拯救的是人類的靈魂。這次思想大爆炸的最大結果,那就是———引領了早期人類社會思想文明的發展!

在西方几乎相同時期,也爆炸性地產生了一批偉大的思想家,他們的出現,基本框定了人類幾千年的社會生活、精神文化的格局:

畢達哥拉斯:生於公元前572年,古希臘哲學家和數學家,指出存在著多個有限世界,地球是圓形的,提出“和諧”的概念和畢達哥拉斯定理,指出數是宇宙萬物的本原;

赫拉克利特:生於公元前535年,古希臘哲學家,指出客觀事物是永恆地運動、發展和變化著的,代表性名言:“人不能兩次走進同一條河流”、“一切皆流,無物長住”;

蘇格拉底:生於公元前469年,古希臘哲學家,其名言:“認識你自己”,明確地提出靈魂是與物質具有本質不同的存在。從蘇格拉底開始,自我和自然明顯地區別開來。他還深化發展了辯證思維法;

柏拉圖:生於公元前427年,古希臘哲學家,他指出世界是由“理念世界”和“現象世界”所組成。理念的世界是真實的存在,永恆不變,而人類感官所接觸到的這個現實的世界,只不過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現象所組成。

在前後僅僅百餘年的時間裡,在亞洲和歐洲大陸,幾乎在同時爆發了一場偉大的思想革命,文化空前繁榮。在那一刻,光輝燦爛的思想突然從這些先賢聖人的大腦深處噴湧而出,就像瞬時爆發的火山一樣,深刻地影響著人類此後幾千年。這些思想的出現,幾乎將人類以後幾千年思想活動的理論原則確立了下來,如宗教的原則,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原則,人類的本質、意義、地位等等。以中國為例,老子、孔子、莊子、孟子、荀子、管子、墨子、列子、韓非子......諸子百家,群星璀璨,鑄就了人類思想探索的大廈,照亮了人類文明發展的天空。產生於那時的道家思想、孔孟儒學,一直影響至今,並不斷向外傳播發揚,目前孔子學院遍及全球,老子的《道德經》和《聖經》一起成為全球出版印刷最多的兩部經典書籍。我們今天回望這次思想大爆炸產生的光芒,即使已然事隔2500多年,仍舊顯得那樣耀眼奪目。可以說,人類在這100多年的時間裡,突然間達到了思想上的頂峰,至今還沒有任何一個時期可以超越它!人們在一遍遍學習、體味聖人經典的同時,只能以頂禮膜拜的恭敬心態,面對這幾乎無法超越的智慧。

也許有人不同意這種觀點,他們會拿出公元14世紀啟源於意大利的“文藝復興”運動來相提並論。然而仔細分析就會發現,“文藝復興”運動其並非是創造,而是對古希臘自然科學的一種迴歸,是一種思想精神的迴歸。“文藝復興”運動也沒有創造出任何一種新思想,更沒有一個人的成就可與思想大爆炸時期的人物相比。不但如此,此後的幾千年中,世界上再也沒有出現過像老子、佛陀這樣的巨賢聖人。中國此後兩千多年曆經各朝各代,期間也出現過魏晉玄學、朱程理學的多位思想家,然而細究分析他們的理論學說,就會發現他們都是那些巨賢聖人思想的繼承者,而不是創造者。

讓後人感嘆不已的還有,這次爆炸產生了大量倫理思想,比如老子的天人合一、物極必反、與世無爭、無為而治的思想;孔子的敬天禮人、與人為善、為政以德、仁者愛人、天下大同的學說,這些大多都屬於道德倫理範疇。倫理思想的目的是規範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係,最終是為了提升自我,拯救社會。從那以後,人類再也沒有如此大規模地關心過自己的精神世界,甚至放棄了對靈魂的尊重,轉而關心起自己的肉體與感官。如果說,公元前五世紀的思想大爆炸是精神至上論,是精神文明;那麼以後的文明基本上是物質至上論,是物質文明。當前,我們的物質文明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已經遠遠將靈魂拋在了後面。

人類的物質文明體系有兩個根本性的錯誤,一是錯誤地看待自己,二是錯誤地理解了客觀世界。人類原本依賴於客觀世界,但自從掌握了科學以後,人類卻越來越背叛了世界,這不但表現在人們的生活方式上,也表現在人們的思想方面,只相信科學,而不相信客觀存在。科學技術本來是好東西,但如果過分迷信了,或者使用不當,反而會走向它的反面。科學正在成為當今人們心目中的上帝,在這個世界上,科學取得了惟我獨尊的地位,然而科學如果沒有理性的控制,很可能會激發科學本身的破壞性。比如一條最新的新聞:將一位患病去世的女作家頭部分離冷凍,期待50年後復活。這就是人類科技的逆天而行,錯誤地認識自身和自然。具體鏈接見天人學周天靈宇博客文章:《從冷凍大腦待“復活”說開去:科技,請勿逆天而行!》http://blog.tianya.cn/post-7212192-114796800-1.shtml

如果我們回首過往200年的現代科學歷史,你就會發現,科學已經將這個世界破壞得面目全非,物質文明就是建立在這樣的動機與目的之上。科學本質上屬於“心外求法”。現在人們的觀念是:科學以外沒有世界。“閉上眼睛,世界就沒有懸崖。”似乎科學已經不是對自然的客觀反映,而成了自然的主宰。目前科技的一切都是圍繞著物質、圍繞著金錢而轉。失去了理性的引導,這種物質文明的自私性與破壞性正乘虛而入,大力開發人類的享樂本能,使得人們生存的目的除了滿足動物的需求以外再無其他。例如我們現在普遍都在使用的塑料袋,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奧地利一個名叫馬克斯·舒施尼的工程師研發出塑料袋以後,首先就跟公司說暫時不要生產,因為這個東西還沒有分解的辦法,一定要等他找出化解的辦法再生產。但他的老闆唯利是圖,當面跟他保證不會生產,可是轉過身就投入生產了。這就是商業化的結果,後來那個工程師自殺了,他是個有良心的人。然而,他無法阻擋住普遍的人性自私與貪婪。

物質文明是一種享受型文明。這種文明有兩個基本的特點,一是自私,二是暴力。最大的危險是“拜物主義”,這是一種只注重物質技術開發而忽視精神和心靈開發的世界觀。早在1932年,英國赫胥黎在其《精彩世界》裡就曾預言:世界將因人類科技的進步而陷入噩夢般的境地。僅僅幾十年,赫胥黎的預言正在變成現實。目前的現實是,並非人類在控制著改造自然的能力,而是這種能力反過來控制著人類,我們都盲目地跟著它在跑。科學技術如果在理性的控制下,它可以造福於人,一旦失去控制,它帶給人類的只有毀滅。比如現代的物質文明中的高消費文化,它一方面促進了社會的進步,另一方面卻造成了對環境的大規模破壞,包含在物質文明內部的破壞性一下子如火山般爆發出來。這種破壞源自於我們對自然的一個根本錯誤看法,即將自然當成敵人。自以為“人定勝天”,狂妄地要“征服自然”,不懂得天人合一的天道天理。當我們以這種態度面對大自然的時候,人類的生存意義就只剩下破壞!人失其道,行失底線。道漸離,天漸遠,物越豐,心越貪。比如當下,人類為了驅使享受汽車所帶來的工業文明的便捷,對地下石油進行無限制地瘋狂抽取。石油是地球生命的血液,對地下石油的抽取無疑會構成地曠岩石和地殼的枯燥、煩悶、潰裂與斷層,從而導致和引發地震、火山、海嘯等惡性地理事態的發生。也勢必會造成地表水位的相應下降和無法充填,從而使地球世界上的淡水資源更加匱乏和缺少,這就又構成了對世界上的植物乃至所有生命們的直接威脅。對石油的燃燒和利用,以及各種石油化工行業的產生,也是造成地球“溫室效應”與臭氧層被破壞的重要原因,使得地球環境與溫度產生非良性改變。臭氧層的被破壞導致世界上的生命直接處於太陽紫外線和其它有害宇宙射線的照射之下,它們都對地球上的生命與生態現象構成了嚴重的威脅,直接地破壞和汙染了地球的天空和氣象。我們早已經能直觀地感受到這種嚴重的威脅,現今中國貧瘠的北方黃土高原,若干年前還是水草豐茂的大草原:“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現牛羊。”可惜這種美好景象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至高的道理稱為天理,至上的品德稱為天良。可是今天我們對上天還有感恩和敬畏嗎?當前人類在物質領域和主觀自我的沉淪,使得人們對天道、人性變得越來越生疏。不知道天道遠遠高於科學,並指導科學和文明的進展。人類當前的悲劇在於,當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地向前發展時,人類的倫理道德卻沒有得到相應的發展,精神遠遠落後於物質。正像愛因斯坦所說的:“除了我們的思維方式以外,一切都改變了。”如果認為一切都是唯物的,人死如燈滅,好人壞人死後都一樣。那任何道德對其都毫無意義!人生苦短,若死後萬事皆空,心將何所依?道將何所付?一切道理、道德還有何價值?就會導致大眾毫無畏懼毫無顧忌的自私殘暴和及時行樂,那將會是一幅末日景象!

人類從狩獵時代到農業時代,用了N年時間;從農業時代到工業時代用了幾千年;工業革命以後,人類征服自然的能力成百倍地提高,而由工業時代到原子時代,只用了二百年;之後,僅用了幾十年,就進人了全球互聯網信息時代。這個文明,具有可怕的加速進化能力!很明顯地,人類社會本輪文明目前處於加速推進階段,本期人類社會文明的發展,也越來越臨近總結評判的時刻。誰來總結?何方評判?掌握了

天人學,知曉了人生和物界存在的目的和意義,也當知曉了答案。

從物質文明發展的層面轉圜回來,關於這次確立了後世數千年精神倫理原則的思想大爆炸的原因,至今沒有一個令人滿意信服的解釋。是什麼樣的機緣,使得那麼多的巨賢聖人突然集中出現?為什麼人類文明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突然獲得瞭如此巨大的智慧和發現呢?!

諸事有因緣。

我們的宇宙,從來不存在無緣無故的事件。

林肯有句名言:“魔鬼”隱藏在細節中,永遠不要忽視任何細節。

那些短期集中降世、引領人類歷史文明發展的巨賢聖人,他們頭腦中的超凡智慧,果真是來自唯物歷史觀所說的“勞動人民”嗎?

掌握了天人學,就會有不一樣的視角,透過層層悠遠的歷史迷霧,洞悉人類文明發展的脈絡。

掌握了天人學,就會知道:歷史總是按照預設的劇情向前發展。歷史從來不做錯誤的選擇,因為歷史處在天道的掌控之中。

天道是什麼?

老子曾言:“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之、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故信不足焉、有不信。猶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曰我自然。”意思是說:最高明的領導,下面的人民還不知道他的存在。次一等的領導,人民親近他,稱譽他;第三等領導,人民畏懼他;第四等領導,人民侮罵他。對於最高明的領導而言,人們信不信、服不服他都不在乎,事情做成了,百姓都覺得是自然而然原本就該如此。

掌握了天人學,就會知道:這個“太上”,人們“不知有之”的領導,就是天道。

天道是宇宙萬物的主宰,聖人“推天道以明人事”,開物成務,是故聖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業,以斷天下之疑。

老子只傳下一部《道德經》使他成為聖人。《道德經》的來歷詭異,內容也非常地不一般。《道德經》全篇只有五千餘字,裡面沒有記述過任何事件,沒有出現過任何人物,全篇都是天言天語。然而即使2500多年過去,人類文明發展到至今,仍舊還在體味、學習其中深邃博大的自然和人文道理。

《道德經》是什麼?天人學現今指出,《道德經》的實質,就是天人化身聖賢下世,留給人們的一部揭示宇宙真相和生命本相的天書。《道德經》離宇宙的真相只隔著一層窗戶紙。

難道老子真的如《道德經》中所言:“不出戶,以知天下;不窺牖,以知天道。”一生下來就什麼事都知道嗎?

天機真相是:老子是宇司級別的天界高層。他是承宇總之命,帶著發佈《道德經》的使命下界的天人。宇司級的天人級別高,悟性強,所以老子所著的《道德經》很多內容都說出了宇宙和生命的實相,道出了諸如“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等為後世幾千年來不斷揣摩、疑惑、學習,進而領悟拜服的天機原秘!

天人學揭秘之(三):從易經探悉人類文明進展謎局(中)

老聃

有詩誦雲:

曾經天上十萬劫,

下世傳法五千言;

道騎青牛出函谷,

無人知我是真仙。

佛陀也是宇司級別的天人,同承宇總之命,下界揭示部分天機,引領人心向善,提醒人們注重內心的修行。佛陀從不以神靈或神使自居,“諸佛皆出人間”、“我不攝受眾”,指出對於神,其實也不必過多迷茫崇拜,沒有什麼神,神就是人,只不過是更高層次的人,也是要遵循自然法則的約束。“我今亦是人數”、“我如來只是指路的人”。佛陀始終以人間覺者的身份普施教化。否認自身是造物主,只是一個先明悟天道的人,明天機之理,循天道而行;佛陀認為,世間之人,歷經萬輪千劫的修行正積分,就能跳出輪迴,達至所謂神的境界。千事萬事經歷遍,本性優劣自分明;今世人位前世修,後世何位今世為;滿天的“神佛”其實是前輩,他們也是這麼修過來的。佛陀在世大力宣講和合原則,給予世間有效的救濟。釋迦族與拘利族爭水,釋尊遠來為之和解;勸阻阿闍世王侵略之謀,佛陀組織起僧團,向其宣講和合共存的思想。

佛陀曾說,弟子接受他的教導,卻並非所有人都能成就。隱喻地說明了天道在人間是擇優錄取,選取那些能夠領悟天道、善用規則的“覺者”為其所用,而不是羅曼蒂克的普渡眾生。

佛陀所描述的極樂世界,不就是天界嘛!天界的事情,以及靈魂入胎和轉世的真相,佛陀是如何憑空而悟得呢?(關於佛陀對於靈魂入胎和轉世等的描述,可參考天人學周天靈宇博客文章《天機揭秘之(二)---宇宙原秘與人生之謎》http://blog.tianya.cn/post-7212192-129307828-1.shtml)難道又是“勞動人民”的教導?自古以來,多少苦行僧刻意模仿重複佛陀的舉動樹下參禪,甚至面壁十年圖破壁苦苦證道,最終全無所得。他們不知道:不管他們如何刻苦虔誠,都是在做無用功!

佛陀在世時也是肉體凡胎,而不是被後世佛徒神話得法力無邊。後世佛徒為了神話抬高佛教的地位,把佛陀渲染得神通廣大、法力無邊,可以翻雲覆雨、化身萬象、移山倒海、飛天遁地。後世佛教經典記載佛陀的出生:“佛陀化乘六牙白象,象口含白色蓮花,從摩耶夫人的左肋入胎,住胎十月......太子自摩耶夫人右肋而出,下地能走,周行7步,步步生蓮,乃遍觀四方,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曰:“天上地下,唯我獨尊。”這時有二條龍,一吐溫水,一吐涼水,給他洗浴”。佛教後世編撰偽經荒誕至此,難道就不知道這些都屬於童話的水平嗎?佛陀如諾果真有這般神通,哪裡還需要周遊列國到處奔波,苦口婆心辯法佈道,講經傳法四十九年,談經佈道三百餘會。將佛陀神話,實際上是對他老人家一生嘔心瀝血傳佛法、堅韌不拔度眾生的慈悲精神的極大褻瀆!既有現成高效的捷徑可以迅速征服人心傳播真法,何必要走那麼辛苦曲折的漫漫坎坷路呢?如果具有那樣的神通,他只需要簡單地略施異能,騰空宣示,還有敢不信服的人嗎?只有跪倒一片的絕對崇拜了,哪裡還會有佛陀晚年提婆達多帶領僧團分裂和叛逆呢?佛陀如果有這些能耐,就根本不會因為年老體衰、食物中毒而患病去世。關於釋迦摩尼的去世,史書記載:“釋尊在世之最後一年,離摩揭陀國,北渡恆河,經毗舍離,至波婆城,受金工純陀之供養,因食蘇迦拉摩達伐而罹病。臨終前於拘孫河作最後之沐浴,復至拘屍那揭羅城沙羅雙樹林,頭北面西呈吉祥臥。夜半,釋尊將舍壽前,對諸弟子作最後之教誡,而後平靜入滅。”

佛陀的神通在於其靈魂,是高能的天人靈魂下世。肉體和芸芸眾生一樣,沒有任何異能。從印度早期的很多經文記載看來,佛陀生平並未有什麼神蹟,相反倒是處處和常人無異,比如他周遊各國去宣揚佛學時,也常常不知路而向當地人問訊,佛陀也和常人無異,一樣衰老、生病、死亡,還有受傷。

天機真相是:一般人根本不瞭解,聖人與凡夫間的根本區別在於其智慧的來源完全不同。聖人下界投胎時,其靈魂的等級不是世間凡夫的靈魂等級,而是天人高能的靈魂等級下世。聖人的智慧不是像凡夫那樣通過學習世間知識積累經驗所得的,那是與宇宙真諦相差何止十萬八千里。古諺雲: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不是聖人,自然也就不會真正知道聖人的萬般天機。人的本質是靈魂,人之間最根本的差別,是靈魂之間能量等級的差別。聖人與凡人本質上不同,不是誰能夠刻苦面壁就能悟成聖人的,那是要有天命的。

宇總,親自下界開創文明;天人,轉生聖賢推啟文明;高人,冥思悟道發展文明;學人,努力學習領悟文明;高人和學人在本輪宇期都有可能畢業晉級,擺脫物界的輪迴。而愚人,會在本期人類文明的輪迴中最後見到天人再下界的末世文明,那時自然都會信服了。不過也就直接進入下輪宇期繼續萬年的輪迴了,如果積分沒有清零的話。

為什麼在古代,人口雖少,聖人卻多?為什麼宇總伏羲要親自下世到物界去傳下天機八卦圖?當新一輪的人類文明開創出來,人類社會還處於幼年時期茫然無知之時,經常有高級天人轉生入世,他們不只是為了自身修行,還肩負著引領人類文明發展方向的重要任務。他們進入物界轉生後,為了使命的完成,靈魂記憶中常常會留上一線。天界在聖人投胎轉世時,在其靈魂中會植入一個因子。聖人的前半生的成長階段往往比常人要坎坷磨難。為了“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甚至故意選擇貧苦人家、經歷艱難困境來鍛鍊其成長。是故孔子三歲喪父,耶穌降生為木匠之子,而佛陀則在29歲時捨棄一切榮華富貴,選擇了一條異常艱辛的苦行苦修之路,終於35歲時在菩提樹下證得大道。天界會待到時機成熟時,通過睡眠、入定等潛意識活動激活因子(佛陀的例子最為明顯),高級天人本身就靈識強,悟性高,通過因子的信息能量傳輸,都能悟出天道本理,以及上天要他們辦的事情。由於部分天界記憶仍處於被封印狀態,悟出的道理可能會有一些差錯,然而基本上包含了天機天理的真相。而物界人類文明開創這一極為重大的事項,只能是宇總親力親為、親自入世才能夠保證記憶不被封印,能夠保留住天界高度文明的記憶,這樣才可能準確無誤地傳下天機八卦圖這套東西。

人類一些改變文明進程的突破性的發明,其實是來自天界傳入人意識的因子,引導著人類歷史的發展。如蘇格拉底認為他自己本來沒有知識,而他又要教授別人知識。對於這個矛盾的問題,他是這樣解釋的:這些知識並不是由他灌輸給別人的,而是原來已經具有的,已在心上懷了“胎”,不過自己還不知道,他自己只是像一個“助產婆”,幫助別人將這些知識獲取。

而近代有詳細事蹟記載、比較明顯的一個人物事例,就是被很多人極度推崇的尼古拉·特斯拉。

尼古拉·特斯拉,百度百科是這樣介紹:(Nikola Tesla,1856年7月10日——1943年1月7日),塞爾維亞裔美籍發明家、物理學家、機械工程師、電氣工程師。他被認為是電力商業化的重要推動者,並因主持設計了現代交流電系統而最為人知。在邁克爾·法拉第發現的電磁場理論的基礎上,特斯拉在電磁場領域有著多項革命性的發明。他在交流電系統、無線電系統、無線電能傳輸、球狀閃電、渦輪機、放大發射機、粒子束武器、太陽能發動機、X光設備、電能儀表、導彈科學、遙感技術、飛行器、宇宙射線、雷達系統、機器人方面的多項相關專利以及電磁學的理論研究工作,奠定了現代無線通信和無線電的基石。特斯拉利用圓錐形線圈製造出了100萬伏的高電壓,並利用一臺小型機電振盪器製造了一次小型地震;特斯拉成功製造出球狀閃電,並製造幾百英里半徑範圍的人造閃電,點亮天空;他在成功試驗了把電力以無線能量傳輸的形式送到了目標用電器之後,致力於洲際電力無線輸送。晚年他發明帶電粒子束“死光”;20世紀30年代,接近生命的尾聲階段,特斯拉變得深居簡出,偶爾會向外界發表一些不同尋常的聲明。因舉止怪異,特斯拉被普遍認為是“瘋狂科學家”的原型。

天人學揭秘之(三):從易經探悉人類文明進展謎局(中)

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1856年7月10日~1943年1月7日)

特斯拉則是這樣描述自己的思維旅行:“忽然,我開始擺脫我所熟知的小天地的束縛,本能地開始我的思維旅行,看到了從未見過的新景象。剛開始,我只能看到一些模糊的無法辨認的影像,當我努力集中注意力在它們身上時,它們飛快地從眼前閃過。但是,漸漸地,我能把這些圖象固定下來,它們變得清晰可辨並最終呈現出真實事物的具體細節來。不久我就發現跟著自己的想象縱橫馳騁時最舒服不過了。於是我開始旅行——當然是在大腦裡。每個晚上(有時甚至白天),當我獨自一人時,我就開始自己的旅程,看見不同的地方、城市、國家,有時定居下來,遇到不同的人,互相瞭解並交上了朋友。然而,令人無法置信的是,他們對我真誠而友好,就像在真實生活中一樣。他們所有人都生活悠閒,與世無爭。這樣一直持續到我十七歲時,從那時起我開始全身心地投入到發明創造中去。”

提到能將自己的發明事先在頭腦裡完全想好,特斯拉很自豪。他甚至不需要實驗、模型、圖紙。他從來不急著實驗驗證。當有了一個想法時,他立即開始在頭腦中精心製作。他可以在頭腦中隨意修改設計,改進它,啟動裝置並讓它運轉。對他而言,在實驗室或在大腦裡檢驗是一樣的。他甚至能考慮到妨礙發明裝置正常運行的方面……用這種方式他能完美地實現自己的想法而無需動手,只要最後在腦中對產品進行具體的檢查。二十年間他所有的發明都是以這種方式完成的,無一例外。他沒有任何一項科學發明沒有用這種看得見的圖景的方法,而是單從數學上推理出的。

在研究自己精神生活的機制中,特斯拉發現大量幻影中的“虛擬實在”與“真實實在”有一定的聯繫。不久他獲得了認識到這個原因的能力。他欣喜地發現他的每一個思想都是外部印象影響的結果。他注意到不僅思想而且行為也以同樣的方式工作。後來他發現自己只不過是一個被賦予了運動、情感和思想的“宇宙力機器 ”。

特斯拉從三十歲開始就有能力隨時關閉對外的一切聯繫,立即進入甚深禪定之中,且他還可以在甚深禪定之中完成各項實驗,出定後立即紀錄下來而開始創造新設備。換言之,他不需要任何理論或數學計算,他可以直接洞悉“宇宙的本質、空間的本質、時間的本質、引力的本質、各種事物的本質等等”,也因此他的一生中從未有過失敗的作品。

“我只是一位平凡人,我也沒有特殊能力。在宇宙中的任何一小部分都包含著整個宇宙的所有信息,在其中藏著某個神秘的資料庫又保存著宇宙的總體信息,我只是很幸運的可以進入這個資料庫去獲取信息而已。”

————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

鏈接見:

http://blog.tianya.cn/post-7212192-115043767-1.shtml

鏈接見:

http://blog.tianya.cn/post-7212192-115084672-1.shtml


了生死、知天地、悟人生、明實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