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關於月球的四大謠言,你信過幾個?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對月球的認識,逐漸從神話進入理性。上世紀50年代末,人類依靠航天技術開啟探月之旅,至今已有60多年。1969年,美國成功實施“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月球上從此有了人類足跡。

破解四大月球謠言

儘管人類的探月進程已經取得輝煌成就。但事到如今,民間關於月球的謠言依然很多,並且時常以“陰謀論”的形式出現。這些荒誕不經的謠言經過無數次轉手,添枝加葉,還經常出現在各類社交媒體中。綜合起來,這些謠言大概有4類。

在“嫦娥”4號登上月球背面之後,來自於某些國外“八卦”媒體的“質疑”毫無例外地出現了。我們甚至沒必要反駁這些“質疑”,因為“嫦娥”4號已經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世界上第一批月球背面的近距離探測數據,正在揭開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紗。

謠言01

“阿波羅”登月計劃是假的。

謠言的“依據”:為什麼阿波羅登月計劃拍到的月球照片裡,夜空中沒有星星?所以說它們是在攝影棚裡拍的。

解讀:這些照片是在月球上的白天拍的,白天當然就看不到星星。實際上,天上是有星星的。

航天|關於月球的四大謠言,你信過幾個?

此外,月球上有5面激光反射鏡,是“阿波羅”計劃的宇航員放置的。科學家從地球打一束激光到月球上,那個反射鏡就會返回來幾個光子,根據光子速度和返回的時間,就可以計算出來地球跟月球之間的距離,最近是36萬千米,最遠是40萬千米,平均是38萬千米。如果沒有激光反射鏡,人們是無法得到返回來的光子的。而且我們還可以得出結論,月球正以每年3.8釐米的速度逐漸遠離我們地球。

此外,參與“阿波羅”計劃的宇航員還在月球上安裝了地震儀,監測月球內部的震動,我們根據月球的震動,能夠了解月球內部的結構。

“阿波羅”11號宇航員巴茲·奧爾德林在月球上的留影。當然,再多的事實也堵不住“陰謀論”者的嘴。

航天|關於月球的四大謠言,你信過幾個?

前不久,我國月球勘測軌道器拍到了月球表面的高分辨率圖像,甚至比觀測地球的遙感衛星照片還清晰。圖像顯示了“阿波羅”登月宇航員留在月表的登月艙、著陸器、月球車。連宇航員走過的路線及月球車開過的痕跡,都還留在月球上。

謠言02

世界各國都不探月了,就我們還在瞎忙活

謠言的“依據”:無。

解讀:上世紀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由於美蘇爭霸,大量的探月航天器登陸並探測過月球,這是人類探月的第一個高峰。確實,“阿波羅”登月成功之後,一直到上世紀90年代,大概長達20年的時間,世界各國很少再探月球。但是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世界各國又對月球產生了強大的興趣,至少進行了十多次月球探測。越來越多的航天器登陸了月球,包括中國,也成為探月新的一員。這表明,人類哪是不再探月了,而是重返月球的新熱潮正在興起。

謠言03

月球背面有外星人的基地,

還有金字塔、UFO、

甚至長達4 000米的宇宙飛船,

甚至還有外星人在月球上曬太陽。

謠言的“依據”:各種假圖片

航天|關於月球的四大謠言,你信過幾個?
航天|關於月球的四大謠言,你信過幾個?
航天|關於月球的四大謠言,你信過幾個?
航天|關於月球的四大謠言,你信過幾個?

解讀:如果把這些圖像進一步放大,你會發現這些圖片都很模糊,都是PS出來的。

謠言04

月球內部是空心的,敲起來砰砰響。

謠言的“依據”:

解讀:月球到底是不是空心的,不用敲,用鑽頭打個孔看看不就得了?可是,上天容易,入地難。在地球上鑽探都涉及複雜的技術,更何況在月球上無人打鑽。但是科學家有辦法,第一個辦法,就是在月球上埋設月震儀,然後通過地震波的反射,來了解月球內部的結構。還有一個辦法——航天器在月球上空飛行的時候,會承受到月球的引力。如果月球的某一塊區域質量比較大、密度比較高,那麼航天器的軌道就會下降一點兒,因為此時月球對它的引力會大一點兒。如果下邊是密度低一點的區域,航天器的軌道就會上升一點。所以通過分析航天器在月球上空飛行的高度,我們就可以瞭解月球內部的結構和物質成分。確實,月球上有些地方質量比較密集(我們把它們叫質量瘤),有些地方則比較疏鬆一點,但這並不代表月球內部是空心的。月球是實心的。

月球春已來

對於載人深空探測來說,在從地球出發的漫長旅途中,以及在其他星球上拓荒的過程中,宇航員所需的物資不可能都從地球上運過去,那樣做的代價太昂貴了。因此,利用其他星球上的資源,生產氧氣、水、食物等生命必需物資,同時生產火箭燃料和發射平臺、基座等建築材料,就成為關鍵性技術。顯然,月球是人類離開地球、進入深空的第一站。

2019年1月15日,“嫦娥”4號搭載的棉花種子在荒蕪的月球上長出第一片嫩芽,轟動了全世界。棉花種子裝在一個密封罐子裡,實際上這個罐子是一個密閉的生物系統。罐子中,還有另外3種植物,分別是土豆、擬南芥、油菜。這些植物吸收陽光、水、二氧化碳,產生氧氣,合成有機物。

在物種的選擇上,由於月球環境非常惡劣,這次實驗選擇的物種,要求既能耐高溫,又能耐低溫,不但可以抵抗極端溫差,而且還要耐輻射,適應月球上的低重力條件。由於罐子小,生長空間只有1升左右,植物的個頭也不能太大。

除了上述條件,選擇這些物種,還與人類將來在月球上的生存有關。

棉花是主要的農業作物品種之一,既能作為衣物保暖,也可以用於緩衝減震、生產繩索等,在太空生活中有很廣泛的用途。

土豆是未來太空生活中最重要的食物來源,可以提供人體所需的大部分能量和營養。在2015年上映的科幻大片《火星救援》中,作為植物學家的男主角,就是通過種土豆才在火星上倖存下來的。俄羅斯主持的“火星500”太空模擬生存實驗中,土豆簡直就是宇航員的口糧。

“嫦娥”4號,帶來月球上第一片植物新芽,讓人感動得簡直想哭。

航天|關於月球的四大謠言,你信過幾個?

擬南芥與蘿蔔、捲心菜等蔬菜一樣,都屬於十字花科,生長週期短,是太空種植的常客,此前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的科學實驗中,擬南芥也上過天。

油菜是中國南方常見的油料作物,筆者從小就是吃著用菜籽油炒出來的菜長大的。在幼苗期,油菜還可以作為綠葉蔬菜直接食用。

月球上的環境對生命來講是很嚴酷的。不僅晝夜溫差大,而且被陽光照到的一面和背陰的一面溫差也很大,甚至可以達到兩三百攝氏度。由於罐子中沒有空調,只能通過冷熱片傳導熱量,進行溫度調節,將罐子裡的溫度控制在二三十攝氏度的室溫下,以矇騙植物,讓它們以為春天來了,然後開始萌芽。

除了溫度之外,陽光也是植物生長所必需的。罐子裡沒有燈,用的是月球上天然的太陽光。罐子是鋁合金製成的,頂部開口,利用光管技術,方可把陽光引入到罐子中,但這對罐子的密封性提出了挑戰。

水是生命之源。罐子裡事先裝進18毫升水,當“嫦娥”4號著陸到月球表面之後,通過水泵將水澆到植物種子上,促使植物發芽。

此外,罐子裡還搭載了果蠅,它們擔當了消費者的角色,負責吃掉植物。酵母,則是分解者的角色,用於分解有機物,釋放出一定量的二氧化碳供植物呼吸。

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如果相互匹配得比較好的話,可以在密閉狀態下實現自我循環。這也是人類第一次在月球上開展生物實驗。除了供太空移民吃穿所需外,植物還有觀賞價值,可以舒緩長期太空旅行給人們帶來的緊張情緒和孤獨感,能部分起到心理醫生的作用。

在這個寒冷的冬天,在地球上收到月球之春的消息,讓人倍感溫暖。

為什麼”嫦娥“4號選擇月球背面?

月之背面

航天|關於月球的四大謠言,你信過幾個?

月球背面跟正面真的不一樣,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第一,月球背面的月殼更厚一點;第二,月球背面形成的年齡更古老一點,撞擊坑會更多一點。第三,月球背面的月海更少,整個月球上有22個月海,其中19個在月球正面,月球背面只有3個月海。

“嫦娥”4號著陸地點位於月球南極艾特肯盆地內。盆地內主要岩石類型為低鈦玄武岩。勘測這裡的月球岩層,包括其內部結構、成分和熱演化,將為了解月球乃至太陽系的演化提供第一手線索。

2019年底,中國“嫦娥”5號也將發射,隨後從月球上採集岩石和土壤樣品,帶回地球。在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目標實現之後,中國將建立月球科考站,實現載人登月的目標已然立在前方。

科技的進步,正在更新著人類對月球的認知。所有探月成果,都將為人類重返月球搭橋鋪路。從月球,通往更深邃的宇宙,人類的探索精神永不止步。

本文選自《航空知識》19年3期文章《更新我們的月球觀》中的一小部分,作者為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鄭永春研究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