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日本真的是無條件投降?我們都被騙了,其實有三個無恥條件

日本是一個曖昧的民族,在日本的企業文化中,也有互相推卸責任,不喜歡承擔責任的習慣。而放大到整個國家當中,日本的憲法中也十分的曖昧。我們常說日本的國名是日本國,日本是一個君主立憲制的政體,然而在日本的憲法中關於日本的國名和政體完全沒有“明文規定”,如此曖昧的民族也讓人十分無語。

當年日本真的是無條件投降?我們都被騙了,其實有三個無恥條件

這樣的案例在歷史中也是屢見不鮮,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後,天皇下達的詔書名為《終戰詔書》而並非投降書, 全文也並未明確提出投降二字,全文的意思大概是:“這仗再打下去,日本人民就生靈塗炭了,所以為了日本人民的繼續生存,這仗不打了吧。”

而對於日本的“無條件投降”實際上無數史學家也表示出了爭議,日本根本就不是無條件投降,反而提出了三個條件,其中有一個條件甚是無理。這三個條件因為美國的存在,都被默許了。

當年日本真的是無條件投降?我們都被騙了,其實有三個無恥條件

第一個條件是日本將繼續保有天皇制度,並且天皇將不被懲罰。因為日本獨特的政治體系,天皇猶如神一般的存在,美國人害怕將天皇處死後,會引起日本人更瘋狂的報復,因此同意了。

當年日本真的是無條件投降?我們都被騙了,其實有三個無恥條件

第二個條件是自主處理戰犯,我們都知道在東京審判上已經對許多戰犯進行了審判,包括死刑和眾多無期徒刑。但是,這些刑罰都是由日本國內進行的,因而無數戰犯無期改有期,有期改兩三年,監獄的條件又猶如人間天堂一般,許多十惡不赦的人在戰後仍然成為了政府高官,不僅逃離了戰後審判,還因為巨大的財富和政治地位過上了神仙般的生活。如岡村寧次在戰後不僅當上了國民黨的軍事顧問,還成為了日本國內的明星人物。

當年日本真的是無條件投降?我們都被騙了,其實有三個無恥條件

第三個條件就是不允許多個國家同時入駐日本。在原本的預定協議上,中國作為戰勝國將會戰友日本的四國島地區,英國、美國、蘇聯四國將會把日本一起分而佔之。德國的戰後處理就是這樣的情況,但是在美國的參與下,日本變成了美國獨佔。

有中國史學家稱,日本戰後能夠迅速恢復戰後經濟,不僅僅是表面上得益於發展的政策。更深層次的原因是,他們在無條件投降的外衣下,隱藏了許多底牌。這讓他們保有了許多作為戰犯的人才,也順利的抱上了美國的大腿,讓經濟獲得快速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