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鄉見聞|少室山腳下,“武術之鄉”的旅遊地產暗潮

老家登封,是河南省會鄭州下轄的一個縣級市,其名稱來源於唐朝武則天“登嵩山而封禪”。不過,人們認識的“武術之鄉”登封,更多印象在於嵩山少林寺。此外,登封又因傳統豫劇《卷席筒》選段中一句“小倉娃我離了登封小縣”,被戲曲愛好者所知。

回鄉見聞|少室山腳下,“武術之鄉”的旅遊地產暗潮

記者作為在山腳下長大的孩子,記憶中為數不多的娛樂活動之一便是登山。但隨著工作越來越忙,回鄉探親的時間也越來越少,今年春節,難得所剩假期較多,索性就提前回到家鄉。

不過,隨著城鎮化建設的進程加快,越來越多的親朋都選擇住進了高樓大廈,再也難像從前一樣,端著飯碗走街串巷,年味兒也越來越淡。

商品房熱成“過去式”?

猶記得去年相聚時,親友還在討論“樓市走向如何”、“現在是不是最佳入手時機”之類的置業話題,今年卻鮮有人提起,於是記者開始詢問其中緣由。

首先是供大於求。個體戶李四(化名)認為,“登封現在到處都是新建商品房,而且拆遷戶又多,大家手裡都不缺房。並且,現在鎮上超市、商場也越來越多,很少有人願意再往市區擠了,房子賣給誰去?”

其次是房價太高。在煤礦工人王五(化名)看來,過去幾年,登封房價成倍的上漲,所以大家爭著買來投資,包括不少外地工作者也紛紛返鄉置業;而現在房價動輒上萬元,基本見頂,已遠遠超出這個人均月收入僅千元左右的小縣城的承受能力了。

房源多,價格又高,導致目前大多數樓盤去化十分困難。一個在2017年剛買了房的朋友抱怨說:“我買房時的首付基本都是東拼西湊借來的,開發商一點都不願意讓步,甚至有些樓盤沒有‘內部資源’都買不到房。現在倒好,首付貸、首付分期又開始悄悄流行起來,到處都是房子,隨便挑。”

房地產出路

事實上,在一些房企看來,全國範圍內,由於一線城市土地成本高,限價政策管控嚴格,三四線城市普遍被認為是房企規模化發展的下一個契機。

比如新城控股,其戰略佈局正持續下沉。在其2018年年中業績報會議上,新城控股表示,三四線城市貢獻42%的銷售業績,僅次於二線城市的53%,目前土地儲備也主要佈局省會城市和百強縣。新城控股集團董事長王振華明確表示,“三四線城市的紅利還會有一段時間,未來3-5年都有比較好的機會。”

但也並非絕對,龍頭房企中也有不少認為,三四線城市仍需謹慎佈局。2019年,調控政策堅持“一城一策”,三四線城市同樣不能倖免,更重要的是,房地產發展前景還是要以產業和人口為前景。

登封僅是一個人口只有60餘萬,且是一個沒有任何大型產業聚集的“小縣城”,其房地產行業前景令人擔憂。

不過,作為一個旅遊城市,登封市的旅遊資源越來越受到重視,旅遊地產似乎逐漸成為城市房地產行業的新支柱。

《登封市“十三五”旅遊產業發展規劃》明確表示,要充分發揮旅遊產業的綜合帶動作用,進一步提升登封旅遊產業核心競爭力,把旅遊產業培育成戰略性支柱產業。

大型房企入駐

登封旅遊地產的發展,最直觀的表現就是綠地集團、正商集團等大型房企的入駐和鉅額投資。

回鄉見聞|少室山腳下,“武術之鄉”的旅遊地產暗潮

2017年開始,綠地集團邀請M.A.O.建築事務所對於登封西城旅遊發展片區進行統籌規劃,基於建立未來中原旅遊集散大本營的考慮,以江湖功夫文化旅遊和禪意康養樂居為主題打造創新文旅休閒類旅遊產品,為登封帶來了一座世界級功夫禪養度假地,總投資額預計超過200億元。項目也憑藉創新的旅遊產品設計理念獲得了綠地集團2017年度特色小鎮最佳項目金獎。

值得注意的是,小鎮除了休閒、娛樂、餐飲、酒店等傳統板塊,還規劃有大規模的度假公寓板塊。

除綠地外,河南省的龍頭房企正商地產也宣佈,於2017年初,在登封的另一個戲曲名地——朝陽溝,以建設生態旅遊村鎮為目標,實現居住與文化旅遊有機結合,打造號稱“豫劇文化名村,鄉村旅遊勝地”的朝陽溝戲曲文化小鎮,計劃投資金額達30億元。

儘管正商地產已在登封佈局了多個項目,但涉足旅遊地產還是首次。且選址雖然在豫劇中比較出名,但事實上,朝陽溝並不像少林寺等著名景點一樣,具備相當高的開發程度,而是一片荒蕪,未來的開發前景還有待觀察。

民營資本入局

除了大型房企,大批登封民營資本,近年來也開始斥巨資投向旅遊地產。

首先,這些民營資本極力打造和修繕了不少景點,並圍繞景點新建大量商品住宅。例如,磴槽集團謀劃功夫演藝,號稱打造國內唯一的“世界功夫競技中心”;嶸昌集團打造鐵路文化主題公園;興峪煤業建設大熊山旅遊區……

其中,登封最著名的景點當屬少林寺。“少林”意指“少室山下,密林深處”,其選址稱得上“嵩山之最”。近年來,從市區至少林寺間約15公里的環山公路兩旁,越來越多的別墅、洋房陸續出現,且建築規格比市區及其他片區高出不少,自然也要價不菲。

其次,當地還號召每個鄉鎮開始開展“美麗鄉村建設”行動。例如,唐莊鄉打造“美麗鄉村,快樂農莊”業態,徐莊鎮圍繞“情人穀風景區”打造“美麗鄉村,溝域旅遊經濟”業態,在城市和景區周邊打造“規模成片鄉村旅遊經營單位”業態。

不得不說,對於當地人而言,最大的好處便是多了不少春節期間可以免費遊玩的地方,比如北環山公路上的會善豐景園、禪心居等。

回鄉見聞|少室山腳下,“武術之鄉”的旅遊地產暗潮

會善豐景園夜景

前景如何

不過,登封的旅遊地產前景究竟如何,目前仍難有定論。

畢竟,登封的名氣僅限於中原地區距離較近的市縣,且居住環境尤其是自然環境更加難以稱得上優秀,外地人假期無聊時來旅遊實屬正常,但真要常住此地,甚至花高價購買附近的房子,恐意願不高。

換言之,當地的旅遊產業目前雖看似火爆,但仍停留在“觀光式旅遊”階段,而要發展為類似於海南三亞、雲南等地的“度假式旅遊”,沒有宜人的氣候或秀美的風光恐難度很大。

在記者採訪的周邊數十位親朋好友中,只有少數紮根當地的朋友表示將來有錢了可以考慮買來養老,而多數人則明確表示拒絕,尤其是長期工作在東南沿海等地區的朋友,其直言僅當地乾燥的空氣和嚴重的霧霾就令人難以忍受。

以徐莊鄉為例,由於“情人穀風景區”的建立,各種娛樂設施相對齊全,因此,春節期間遊客比肩繼踵,但相應的消費項目生意卻並不如意。並且,以此為依託在徐莊鄉新建的眾多商品房價格不漲反降,部分甚至已經從最初的定價約1000元/平方米,減半至最近的約500元/平方米。據稱,不少中小開發商,也因此破產,眾多爛尾樓隨之而生。

回鄉見聞|少室山腳下,“武術之鄉”的旅遊地產暗潮

情人穀風景區

(國際金融報記者 張志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