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押金難退、頻傳人去樓空,區塊鏈是共享經濟的解藥嗎?

ofo遭遇資金問題,迎來“至暗時刻”

今年以來,ofo日子並不好過,不僅海外市場收縮嚴重,而且頻繁爆出資金鍊緊張。

早在今年6月,有消息稱ofo由於資金鍊緊張,總部已經開始大規模裁員,同時高管層變動劇烈,曾任COO的張嚴琪離職,由他帶領的海外事業部已解散。ofo還被上海鳳凰起訴,索賠貨款6815萬,也從側面說明ofo存在資金壓力。

9月,多家媒體報道稱,ofo在近期收到了來自阿里的6000萬元的借款。知情人士稱:“這筆錢和融資無關,這6000萬的借款是給ofo發工資用的”。消息很快被ofo方面否認,同時ofo創始人戴威在公司內部承認ofo迎來了“至暗時刻”。

ofo押金難退、頻傳人去樓空,區塊鏈是共享經濟的解藥嗎?

10月底,ofo貌似無法避免押金難退的問題,10月28日,有網友反映ofo退押金週期再延長,由原來1-10個工作日延長至1-15個工作日,ofo此舉引發了一些用戶的不滿。

2016年末,共享單車剛剛興起,ofo和摩拜在一夜之間成為一種新潮的標誌,大量資本湧入共享單車領域。而2017年下半年後,共享單車迅速迎來“死亡潮”。6月13日,悟空單車正式停止運營,成為第一個死亡的共享單車品牌。之後,町町單車、3Vbike、小白單車、小鳴單車、酷騎單車以及一系列大多數人都沒聽說過名字的單車,陸續倒下。

11月23日下午,ofo今日在APP裡發佈通知稱,ofo 99元押金用戶一鍵升級成為PPmoney的新用戶後,可實現永久免押金騎行。今年6月,ofo取消了與芝麻信用合作的信用免押金政策,ofo方面當時回應稱,這並不是意味著變向取消免押金服務,是在嘗試建立自己的信用體系。

ofo這波操作無異於將用戶信息賣給了P2P公司,馬上,網絡上又掀起了一波退押金潮,如果小黃車繼續下去,很可能真的要“黃”了,最後被某個互聯網巨頭收購。

區塊鏈能做些什麼?

區塊鏈作為逐漸崛起的新技術,應用到了很多的行業中,甚至在未來顛覆很多行業,那麼,關於共享經濟,區塊鏈能做些什麼呢?

共享經濟是以獲得一定報酬為主要目的,基於陌上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權暫時轉移的一種新的經濟模式。本質應該是整合線下的閒散物品、勞動力、教育醫療資源,讓每個參與者按照所合適的方式合理付出和收益。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共享單車、共享手機、共享充電寶等,它們提供的資源是一個共享的狀態,但沿用的是傳統的商業模式,掌握著數量龐大的核心數據,通過中心化的公體來聚合海量的社會資源。

大數據時代的互聯網,最大的問題是無法解決信任問題。雖然互聯網使得全球之間的互動越來越緊密,伴隨而來的就是巨大的信任鴻溝。平臺越大壁壘就越高。

為了清除共享經濟的障礙,區塊鏈技術可以提供助力,消除各方的安全隱憂。區塊鏈技術以去中心化方式安全轉移資金,有了這個技術一些軟件的應用程序就不再需要安裝在幾種的服務器上。

他們可以在點對點的在網絡上運行,不會被任何一方控制,這些個體不需要第三方的幫助可以自我組織。最終的目的就是用安全和分散的方式讓個體整合他們日常的活動,直接與他人進行互動。

區塊鏈:推動共享經濟向更高階段

區塊鏈技術因其卓越的技術特點公開透明、唯一性、安全可靠,加上低成本的解決信任問題。從而快速滲透到了金融、保險等領域,而區塊鏈的核心——互信和共享,則與共享經濟的理念完全契合。

區塊鏈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一個大規模的協作工具,通過這個協作工具可以讓很多原來想象不到的東西變成可能。

區塊鏈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一個大規模的協作工具,通過這個協作工具可以讓很多原來想象不到的東西變成可能。

如果當前共享經濟僅僅是你可以把你的汽車變成一輛出租車或是將你的房子變成酒店,那麼共享經濟的下一個階段就是把任何閒置資產都變成生產資本。隨著區塊鏈技術以及互聯網的日益完善,在將來的社會中租賃將會是常態,而所有權將成為一種奢侈的象徵。

區塊鏈:共享經濟的發展方向

區塊鏈,提供與社交網絡一致的新商業模式,參與網絡的每個人都是網絡的所有者,但卻沒有控制網絡的中間方,因此數字經濟就變成了共享經濟。

區塊鏈可以作為一份智能合約,讓產品提供方和消費方建立有效的信任關係,而且區塊鏈構成的合約具有公正、公開、透明的特性,交易雙方可以放心依賴這個系統,一方一旦違約便可按照合約進行賠償,完美解決雙方信息不對等造成的利益偏斜。

現在共享單車押金被私自挪用,大把用戶的押金無法及時退還的案例有很多,區塊鏈上可以監測所有動作的發生,避免此類事件的再次發生,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共享經濟是一種還能夠持續深化的商業、經濟及社會模式,綁上區塊鏈技術後,其潛力將得到進一步的釋放,因此區塊鏈對共享經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相信,區塊鍊形式下的共享經濟會是我們未來的發展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