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女神”汪潔洋C位出道:開創節奏派推理小說先河

說起阿瑟·柯南·道爾(Arthur Conan Doyle,1859-1930),很多人都不熟悉,但提到大偵探福爾摩斯,幾乎人盡皆知。“福爾摩斯”就是這位偵探懸疑小說開山鼻祖作品中的著名人物。上百年來,福爾摩斯已經成為一個符號,冷靜,睿智,知識廣博,洞察力極強,更是全世界無數讀者的偵探小說啟蒙老師。

推理小說是偵探小說的一種,以推理方式揭開謎題,比如找出殺人兇手、找到丟失物品或破解離奇事件。當然,不是每本推理小說都“殺人”,但都會製造懸念,併為讀者提供瞭解謎樂趣。

近年來,懸疑推理影視劇越來越受到追捧,《心理罪》、《白夜追兇》、《法醫秦明》等熱播。其實,在年輕人群、城市白領和高學歷、高收入和高品位的“三高”人群中,“燒腦神器”——推理小說的熱度更是高居不下,東野圭吾早已家喻戶曉,動畫片《名偵探柯南》更是大人孩子都愛看。

推理女神”汪潔洋C位出道:開創節奏派推理小說先河

推理小說起源於美國,發展於英國,日本最為盛行。中國的推理小說起步較晚,除了上述改編成網劇的罪案小說,推理領域沒有特別知名的作家及作品,市面上的推理小說基本出自日本或歐美作家之手,本格推理長期被國外作家壟斷。

中國的優秀作家眾多,為什麼推理作家卻鳳毛麟角呢?事實上,許多專業作家都認為:“推理小說難寫!”這個難,就難在對作家本身的要求上。

推理作家要有極強的邏輯思維,故事層層推進,案件抽絲撥繭,推理作品要經得起推敲,不能漏洞百出。為了構思精妙的“犯案手法”和“不在場證明”,需要深厚的理工科或法醫學、刑偵學知識作為支撐。為了與讀者進行“腦力PK”,作家本身的智力和智商水平都要相對較高。優秀的推理作品,在“殺人”或“破案”之餘,還要有精神內核,有情懷錶達,有較高的道德追求。此外,文字功底必須深厚,這樣故事才能妙趣橫生,引人入勝。

這麼多並且嚴苛的要求,使得國外推理小說名家紛紛被冠以“大師”之稱,中國推理作家和作品罕見稀有,也成為公認的“輕奢”。

2018年10月,許久波瀾不興的文壇出現一抹亮麗色彩,中國出版集團、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戰略簽約推理作家汪潔洋,同時推出其三本小說《鈍悟》、《國民大飯店之暗流》和《三個妹妹》的精裝版,並隆重發布。

著名經濟學家、財經作家吳曉波,著名作家、湖南省作家協會主席王躍文,著名投資銀行家王世渝,著名導演、編劇王小帥及資深電影人、小馬奔騰聯合創始人李莉傾情推薦,對汪潔洋及其作品給予高度評價!

《鈍悟》講述的是一位未成年少女被性侵,人魔與心魔交織一生的慘烈故事。《國民大飯店之暗流》是《國民大飯店》三部曲的首部,刻畫了一座烏托邦海島上發生的神秘、恐怖又奇妙的故事。《三個妹妹》描寫了一位擁有超級大腦的數學家,陰錯陽差破解離奇殺人懸案。

推理女神”汪潔洋C位出道:開創節奏派推理小說先河

汪潔洋究竟何許人也?其作品能獲得這麼多大咖點贊推薦?

對於普通讀者來說,這位高智商、高顏值的神秘作家,極其低調,此前在互聯網上信息寥寥,沒有照片,導致不少聞其大名,讀過其作品,想識廬山真面目的書迷通過關鍵詞組合深挖不止,網絡搜索熱度節節攀升。其實,在推理小說擁躉和媒體圈,這早就是一個響亮的名字——

汪潔洋,吉林通化人,湖南大學應用化學學士、理論物理碩士,資深媒體人,博弈論、邏輯學、心理學和記憶法專家,目前在湖南廣播電視臺工作。其推理小說文風洗練又極富張力,邏輯嚴密,主旨深遠,離奇跌宕,動人心魄,開創了“節奏派”推理小說先河,深受書友喜愛,被媒體譽為:中國的阿加莎·克里斯蒂,中國的推理女神。

推理女神”汪潔洋C位出道:開創節奏派推理小說先河

汪潔洋的代表作有《鈍悟》、《三個妹妹》、《國民大飯店》三部曲、《啊,從天而降的男神們》、《馬丁的機器人超市》、《新年F島·恐怖密室事件》、《美林谷·紅藍詭異事件》、《主播之七日不可思議·刺青》、《食代大偵探·怪人篇六則》、《食代大偵探·怪事篇六則》等。

推理女神”汪潔洋C位出道:開創節奏派推理小說先河

《鈍悟》、《國民大飯店之暗流》和《三個妹妹》已經由中國出版集團、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全網發售,噹噹、京東、天貓及有贊等網上書店,新華書店、高鐵及機場等各大實體書店均可購買。音頻產品授權喜馬拉雅FM,有聲書正在網絡熱播。汪潔洋的其他作品將在2018-2020年度陸續推出,影視劇作品也正在推進之中。

為什麼說汪潔洋開創了“節奏派”推理小說的先河呢?

喜歡讀推理的書友都知道,推理小說是一種閱讀體驗感很強的文學體裁。為了增加懸念,製造緊張氛圍,與其他類型的小說作品相比,推理小說更考驗節奏把控。

然而閱讀市面上的各種推理小說,我們常常被拖沓、沉悶、冗長的敘述搞得沒精打采,即便是很多大師的作品也難逃這個通病。書友更加無可奈何——除了神一樣的開頭,出乎意料的結尾,中間部分看得人哈欠連天,甚至可以成章節地快進,這就是節奏沒有把控好的原因。

如果把小說比喻成一首歌曲,推理小說應該鼓點分明,節拍清晰。一位優秀的推理作家,必須成為節奏高手,在寫作的過程中,默默打拍子。這樣自己的作品才不會行散意偏。

那麼推理小說節奏感不強究竟是為什麼呢?歸其原因是因為情節不足,只能靠所謂的“細節”補足。十幾萬字的小說,如果只圍繞一個案件,或者一個不在場證明調查,是非常乾癟和枯燥的。沒有豐富的情節支撐,作者就只能扯旁枝末節進行注水,美其名曰是故布疑雲,其實是拼湊字數,這和某些言情劇很像。

言情劇和這些推理小說的公式如下:妻子發現老公領子上的口紅印,妻子和閨蜜A約在咖啡廳裡八卦一陣,閨蜜A約妻子的閨蜜B在咖啡廳裡八卦一陣,閨蜜A找到老公替自己的女友數落他一番,閨蜜A把數落了對方老公的情節學給閨蜜B,閨蜜B把閨蜜A數落老公的情節再轉述給妻子,妻子這時候約老公在咖啡廳裡談,正談著閨蜜A和閨蜜B碰巧經過,把老公再罵一頓。

接著,又出現一個新動態,老公被逼急了,說要和妻子離婚,所有相關的人物重新排列組合……就這點事兒,言情劇能演5集,推理小說能寫完小半本。

而“節奏派”推理小說,正是反對這種沉冗又偷懶的寫作手法,我們從“注水指數”、“快進指數”和“哈欠指數”,三個有趣的維度去定義“節奏派”。

A.從作家的角度,把作品比喻成毛巾,按照“注水指數”,推理小說可以分成三類:

一是作品如同水洗,再被擰乾,清爽舒適;

二是作品如同水洗,直接掛在晾衣架上,滴滴答答流個不停;

三是作品被放在水桶中,水龍頭還在不停注水。

B.從讀者的角度,按照“哈欠指數”,推理小說可以分成三類:

一是在文章的前五分之一部分就開始打哈欠,耐心曲線直線下滑;

二是在文章的一半左右開始打哈欠,感嘆書怎麼還有這麼厚;

三是在文章的後三分之一開始打哈欠,盼著結尾。

C.從讀者的角度,按照“快進指數”,推理小說可以分成三類:

一是可以連續快進,成章節地跳過,不影響故事理解;

二是偶爾可以快進,成段落、句子地跳過,不影響故事理解;

三是不能快進,需一字一句閱讀,否則無法跟上故事節奏。

所謂“節奏派”推理小說,是指去掉一切冗長、沉悶的旁枝末節,拒絕一切注水、拼湊的小說。“節奏派”不是沒有細節,而是反對用過度的細節掩飾故事情節不足的缺陷。

符合“節奏派”推理小說定義的作品不少,汪潔洋並非第一人,但卻是第一個提出“節奏派”推理小說這個概念,並身體力行,大力倡導。這對於長期被歐美和日本作家壟斷的推理小說界來說,中國作家自成一派,實屬難得!

推理女神”汪潔洋C位出道:開創節奏派推理小說先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