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嫦娥四號升空,中國人5000多年的心結終於解了

從"嫦娥"、"玉兔"、"廣寒宮"的民間傳說,到"床前明月光、低頭思故鄉"的千古佳句,是什麼讓中國人的月亮情結,延續了整整5000多年?

也許是神秘感。

作為地球最近的鄰居,月球是人類探索外太空最近的目的地,隨著1969年人類首次登月的實現,月球的正面已被世人所見。但半個多世紀過去了,神秘的月球背面卻始終不為人知。

然而就在此刻,這層面紗正被慢慢揭開…

3、2、1、發射!嫦娥四號正在飛向月球背面!

2018年12月8日凌晨2點23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了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帶著全人類的好奇心將嫦娥四號送到了月球背面。嫦娥四號即將完成人類首次月背軟著陸和巡視勘察。

隨著嫦娥四號升空,中國人5000多年的心結終於解了

其實早在1961年4月12日,蘇聯宇航員尤里·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載人宇宙飛船,在遠地點軌道上繞地球一週,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載人宇宙飛行。在過去的60年裡,人類已經陸續發射了超過百個月球探測器,其中有65個月球著陸器,但僅有非載人的環繞月球軌道器和載人的阿波羅系列看到過月球背面。時至今日,中國才有機會完成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與勘查活動。

月球背面究竟有什麼神秘的阻力,致使人類即便在完成載人航天的情況下,依舊需要研究半個多世紀,才能完成月揹著陸的任務呢?

隨著嫦娥四號升空,中國人5000多年的心結終於解了

無法通信的"真空地帶"

1959年,蘇聯"月球"三號第一次傳回了月球背面的圖片,大面積環山的複雜地形讓人類望而卻步。想在這樣錯綜複雜的月球背面實現軟著陸,就好比直升機在茂盛的叢林中安全降落的一般,需要極度精準的測算與規劃。這也正是本次探月最大的難點——地月通信。

隨著嫦娥四號升空,中國人5000多年的心結終於解了

電磁波是通信的根本,沿直線傳播的電磁波在月球背面就根本無法和地球通信,但這個看似是一個無解的難題,卻難不倒聰明的中國人!

突破重重技術壁壘,一座"鵲橋"把不可能變為可能!

就在今年5月21日,"鵲橋號"中繼衛星發射成功。為了在太空中同時保證地月通訊的穩定,鵲橋必須定位在一個叫做地月拉格朗日L2點的位置附近,選擇一條獨特的Halo軌道。拉格朗日二點就是引力平衡、在較小天體外側的點,同時也在月球背後,因此,選擇這個點有兩個重大優勢:

首先,在此點上衛星可以隨著這兩個天體一同運動且位置不變。其次,兩個天體引力平衡,衛星只需要極少的燃料就可以維持在正確軌道上。這樣一來,"鵲橋"中繼衛星就名副其實的成為了鏈接地球與月球的"鵲橋"。

隨著嫦娥四號升空,中國人5000多年的心結終於解了

作為人類歷史上首個月球信號中繼衛星,"鵲橋"為嫦娥四號的登月工作做好了鋪墊。同時也因為有了這顆中繼衛星,任何想去探索月球背面的國家都可以更方便的解決地月通信問題,不得不說這是中國對於世界探月工作的一次巨大貢獻!

從探月中誕生的,還有你車上的那顆"星"

這次嫦娥四號探月項目的成功承載著太多的突破,太多的"第一次",然而每個第一次都是人類從好奇到了如指掌的開端。

從1961年NASA開啟首次載人登月計劃——"阿波羅計劃",人類對於月球的真正探索隨之啟動,通用也正是從那時開始第一次參與到探月工作中。1969年7月20日,安吉星作為世界首款車載信息通訊系統隨阿波羅號首次成功登月,也正是因為這樣第一次的嘗試,成了安吉星領跑車聯行業的起點!

隨著嫦娥四號升空,中國人5000多年的心結終於解了

作為車聯科技領軍品牌,安吉星在人類探月事業蓬勃發展的浪潮中成長壯大,生而創新,突破與革新即是基因。

目前,OnStar全球已擁有1000多項專利技術,全球用戶超過1850萬,為國內166萬活躍用戶提供的服務,已經從最初的14項增至22項,內容涵蓋了出行指南、語音溝通、機車交互、遠程控制、緊急救援、車輛檢測、車輛防盜、碰撞自動求助等諸多領域。

隨著嫦娥四號升空,中國人5000多年的心結終於解了

不斷突破創新 安吉星致力打造理想人車生活

安吉星作為領先的智能車聯網服務品牌,2011年發佈首個手機車聯應用;2015年推出首個車載4G LTE網絡;2017活躍車主破百萬;2018年,8月安吉星推出OTA空中升級技術,讓車主隨時隨地快速升級,使愛車保持最新狀態,同時還宣佈了"OnStar安吉星車聯應用流量終身免費"服務,全面覆蓋所有車載車聯應用,讓用戶告別"流量焦慮",充分享受到雲端互聯的樂趣。

伴隨車載屏幕智能推送功能面市,向車主推送千人千面個性化信息,從"人撩機器"到"機器撩人",安吉星重新定義了車機屏與用戶的交互方式。10月安吉星推出的智能後視鏡智能硬件與手機應用的互聯,更是構建了'人•車•生活'的車聯生態。

基於車聯大數據的分析,安吉星與保險公司合作,根據車主的駕駛行為評分為車主提供實在的保險優惠。2018年,安吉星入選工信部網絡安全試點示範項目,並榮獲2018 CES Asia創新獎。還在近百家企業參與角逐的"2018科創先鋒企業評選"中,安吉星脫穎而出,一舉斬獲"先鋒引擎獎"。

隨著嫦娥四號升空,中國人5000多年的心結終於解了

隨著數據能力的不斷提升,安吉星已經走向數據引擎發展的生態期,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的依託下,未來的安吉星將致力於打通產業鏈,構建"人、車、生活"智能生態網絡,讓數據引擎成為的大腦,讓用車變得越來越聰明,讓用戶的出行體驗更愉悅。

因為探月而生的安吉星如今已經成長為智能車聯行業的領導者,每一次創新、每一次突破都源於安吉星血液中沉澱的探索精神,保持這份精神,安吉星必將在未來帶給整個行業新的方向,實現"人·車·生活"的高度協調統一!

因為有了這份"探月情懷"的加持,每一位安吉星用戶都將感受到平凡生活中的不凡時刻,在安吉星的陪伴中不斷探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