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火——廈門達達“八五新潮”最為激進的團體

2017年,是達達主義誕生一百多週年。在中國的當代藝術史中也存在著一個以“達達”命名的群體,這就是在整個“八五新潮”美術運動中最為激進的“廈門達達”。

縱火——廈門達達“八五新潮”最為激進的團體


廈門達達發生的背景——“八五新潮”

1980年前後的新潮美術運動(美術史上後來稱為“八五新潮”),是中國當代藝術史上非常動人的一幕。這一個時期的中國先鋒藝術具有幾個重要的 特徵:首先,它始終圍繞著學院發生並發展,這時最具創造力的藝術家大都與學院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其次,80年代是一個以“群體”和“運動”命名的時代。 從文革之後的“星星畫會”、“無名畫會”開始,到80年代中後期,由學院的藝術家把前衛的火種散佈到全國各地之後形成的各種團體。如王廣義在東北創立的強 調理性繪畫的“北方藝術群體”,張培力、耿建翌在杭州創立的旨在迴歸藝術本體,思考藝術本質的“池社”,吳山專等人在舟山成立的以文字為媒介進行文革系列 波譜創作的“紅色幽默”小組,以及黃永砅(HuangYongli)在福建創立的“廈門達達”等等,這些團體不僅僅是一種組織形式,他們往往都有各自鮮明 的主張和觀點。在80年代的這個美術運動中,雖然批評家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當時最深刻的藝術思考和寫作卻不是出自理論家、批評家,而是出自藝術家。直 到1989年,隨著中國美術館“中國現代藝術展”的結束,中國這十年美術新潮落下帷幕。


縱火——廈門達達“八五新潮”最為激進的團體


1989 “逃離美術館”計劃方案

縱火——廈門達達“八五新潮”最為激進的團體


廈門達達成員

廈門達達

1986年,“85美術新潮”遍灑中國,如沐春風的黃永砯和林春、林嘉華、蔡立雄、焦耀明、俞曉剛等幾位同來自廈門的藝術家成立了“廈門達達”,醞釀著一場以“達達”為名義的現代藝術展。據參與者林春回憶:“那年的熱不僅是天熱,而是勁風吹遍祖國大江南北的現代藝術熱。我騎著加利福尼亞產的二手賽車,奔走於廈大至黃永砯大中路11號的家和湖濱南路新群藝館之間,商討著辦展的事。在永砯家裡,我時常能遇上嘉華、俞曉剛、焦耀明、蔡立雄等人,大家碰頭聚會的樣子,真有點像蘇聯電視《列寧在一九一八》的革命者形象。永砯家的二樓已經堆滿了他的‘東西’,牆上有《垛草》,桌上有《會響手槍》,許多‘東西’雜呈一處,上得樓來探腳入內都困難。有一天,我對永砯說‘外邊玩得很熱鬧,谷文達在杭州浙美,西安都玩得很大,玩得很好。’黃說‘他位置好’,不以為意。就這樣一來二往,舉辦一個現代藝術展覽之事就已是箭在弦上了。展覽被定在9月28日,手上現成‘東西’最多是永砯,其他人都是為展覽而現做的。展覽的人頭和作品永砯大體有個定調,即拒絕具象,要有現代意識的人和作品參加。經過幾天漏夜布展,9月27日展覽已基本布完,下午近黃昏,李翔、李躍年又有東西拿來,300平米的展示空間,已顯得十分擁擠。展覽未分主次,沒有特意的布光,沒有在廈登報,沒有開幕式,一個名為‘廈門達達現代藝術展’的展覽在9月28日開門後便就開始了。13位參展人,作品最多的是焦耀明,9件;最少的是劉一菱,1件。開展後大家也未內部議論,也未總結展望,就這麼把東西向觀眾晾曬出來了。1986年11月20日,我們決定燒作品,這一動意應該是永砯提出的吧。說做就做,大家各自把自己的作品拆御了,紛紛搬到樓下廣場集合,這是剛下過雨的土場有些泥濘,永砯在廣場上用石灰寫了‘達達死了’、‘不消滅藝術生活不得安寧’、‘小心火’、‘藝術就像鴉片……’,嘉華則用他熟練的黑體字寫‘達達展在此結束’。至此,這個開初還夾雜著隱隱古典的戀情與羞答答小資情調的大雜燴展覽,在這次統一的行動中,在點燃作品的熊熊大火中,壓抑的無產階級革命激情被徹底釋放——始方抵達了達達境界,有了達達模樣和精神。”


縱火——廈門達達“八五新潮”最為激進的團體


1986年,廈門達達成員在廈門新藝術廣場的“改裝-破壞-焚燒活動”現場

縱火——廈門達達“八五新潮”最為激進的團體


參展“大地魔術師”的三位中國藝術家黃永砅、顧德新、楊詰蒼在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前

作為“廈門達達”成立後的開場戲,“廈門達達現代藝術展”並不像1983年5月黃永砯、林嘉華、焦耀明、俞曉剛、許成鬥策劃的“廈門五人現代藝術展”,未經面世,便以“守靈式的內部觀摩”的形式匆匆落幕。雖然當年所展之作品被“付之一炬”,但“廈門達達”自此便無人不知曉。就像黃永砯在《廈門達達——一種後現代?》中公開宣稱的:建立這個團體的目的是在全國性前衛運動中進一步“製造和參與混亂”,他們的“反藝術”行動並未止步於此。12月16日,“廈門達達” 實施了一次“襲擊美術館事件”,也就是“發生在福建美術展覽館內的事件展覽”。他們向福州的美術館遞交了一個虛假的計劃,在展覽前突然改變計劃,動員全體參展藝術家把美術館外的建築廢料,舊貨如水泥模塊、磚、瓦、門框、破沙發、條木、舊桌、鐵柵欄、下水道管、陶缸……搬入美術館散置成“展品”,埋頭苦幹,大幹加巧幹忙乎了幾天。這次行動的結果,當然是在拍完照片以後、展覽開幕之前被封閉了,黃永砯說:“我們要襲擊的不是觀眾,也不是美術館,而是參觀者對 “藝術”的看法。在這次展覽中,我們空手而來,最後空手而歸,這是一次無‘作品’的作品展覽”。


縱火——廈門達達“八五新潮”最為激進的團體


1986年12月,“發生在福建省美術展覽館內的事件展覽”現場


縱火——廈門達達“八五新潮”最為激進的團體


發表在香港《明報週刊》上介紹廈門達達展覽的文章

隨著“85美術新潮”的悄然落幕,“廈門達達”的成員也紛紛各奔東西,這個曾在中國藝術史上盛極一時的青年藝術群體也漸漸沉寂於歷史塵埃中。今天,在尋覓“廈門達達”在“85”時期的軌跡時,“黃永砯”成了這個群體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彙,一切活動的發起,一切言論的發佈,都少不了他,而那些年曾與他“並肩作戰”的年輕人大部分已淡出舞臺,鮮少活躍在當今的藝術圈裡。每當黃永砯辦個展時,“廈門達達”都是不得不提及的關鍵詞,然而依然在踐行“達達精神”的卻也就黃永砯一人,對曾經活躍於中國當代藝術領域裡的福建而言,不免有一絲悲涼,昔日“達達”,今又何在?


縱火——廈門達達“八五新潮”最為激進的團體


“廈門達達”拖走美術館計劃草圖,1989


縱火——廈門達達“八五新潮”最為激進的團體


1986年12月,“發生在福建省美術展覽館內的事件展覽”前言


縱火——廈門達達“八五新潮”最為激進的團體


黃永砅在廈門工作室製作“大轉盤”


廈門達達與達達主義

回望歷史,歐洲的達達和中國的“五四”新文化運動幾乎在同一時期發生(“五四新文化運動”,1917-1921,是對“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 動”的一個統稱,在第一個階段,以一些新興的知識分子為主要發起人,是反傳統、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運動。在第二個階段, 是以青年學生為主,各階級參與其中的一場反傳統,反封建,反建制的運動)。一樣的激烈、反叛、喧囂;一樣的充斥著無政府主義與虛無主義的音符。而在此之後 近半個世紀,“廈門達達”不僅承接上了“五四”這條“反建制”的激進主義脈絡,也同時和西方現代藝術史中的“達達”運動以及杜尚的“體制批判”緊密相聯。 對於“廈門達達”來說“達達”是一種空的能指,他們並不是希求成為一個藝術史上所稱為的真正的“達達”群體,而且也認為“完全的達達是不可能也不存在 的”。在他們這裡只是作為一種懷疑和破壞的工具,能不斷提醒自身時刻保持清醒和反思的狀態。同時,“達達”一詞對於他們來說一方面表明可以自由地運用任何 語詞,另一方面意味名詞和它表示的意思實際存在著一種不即不離的狀態。所以,黃永砅說:“禪宗等於達達,達達等於禪宗。”


縱火——廈門達達“八五新潮”最為激進的團體


縱火——廈門達達“八五新潮”最為激進的團體


1986-1987 《是自畫像還是達芬奇還是蒙娜麗莎》黃永砅


縱火——廈門達達“八五新潮”最為激進的團體


黃永砯1987年《廚房》灰塵作品


縱火——廈門達達“八五新潮”最為激進的團體


俞曉剛作品


縱火——廈門達達“八五新潮”最為激進的團體


俞曉剛 焦耀明作品


縱火——廈門達達“八五新潮”最為激進的團體


縱火——廈門達達“八五新潮”最為激進的團體


1987年黃永砯創作了最具的代表性的裝置作品——“中國繪畫史和西方現代藝術簡史在洗衣機洗兩分鐘”


縱火——廈門達達“八五新潮”最為激進的團體


蔡立雄《VI視覺識別藝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