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越來越少人看?網友吐槽:歌手假唱、節目單調乏味、植入廣告

春晚越來越少人看?網友吐槽:歌手假唱、節目單調乏味、植入廣告

TFBOYS在2018春晚獻唱(看到愛豆有木有很激動~)

春晚的由來與變遷

“春晚”的全稱是“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正式開辦於1983年,自那以後,中國老百姓有了看春晚的“新民俗”。隨著創作環境和觀眾審美品位的提升,35年來,春晚的節目從80年代以主旋律歌曲為主導,到90年代在形式上出現了宏大的歌舞場面,到了千禧年,春晚內容上以流行歌曲為主,出現原生態歌舞,專門為春節聯歡晚會創作的歌曲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當年流行的歌曲,表演者也多是觀眾比較熟悉和喜愛的明星(今年春晚,有你們喜歡的明星嘛?有的話快在評論區告訴紙條君吧~(≧▽≦)/)。

春晚越來越少人看?網友吐槽:歌手假唱、節目單調乏味、植入廣告

“四大美人”在2018春晚獻舞(紙條君想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來自全國各地的原生態歌手用風格各異、極具地方色彩和生活氣息的歌曲,展現了豐富多彩的傳統民間文化。其中,戲曲等傳統娛樂形式逐漸在春晚舞臺上衰落為“點綴”;相聲、小品則在不斷融合和實踐中不斷髮展、創新,反映了深刻的社會主題。近幾年來,由於春晚小品也誕生了許多流行詞句,比如“你攤上事兒了!”“給力”等。


春晚越來越少人看?網友吐槽:歌手假唱、節目單調乏味、植入廣告

86年春晚西遊記劇組合照


為什麼越來越少的人看春晚?

早期的春節聯歡晚會是大多國內民眾在除夕夜除了燃放爆竹之外唯一的娛樂節目,被人們稱為“精神年夜飯”。但是近年來,國內民眾對於春晚的關注度和滿意度卻每況愈下,每年春晚結束後都能見到大量的“吐槽”,比如歌手假唱、節目單調乏味、主持人語言程式化嚴重,甚至還有很多植入廣告等。紙條君去年看到不少同學評論說,整個晚上沒有看過一分鐘春晚。那到底是為什麼,讓人們開始很少看春晚了呢?

首先,年味的降低與人民生活水平的上升息息相關。

春晚越來越少人看?網友吐槽:歌手假唱、節目單調乏味、植入廣告

我國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係數


在90年代初到2003年這段時間裡面,中國的恩格爾係數有一個快速的下降,是非常陡峭的下降,這代表中國家庭的生活條件有了大幅改善,當吃已經不再成為問題後,那麼年夜飯的富足感就會越來越淡。春節的“大魚大肉”反而成了一種負擔,年夜飯的地位伴隨著經濟發展,其地位逐漸在下降。

說是年味淡了,但經濟發展同樣帶來了新的春節“風俗”,比如“集五福”、“搶紅包”、把虛擬技術應用到春晚舞臺上等等,都為傳統的春節增添了新的時代氣息。

春晚越來越少人看?網友吐槽:歌手假唱、節目單調乏味、植入廣告

集福活動

“從傳統電視時代全家人的集體觀看,到移動互聯網時代各自拿著手機、ipad邊看春晚邊刷微博、邊搶紅包,互聯網和社交媒體改變著春晚的生產、傳播和接受方式。……特別是在近幾年的央視春晚中,春晚的網絡新力量形成了互聯網時代的春晚新特色。”

——新潮沉思錄《【困局】春晚身後折射的中國困局》

無論我們怎樣吐槽春晚,但每一年的春節,當我們回家過年的時候,爸爸媽媽總會開開心心地打開電視看春晚,我們或是陪著看,或是刷手機瘋狂吐槽,或是沉迷集卡搶紅包。但無論如何,年味也許淡了,慶祝的形式也許變了,但正如部分網友所說:

“央視春晚有過無數輝煌時刻,也遇到過批評和質疑,但不可否認的是,它給人們帶來了無數歡聲笑語和難忘回憶。央視春晚陪伴電視機前的無數個家庭走過了30年的歷程,而觀眾也見證了春晚的成長與變化。”——新浪網友《除夕,今夜無眠》

#紙條君的悄悄話

節日只是一種形式,重要的是人的成長和情感的表達,通過春晚的歷史變遷,我們看到的是背後時代發展的變化,是人民生活水平和審美水平的提高,是科技發展改變了人民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因此,當我們感慨年味變淡的時候,我們也在用新的儀式來慶祝新年。習俗不應該成為束縛人們表達情感的枷鎖,人們在新時代仍然可以培育出自己的“新習俗”。

最後,紙條君想問問小可愛們,你們每年除夕都會看春晚嗎?為什麼呢?紙條君期待看到你們的回答喲~٩(๑>◡

關於春節,紙條君還發布過這些文章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