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你的個人信息可能已經洩露……

在大數據時代,除非你與世隔絕,否則哪怕是寄快遞、交水電費這些小事,都需要提供個人信息。這時候,你可能就面臨著個人信息被洩露的風險了。據不完全統計,國內個人信息洩露數已知可達55.3億條左右,也就是說,平均每人就有四條個人信息被洩露。

個人信息是什麼

通常意義上,我們所說的個人信息包括基本信息、設備信息、賬戶信息、隱私信息、社會關係信息和網路行為信息。

小心!你的個人信息可能已經洩露……

個人信息洩露的途徑

隨著互聯網應用的普及和人們對互聯網使用的依賴,個人信息安全正在受到史無前例的威脅。那麼你知道個人信息是如何被洩露出去的嗎?一般會有以下幾種途徑:

1、不法分子通過互聯網“人肉”搜索,在各類網站、社交媒體等平臺大規模收集目標人員的相關信息,再高價賣給有需要的人;

2、一些人利用職務之便和相關人脈,從營業廳、銀行、酒店等需要實名登記辦理業務的公司、機構等,非法獲取個人信息;

3、網上購物時,登記了自己的真實姓名、電話等信息,部分平臺保護不力,從而導致被不法分子盜走;

總之,所有需要你填寫信息、允許獲得權限的行為,都有可能存在個人信息的洩露。

小心!你的個人信息可能已經洩露……

個人信息洩露的後果

有時會聽到這樣一種聲音:反正也不是什麼名人,個人信息就算洩露了也不要緊。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觀點。

因為個人信息洩露造成的損失,可能遠遠超出我們的預料。舉例來說,如果你的手機號碼洩露,就有可能接到各種騙子的虛假信息、騷擾電話,並可能由此滋生電信詐騙等犯罪行為;此外,如果你的支付信息洩露,還有可能造成銀行卡盜刷,第三方賬戶被盜等情況,給你帶來數額不小的經濟損失。

小心!你的個人信息可能已經洩露……

如何避免個人信息洩露

在這裡給大家提幾點建議,希望每個人都能夠注意,防患於未然。

  • 不輕易連接公共區域的免費Wi-Fi
  • 不在多平臺使用同一個密碼
  • 不隨便掃二維碼
  • 不在社交媒體和購物平臺中透露自己的真實姓名
  • 妥善處置好含有個人信息的快遞單
  • 證件複印件要妥善保管並專件專用
小心!你的個人信息可能已經洩露……

保護我們的個人信息不被洩露,需要國家、社會和個人等多方面的努力。就目前來看,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不論如何,我們都應保持警惕,時刻保護自己的個人信息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