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保工作要有精品意識

安保工作的精品意識就是在安保工作中自覺追求精益求精、精耕細作、執著敬業的態度與精神,是一種價值選擇,是一種一絲不苟、追求完美的人生情懷。從功利一點的角度來看,凡是要給別人看的東西,都是你的產品,安保服務同樣也是一種服務產品。產品塑造品牌。品牌決定業績效益和信譽、美譽度。安保服務和安防產品裝備能否成為精品,首先要有精品意識。

安保工作要有精品意識

安保工作要有精品意識

精品來自精工細作和實幹苦幹。鮑勃·迪倫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關於他的文章的評論中提到一個細節:鮑勃·迪倫在寫那首叫“Dignity”的歌時反覆修改草稿,改了40頁紙,最後還不滿意,從當年的專輯裡拿掉。

精品來自精心準備和精密設計。有人認為相聲表演就是兩個人心裡大致有數,上臺隨便一說,主要靠臺上即興發揮。實際上,每一句看似隨意的臺詞、每一個動作、每一個表情,甚至每一處停頓的長短、每一個語調的高低,都是事先設計好的。演員在臺下反覆排練,精心把這些設計好,然後上臺,嚴格按照設計的來。這個在相聲裡叫“死綱死口”。馬三立先生的相聲,乍聽起來全是口頭語,零碎句子,各種語氣詞,感覺就是隨意拉家常,實際上全是“死綱死口”。“死綱死口”不是僵化,而是精心設計、精心準備。這就是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十年磨一劍“。

安保工作要有精品意識

安保工作要有精品意識

終極的精品屬於那些天性追求精品的人。盧延讓說:“吟安一個字,拈斷數莖須”。賈島寫出“獨行潭底影,數息樹邊身”後,在下面注道:“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李賀的母親看了李賀裝草稿的書囊,心疼地說:“是兒要嘔出心乃已耳”。曹雪芹寫《紅樓夢》,“批閱十載,增刪五次”。顧炎武寫《日知錄》,一年中甚至“早夜誦讀,反覆尋究,僅得十餘條”,最終“積三十餘年,乃成一編”。上述這些狀態,靠功利心驅動是沒辦法做到的,必須是本性追求完美並且熱愛所做的事,能從中獲得極大樂趣的人才可能做到。

一名保安員在普通巡邏或者門衛崗位上一干幾年而且能不麻痺、不疲沓,始終兢兢業業、恪盡職守是很難得的。精品意識很大程度上是天性。但是如果普通安保企業和安保從業人員,甚至基礎較差或者馬馬虎虎,但只要有功利心,也能出精品。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為了名利下功夫好好幹,也未嘗不可。追名逐利,只要不走歪門邪道、不坑人害人就不是壞事。淡泊名利和不思上進、好吃懶做是有區別的。要是又粗糙,又“淡泊名利”,那就徹底沒救了。謝安、陶淵明那叫淡泊名利,人家出的活兒樣樣都是精品。

安保工作要有精品意識

安保工作要有精品意識

安保工作應該秉承精益求精的精神和作風,發揚只為了將工作做好的職業精神,提供更好的安保服務和產品。就像柔道中一個嫻熟成功的“揹負投”得意技需要背後千萬次的訓練,打造精品絕非一日之功,但是至少我們要在追求精品的路上……

希臘神話裡,皮格馬利翁傾盡心血雕刻了一尊少女像,甚至愛上這尊雕像。最後維納斯被他感動,給雕塑賦予了生命。能出精品且從中獲得快樂的,正是這些選擇專注、嚴謹、責任、執著追求精品的人。

追求精品,才能成就神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