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僅生產了7000餘支槍,如今價值高達5萬美金,成為收藏珍品

戰爭是最能激發武器發明者靈感的催化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納粹德國為了實現其野心研發了不少新式武器。FG-42傘兵槍就是其中一款。

德國僅生產了7000餘支槍,如今價值高達5萬美金,成為收藏珍品

FG-42傘兵槍

克里特島之殤

1941年,德軍攜閃擊西歐勝利的的餘威,將侵略的矛頭指向巴爾幹半島,在當年4月佔領整個希臘大陸之後,德軍的目光聚焦在了地中海上一座8300平方千米島嶼——克里特島上。對德軍而言佔領該島,既可控制東地中海,威脅英國在地中海區域和中東的陣地,保衛羅馬尼亞油田免遭英軍空襲,又可將該島作為入侵中東的前進基地。對英國而言,克里特島則是保衛在埃及和蘇伊士運河的前哨陣地。為了一舉攻佔克里特島,德軍拿出了在之前閃擊西歐時初試鋒芒的空降兵力量,發動一場大規模的空降作戰。迅速奪取該島。但是,在作戰中德國傘兵發現,自己手中的98k步槍在英軍維克斯、布倫機槍面前簡直是"燒火棍",士官和軍官配MP38/MP40衝鋒槍雖然火力兇猛可是有效射程也就100-200米左右,和機槍也根本沒法比,況且普通的傘兵落地時只有手槍和手榴彈,落地後還要在英軍的猛烈火力下到處找分開投下來的武器,幾乎處於只有捱打的份,效果和"落地成盒"也差不了多少。

德國僅生產了7000餘支槍,如今價值高達5萬美金,成為收藏珍品

克里特島作戰的德軍傘兵

雖然在經歷了12天的戰鬥後,德軍佔領裡克里特島,但是德軍傘兵部隊付出了傷亡1.4萬人的代價。這雖然有德軍傘兵部隊脫離其它部隊單獨行動的過錯,但是,傘兵手中沒有一件稱手的武器,也是讓其付出慘痛代價的重要原因。

因此在此次戰役結束後,當時的納粹帝國航空部要求為傘兵設計一種射程遠、射擊模式可選的步槍作為常規單兵武器,以取代拉栓式步槍、衝鋒槍和輕機槍。並且,他們把使後勤供應簡化並增強傘兵的單兵火力的希望也寄予在這件新式武器上。

"行賄"出來的槍

按說造槍這事兒,按照慣例應該"陸軍最有發言權",可這次由於德國的陸軍和空軍在彈藥型號的選擇上爭論不休(當時的德國陸軍兵器局已經著手研發中間型威力彈),所以德國空軍索性決定甩開陸軍單幹。當時德國空軍航空部聯絡了包括大名鼎鼎的毛瑟公司在內多家武器公司,希望他們都能參與其中。但最終毛瑟公司遺憾出局,萊茵鋼鐵-博爾西格公司和克里格霍夫公司按空軍的要求提供了樣槍。

1942年,德軍對兩家公司的產品進行了測試,最終萊茵公司的產品在測試中勝出。並於當年定型命名為FallschirmjagerGewehr 42(42型傘兵步槍,簡稱FG42)。

不過就在該槍"前途無量"之時,納粹的空軍與陸軍以及武器局與採購署之間鬧起了彆扭,該槍面臨夭折的危險。幸虧萊茵公司急中生智,向當時視財如命的納粹空軍司令戈林贈送一支樣槍,"忠誠"的戈林有把這支槍轉送給了希特勒,據說希特勒看過此槍對該槍大為讚賞,甚至宣稱"FG42在戰後應當作為德軍的制式步槍。"有了元首的肯定和指示FG42立刻投入生產,可以說FG42一定程度上靠行賄得到產品。

失敗的產品

FG42採用導氣式自動原理,並參考當時英國的劉易斯機槍的設計:槍彈擊發後火藥氣體由槍管下方導氣管進入活塞筒,帶2個閉鎖突筍的旋轉閉鎖式槍機,在它的導氣系統上還增加了氣體調整裝置,以便在不同的氣候條件下也能可靠運作。

德國僅生產了7000餘支槍,如今價值高達5萬美金,成為收藏珍品

FG42的工作原理

FG42的擊發裝置也十分有意思,在單發射擊時擊發裝置處於閉膛狀態,使射擊更加精確;連發射擊時,則處於開膛狀態,以便冷卻槍管。10發或20發彈匣供彈,彈匣水平插入機匣左側,彈殼從右側拋出,以便射手進行臥姿射擊。

該槍採用了由鋼板冷鍛成的中空的直型槍托,其中還容納槍機尾部、復進簧、後坐緩衝器。一方面縮短槍的長度,一方面配合安裝兩腳架、用螺紋擰在槍口上的槍口制退器,連發射擊後坐力限制在可以承受的範圍內。直線型的槍托結構和側裝彈匣的組合使得重心基本位於槍膛中心線上,這為處於全自動狀態下發射步槍彈時的提供穩定發射狀態。

FG42包括後續的改進型都將重量控制在4.3至5公斤之間,全槍長度不到1米,在重量和長度上都滿足了傘兵的作戰需求。並且在卸掉槍口制退器後還可以加裝榴彈發射器,成為傘兵手中的火炮,個別型號還加裝了光學瞄準鏡。

德國僅生產了7000餘支槍,如今價值高達5萬美金,成為收藏珍品

FG42-1和FG42-2式步槍

看樣子,設計前衛,一身"高配"的FG42應該好評如潮,可是它卻得了個"失敗產品"的名號,這又是為什麼呢?

德國僅生產了7000餘支槍,如今價值高達5萬美金,成為收藏珍品

原來,FG42使用的7.92×57毫米標準步槍彈,後坐力相對較大,與FG42短小精悍的身材很不搭配,在連發狀態時,"開槍上天"成為了常態,雖然後續型號上,增加了槍機質量,延長槍機後坐形成,並對槍口制退器進行了改進,可是收效甚微,同時側裝的彈夾也造成了該槍中心不穩,影響了射擊精度。過小的彈容量,容易過熱的槍管也讓當初替換輕機槍的構想化為了泡影。

昂貴的收藏品

1943年FG42跟隨德國傘兵成功完成營救墨索里尼的橡樹行動,不過在完成處女秀後,FG421便沒有了亮眼表現,隨著1943年納粹節節敗退,德軍傘兵也失去了從天而降的氣魄,只能和步兵一起並肩作戰,對於FG42這樣的傘兵專用武器,也沒什麼急切的需求了,反正已經當陸軍使了,裝備也"入鄉隨俗"吧。

德國僅生產了7000餘支槍,如今價值高達5萬美金,成為收藏珍品

現在能玩的這槍的算的上土豪了

1944年,FG42停止了量產,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德國僅生產了7000餘支FG42,和產量上千萬支的"吃雞神器"98K相比實在不值得一提。但是,物以稀為貴,FG42可憐的產量,卻也讓它成為了槍械收藏家眼中的精品,據悉一隻完好無損能正常發射的FG42的收藏價已經達到了5萬美元一支,一支不能發射的觀賞品價格也達到了2千美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