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利消失,大號賺錢後收場,自媒體“菜鳥”還有機會嗎?

近日,今日頭條一篇推文《公眾號紅利已經耗盡,閱讀數下降24%》的內容引發筆者深思,文中梳理了很多自媒體大號的發家和收場,比如“同道大叔”賣掉公司套現1.78億等等。自媒體已經顯現出“垂垂老矣”的狀態,這對自媒體從業者來說到底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

紅利消失,大號賺錢後收場,自媒體“菜鳥”還有機會嗎?

筆者認為,2012年上線微信公眾號至今,自媒體已經蓬勃發展了6年,流量紅利消失成為事實,自媒體創業已經進入末段,但是,機會窗口並沒有完全關閉,參與創業的方式方法需要調整。從博客時代到微博時代,從圖文內容到短視頻,自媒體創業前行過程中過時的是形式。每個時代都會經歷“荒漠生長的時代”,但是,最終品質內容的創業時代永遠不過時,經營個人品牌堅持到最後的都是王者。

看清自媒體創業的外部環境

1、自媒體野蠻生長結束。自媒體的上半場,可以說是粉絲紅利時代,只要有相對固定的內容產出,粉絲上漲很快,用戶對初期自媒體內容信息的獲取依賴度較高,再加上以微信為代表的社交化時代徹底改變了用戶內容消費的模式,正所謂用戶在哪裡,廣告就在哪裡,這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企業廣告的投放,可以說,作者們基本上躺著就可以賺錢,特別是一些新生代的內容創作者,不少都拿到了讓自己不敢相信的廣告費。可以說,在自媒體“發現新大陸”的階段,都是非正規軍在搶地盤。

2、資本助推正規軍出場。隨著自媒體時代發展的深入,依託自媒體的商業模式日漸清晰,資本呼喚“正規軍”的入場,我們也看到了同道大叔、咪檬、一條等自媒體品牌藉助資本的力量迅速發展起來。更為驚豔的是,近日90後做微信自媒體,被上市公司利歐股份23.4億收購。這根本上是自媒體後期通過規範化和規模化的資本+團隊運營模式,逐步實現自媒體創業的正規化,從單兵作戰向團隊化作戰轉型。自媒體創業也需要經歷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3、廣告主投放策略轉變。對品牌商來說,他們也度過了傳統獲客被自媒體衝擊的時代,以前是靠量來取勝,但是,粗放的內容模式已經成為過去式,品牌的持久仍然需要高品質的內容承載,因此,很多優質的內容提供商慢慢成為了品牌商們的新寵。通俗一點,品牌和內容的逼格要對等。

紅利消失,大號賺錢後收場,自媒體“菜鳥”還有機會嗎?

自媒體變現

4、優質內容是生存唯一法則。自媒體市場已經成為巨頭壟斷的格局,這對絕大多數內容創業者來說不是一個好消息,就跟互聯網時代的BAT三座大山一樣,想要從夾縫中翻過去,非常艱難,但是,我們也看到今日頭條、滴滴、美團這樣的企業成為新勢力。因此,機會少但是不代表沒有。對內容消費者來說,它們對內容的忠愛度也從粗製濫造向精品專業化內容遷移。因此,對自媒體創業者們來說,只有確保了內容足夠的專業度才可以不斷開疆擴土,否則很難生存下來。

5、平臺從拓展期到了深耕期。遙想3年前,今日頭條還在為拿到優質原創內容開展“千人萬元計劃”,當時筆者就是其中的簽約作者之一。現如今,今日頭條提供高品質原創內容的機構數十萬計,因此,平臺的內容獲取和內容管理方式已經大不同,在有限的流量資源下,優先導入平臺優質內容提升平臺的內容格調,獲取高淨值客戶投放已經成為重中之重,因此,給新人的機會越來越少。

事在人為,自媒體從業者“突圍”必備個人因素

1、堅持才是硬道理。郭德綱說的好,你把別人熬死,你就成藝術家了。這句話不無道理,積累粉絲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但是,對絕大部分自媒體人來說,容易的事情很難持久,特別是經歷過自媒體紅利的作者們。自媒體的成功也是一場馬拉松,在跑馬的過程中,有些短視的自媒體人嚐到過廣告費鋪天蓋地砸過來的甜頭,也很容易迷失自我,以至於後來不斷喪失了內容的原創能力,喪失了用戶的忠誠度。

2、好點子+苦運營。酒香也怕巷子深,如今已經是機器推送時代,你不懂機器運營規則,那麼你的內容很容易被石沉大海,畢竟移動互聯網的流量紅利已經結束。靠拼點子躺著賺流量的時代已經過去,內容不僅需要專業和深度,還需要花費大量精力投入到各個內容平臺的運營中,讓你的內容熱啟動,而不是被淹沒。

紅利消失,大號賺錢後收場,自媒體“菜鳥”還有機會嗎?

自媒體平臺運營

3、發自真心的熱愛。沒有什麼力量比熱愛更強大的動力了,自媒體的展現手段極為豐富,動手、說話都是內容。每個人總有自己的愛好,比如,有些人天生愛玩、愛吃,這都是一些自媒體創業的內容元素,從中找取一點,通過圖文,或者短視頻的方式記錄下來,積少成多、聚沙成塔,總能找到一批志趣相投的人成為自己的忠實粉絲。另外,再加上一些合適的運營手段,比如,內容轉發引流、評論互動、交叉互推、快速引爆熱點話題等等。

4、必要的運營費用投入。自然流量缺失,那就要想辦法“搶”流量。除了吸引眼球的標題和有價值的乾貨內容做支撐之外,投入必要的費用做運營支撐。比如,紅包轉發,比如選題的話題運營,比如內容平臺的付費推廣等,都是一步步精準找到粉絲的必要手段。有了忠實粉絲的積累,才能獲得後續自然流量的轉化和增長。

總體來講,與三年前隨便就可以輕鬆靠內容吸引自然流量賺錢相比,當下自媒體創業已經不是“新大陸”,想要從自媒體賺錢的難度已經非常巨大。但是,有一點可以確認,自媒體是經營個人品牌的重要途徑,一旦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後續隨著科技的進步,還會有各種各樣的展現自己的機會。正如十幾年前的博客、8年前的微博、5年前的公眾號、5年前的頭條號、2年前的快手、抖音號等等,自媒體人擇機“上船”經營自己永遠都正當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