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阿瑟將軍為何認為三野戰鬥力比四野強?

指縫裡的痛


抗美援朝戰爭志願軍第一批入朝部隊是四野的5個軍、華野1個軍(第66軍)、三野第9兵團全部(3個軍),四野5個軍和華野1個軍從朝鮮西北部進入,獨自進行了第一次戰役。第二次戰役開始後,三野第9兵團從東面開進朝鮮,在蓋馬高原南面的長津湖與沿著朝鮮東海岸北上的美十軍狹路相逢,在接近零下五十度的蓋馬高原和長津湖畔展開了一場人類歷史上空前慘烈的搏殺。

作為美軍統帥的麥克阿瑟,始終沒把中國和中國軍隊放在眼裡。先是認為飽受列強欺凌、積貧積弱長達百年之久的中國絕對不敢與全球頭號軍事強國硬碰硬。當中國出兵後,麥克阿瑟又想當然的認為中國出兵不過是象徵意義的舉動,也就沒怎麼在意。

總之,麥克阿瑟對於中國軍隊的瞭解幾乎是空白,他沒想到的是,無論三野還是四野,亦或是當時中國人民解放軍中任何一支部隊,都是在28年血與火的革命戰爭中與窮兇極惡的國內外敵人一招一式較量、用無數敵人的鮮血澆灌出來的威武之師,武器裝備雖然遠不如美軍,但是戰鬥意志和作戰技能絕不遜於世界上任何一支軍隊。

對於戰場對手不瞭解,相反自己卻被對手摸得一清二楚。所以兩次戰役都是從美軍被伏擊開始。

第一次戰役有南朝鮮軍在前面,因此雖然失敗折損的卻是南朝鮮軍,美軍損失不大。第二次戰役,麥克阿瑟兵分兩路,西線由美、韓、英、土等國軍隊組成,成分比較複雜,東線則是清一色的美軍部隊。

西線的志願軍是四野各軍,東線則是三野部隊。

和常年在東北寒帶作戰、經驗豐富的四野不同,三野自始至終是從江南水鄉這個暖溫帶成長起來的,基本沒有在寒帶作戰的經驗。加上戰前準備不是很充分。面對用無數戰車、重炮、自動槍武裝起來並且有海空掩護的美軍相比,第9兵團能用的武器只有萬國牌的機槍、衝鋒槍、步槍、手榴彈和少量迫擊炮,即便如此,因為近乎原始的後勤系統,這些武器的使用功能也十分有限。比如機關槍受凍需要隨時撥動撞針才能保證隨時都可以打響,迫擊炮炮管因為受凍導致收縮到連炮彈都放不進去,不少炮彈因為受凍成了啞彈。

不僅武器裝備差勁到了極點,而且生活給養更是少得可憐。在嚴寒的條件下,第9兵團從上到下棉衣少的可憐,為了防空甚至連火都不能生,休息宿營時幾個人擠在一起,只是為了不被凍僵,根本談不上取暖。

在這種常人難以想象的飢寒交迫狀態下與美軍作戰,完全是靠非凡的戰鬥意志來保證高昂的士氣。

長津湖之戰持續了10多天,第9兵團在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後殲滅美軍數千人,其中一個整建制團,成功的將北進到蓋馬高原的美軍一口氣趕下了日本海,從此直到戰爭結束,東線戰場始終沒能再前進一步。而無數志願軍戰士在戰役發起後直到結束,因為凍死沒能站起啦,卻始終保持著射擊的姿態。

正是因為被第9兵團頑強的戰鬥意志所震撼,麥克阿瑟才在回憶錄中留下了“第10軍所對抗的敵軍甚至比第8集團軍所對抗的敵軍更難於應付”這樣的感嘆。但事實是,東線激戰的同時,西線的美軍第8集團軍10餘萬人馬也被四野5個軍在三所裡、清川江殺得節節敗退。但是麥克阿瑟自始至終都沒能真正搞清楚中國軍隊的真正實力!


寰宇長劍


1951年4月11日中午,麥克阿瑟正在日本東京官邸裡招待客人進餐,他的副官“眼淚汪汪”走進來低語幾句,麥克阿瑟聽完呆了片刻,回頭對妻子說:瓊,我想我們可以回家了。就在這天早些時候,美國總統杜魯門以廣播的形式(故意的),解除了麥克阿瑟遠東盟軍總司令、聯合國軍總司令、美國遠東陸軍總司令的職務,繼任者為第八集團軍總司令李奇微。



(李奇微)

抗美援朝戰後,美國軍方重新解讀了麥克阿瑟給參謀長聯席會議的所有電文,得出的結論是:麥克阿瑟是一個脫離戰場現實的指揮官;一個希望把戰場上每一個勝利都歸功於自己、卻不會承擔任何失敗責任的指揮官;它的每一封電報都附加著這樣的條件“要麼給我想要的東西,要麼後果由你們承擔。”

我們則可以解讀出來兩層意思,第一,麥克阿瑟實際負責“聯合國軍”指揮只有半年時間,並且大部分時間躲在東京的總司令部裡,對朝鮮戰場上的部隊情況知之甚少;第二,麥克阿瑟說的話連美國人自己都覺著不靠譜,他就那麼一說,我們就這麼一聽,無須當真。



所謂麥克阿瑟對三野和四野戰鬥力的評價,見於其回憶錄中的一段話:“11月27日,赤色司令林彪使他的全部軍隊跨過鴨綠江,中國的兩個集團軍,與沃克作戰的第4集團軍(四野),與阿爾蒙德作戰的第3集團軍(三野),以壓倒性的優勢兵力展開進攻。。。第10軍所對抗的敵軍甚至比第8集團軍所對抗的更為難以應付。”

解釋一下,美軍在半島的主要地面部隊是西線的第八集團軍(沃克中將,翻車死亡)和位於東線的第10軍(阿爾蒙德少將),第八集團軍是從釜山防禦圈殺出來的陸戰主力,下轄美第1軍和第9軍,而第10軍則是後來組建用於仁川登陸的部隊(主力是海軍陸戰隊)。



(麥克阿瑟在仁川登陸)

“聯合國軍”轉入反攻後,好大喜功的麥克阿瑟又命令第10軍在東海岸重新搞了一次毫無意義的兩棲登陸,自此留在東線向北進攻。

麥克阿瑟甚至連志願軍統帥都沒搞清楚!你還能指望他的評價有什麼準確性,無非就是順手那麼一寫,以此證明“不是我軍無能,而是共軍太狡猾了”。



(李奇微在戰場)

事實上,抗美援朝第一次戰役確由四野部隊包辦,三野宋時輪第九兵團是在第二次戰役才投入戰鬥的,並被部署到東線,當面之敵為美第10軍。其後為了輪流鍛鍊部隊,二野的王近山第三兵團、華北野戰軍的第20兵團等部隊紛紛趕赴戰場,志願軍已經不能簡單用哪個野戰軍為主來判定了。在西線,最先攻進漢城的是四野第39軍,在東線,三野因為防寒準備不足,造成大批凍傷減員。

在解放戰爭中,位於華東區的第三野戰軍是殲敵數量最多的,累計消滅國民黨軍152萬餘人,這是毫無爭議的,但華東區臨近南京等國統區中心,是蔣介石所謂“重點進攻”的兩個戰略區(陝北和山東)之一,戰場情況有一定特殊性。而東北戰場到了1947年以後,國民黨部隊再無主力增援,完全採取的守勢,所以僅用殲敵數字是不能比較兩個野戰軍戰力的。



(還在使用九二重機的志願軍)

渡江戰役以後,三野主要追殲蔣介石嫡系的湯恩伯集團,而四野主要打擊桂系軍隊的白崇禧集團,當面之敵的戰略、戰術、實力和指揮水平各不相同,在戰爭末期兩大野戰軍都發展成為百萬以上的大軍,戰鬥力是難分伯仲的。硬要有個區別的話,三野更合適在江南水網地區作戰,不太適應北方的嚴寒天氣;而四野在東北和華北得心應手,在江南卻因水土不服和飲食習慣不同造成的戰鬥減員很大。

因此,在1950年的冬天,在零下30幾度的抗美援朝戰場上,四野應該更合適以及習慣一些,但這是我們自己的事情,麥克阿瑟根本無權評頭論足。筆者始終認為,這是個二戰期間能力被嚴重誇大的將軍。


度度狼gg


這是因為長津湖之戰給麥克阿瑟留下的教訓極其慘痛,直接導致其聯合國軍總司令一職被免。而長津湖之戰的勝利者,正是我英勇的三野九兵團!

1950年10月中旬,麥克阿瑟率聯合國軍挾仁川登陸勝利之餘威,越過三八線向鴨綠江一帶分兵冒進,其左路為沃克的第八集團軍,右路為阿爾蒙德的第10軍。10月25日~11月5日,聯合國軍遭到先期秘密入朝的志願軍的迎頭痛擊,左路韓軍第6師大部被殲、美騎1師傷亡約2000人,右路第10軍被阻於三巨裡東西一線。以上戰事,史稱抗美援朝第一次戰役。

如果說第一次戰役只是一場遭遇戰,並沒把美軍打疼打醒,那麼,第二次戰役則是一場近乎完美的運動戰,使麥克阿瑟不得不以一場敗仗來告別自己長達52年的軍旅生涯。此次戰役,西線由四野的5個軍發起,東線由三野的3個軍擔負反擊任務。從整場戰役的作戰進程來看,三野的戰場環境尤為艱苦,面對的敵人是美軍最精銳的陸戰1師;而從殲敵規模來看,三野的戰果也尤為顯著。

第20、26和27軍冒著近-40℃的低溫嚴寒,克服缺糧少衣的極端困難,對進至長津湖一帶的美第10軍發起多波次的猛烈進攻,致使其全線潰敗,創造了突襲與追擊相結合的經典戰例。把二戰時期曾經戰功顯赫的陸戰1師打得狼奔豕突200公里,要不是志願軍後勤補給跟不上,險些全軍覆沒。尤其是第27軍還在新興裡附近地域全殲了美第7師31團,創造了抗美援朝期間志願軍唯一的一次整建制殲滅美軍一個團的成功戰例。

由於三野是在第一次戰役之後才進入朝鮮,志願軍第一次戰役的參戰部隊以四野的5個軍為主,第二次戰役的西線行動也是由四野來完成。而第一次戰役及第二次戰役的西線行動,都沒有給美軍造成太大的損失,只有第二次戰役由三野擔負的東線行動直接重創了麥克阿瑟的嫡系部隊——美第10軍。所以,麥克阿瑟由此產生“三野戰鬥力比四野強”的認識,這也很正常。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關注慕什塔戈,領略軍事百科!


慕什塔戈


為了表明小編的態度,先上一幅圖。

彭德懷元帥治軍極嚴,看到四野出色的戰績,也不禁揮毫寫下:“38軍萬歲”!從此“萬歲軍”的美譽名揚天下。

麥克阿瑟是日本的太上皇,國粉心目中的戰神,但對真正熟悉朝鮮戰爭的中國人來說,麥克阿瑟就是個志大才疏的笑柄。


他平生最大的傑作,就是一手策劃了仁川登陸,然後就被暫時的勝利衝昏了頭腦,狂妄的叫囂:中國共產黨是不會進攻的。我認為到感恩節,正規抵抗在整個朝鮮就會結束。”

然而此時,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率領的志願軍戰士雄赳赳,氣昂昂,跨過了鴨綠江。

這是一場硬碰硬的角逐,隨著“聯合國軍”在戰場上的節節敗退,1951年4月9日,杜魯門總統下達命令,“撤銷麥克阿瑟盟軍總司令、聯合國軍總司令、遠東美陸軍總司令的職務”。

麥克阿瑟黯然回國,然而有意思的是,麥克阿瑟一直都不知道跟自己交手的志願軍統帥是彭德懷,他一直以為是林彪。

麥克阿瑟就連志願軍的統帥是誰都沒搞清楚,更不可能知道志願軍出國前的隸屬關係,所以麥克阿瑟絕對不會說出三野戰鬥力比四野強的話,這個說法純屬好事者私下裡臆造的,根本說明不了什麼。

倒是在麥克阿瑟在去世前一年,留下了這樣的忠告:“誰想跟中國陸軍打仗,一定有病。”

能打才是硬道理,麥克阿瑟徹底被打服了!

至於這兩大野戰軍誰的戰鬥力更強,只要看看麥克阿瑟的回憶錄,記載著幾場讓他刻骨銘心的敗仗,雲山之戰,松骨峰之戰,還有奇襲武陵橋,這些都是四野的傑作。


花近高樓1


首先,麥克阿瑟並未說過三野戰鬥力比四野強的話;其次,即便麥克阿瑟說過也僅代表他個人意見,並不表示三野戰鬥力真的就比四野強。

網傳所謂“麥克阿瑟認為三野的戰鬥力比四野強”的說法,源自《麥克阿瑟回憶錄》,他曾說過“林彪將軍使他的全部軍隊跨過鴨綠江,投入戰爭。……中國的兩個集團軍,與沃克作戰的第4集團軍,與阿爾曼作戰的第3集團軍,以壓倒優勢的兵力展開進攻。……第10軍團所對抗的敵軍(第3集團軍)甚至比第8集團軍所對抗的(第4集團軍)更為難於應付。”

這段話中傳達了兩個信息:

1,“第4集團軍”是指二次戰役中志願軍西線6個軍,包括第13兵團的38、39、40、42、50、66軍,多數是四野的老部隊;“第3集團軍”是指二次戰役中志願軍東線3個軍,包括第9兵團的20、26、27軍,多數是三野的老部隊。

2,麥克阿瑟誤以為志願軍是林彪指揮的,不知道是彭德懷。

麥克阿瑟回憶錄中最關鍵的一句話是“第10軍團所對抗的敵軍(第3集團軍)甚至比第8集團軍所對抗的(第4集團軍)更為難於應付”,被人解讀為“在麥克阿瑟看來,第三野戰軍的戰鬥力在第四野戰軍之上。”

麥克阿瑟對中國軍隊一點都不瞭解,他連志願軍的最高指揮官都搞錯了,他關於中國哪支軍隊戰鬥力的論斷能有什麼價值?

麥克阿瑟說過最有價值的一句話是他被彭德懷打敗,狼狽跑回國內時所說的:誰想跟中國軍隊打仗,一定有病!

作者無意比較三野和四野戰鬥力到底如何誰更強悍,也無意讓林彪和粟裕個人分個高下,但從客觀上的戰績而言,林彪的四野確實勝過粟裕的三野,這是不爭的事實。

1,解放戰爭

林彪指揮四野打了遼瀋戰役、平津戰役兩大決戰,從白山黑水的東北一直打到天涯海角的海南島,主要參與解放了黑龍江、吉林、遼寧、北京、天津、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廣西、廣東、海南等省市。

粟裕指揮三野打了淮海戰役,縱橫華東、東南,主要參與解放了山東、安徽、江蘇、浙江、上海、南京、福建等省市。

解放戰爭時,粟裕的三野和林彪和四野是殲敵最多的兩大主力部隊,且打的都是大仗、硬仗,對付的是國民黨的精銳主力,但就解放區域和殲敵人數而言,四野略勝一籌。

2,抗美援朝

抗美援朝五次戰役中,四野參加了全部五次戰役,是當之無愧的絕對主力。一次戰役,把敵軍從鴨綠江趕到清川江以南;二次戰役中,梁興初的38軍打出了“萬歲軍”的名頭;三次戰役中,突破臨津江,攻入漢城;四次戰役中取得橫城大捷。

抗美援朝五次戰役中,三野只參加了第2次東線和第5次戰役,長津湖一戰傷亡3萬餘人,凍死凍傷近2萬人,這裡既有後勤保障不利因素,也有決策指揮失誤的問題。

綜上,作者實在看不出抗美援朝期間,三野的戰鬥力比四野強在何處。麥克阿瑟這段話應該是三野粉絲扒出來作為三野戰鬥力強過四野的一個的“證據”。作者認為,何況無論三野、四野都是人民解放軍,何必硬要分出高下呢?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這個問題很明顯就是有人讀《麥克阿瑟回憶錄》時,沒有搞清楚麥克阿瑟所指了。

在麥克阿瑟的回憶錄中,他曾經對朝鮮戰爭中的第二次戰役做出了評價,說:

中國的兩個集團軍,與沃克作戰的第4集團軍,與阿爾曼作戰的第3集團軍,以壓倒優勢的兵力展開進攻。……第10軍團所對抗的敵軍(第3集團軍)甚至比第8集團軍所對抗的(第4集團軍)更為難於應付。

也就是說這裡他指的不是四野和三野,而是兩個集團軍,其實這種叫法,也是美國人加上去的,我們更喜歡用軍、師、旅這樣的稱呼。

其實想一想也知道,四野和三野那是解放戰爭時期的叫法,麥克阿瑟又沒有經歷過。

所以他怎麼可能對此做出評價呢?只能說提問者對這個回憶錄,沒有看清楚,或者說不了解中國的解放戰爭。

而且四野是戰鬥力最強的解放軍,也僅僅是解放戰爭時期,因為四野接受了大量的裝備。

這些裝備大多是日本關東軍留下來的,以及蘇軍順手鬆的,武器裝備型號統一。

最主要的是四野在東北進行過為期三個月的集訓,由蘇軍和一些日軍指導,完成了對武器裝備和陣地戰的掌握。

所以入關之後的四野,如同猛虎一般,一路都是打的國民黨軍隊潰不成軍。

事實上四野在完成解放戰爭之後,其戰鬥力就沒有這麼強了,因為後期裝備都差不多,而且由於長期作戰,四野老兵損耗嚴重。

打朝鮮戰爭靠的大部分都是原先的中野的部隊,這些部隊打完解放戰爭之後,一直留在了北方。

而且最重要的是中野中有不少國軍投誠的部隊,所以他們對美軍裝備和戰術還是有一定了解的。

所以讓這些部隊去打頭陣,是最好的選擇,可以最快的讓志願軍發現美軍的不足之處。

麥克阿瑟在朝鮮戰爭中的表現,實在是十分的羞人,以至於回去之後,一直對外稱“誰想同中國軍隊打仗,那就是有病。”


小司馬遷論史


麥克阿瑟有過類似的話,即他回憶錄中的那句“第10軍所對抗的敵軍甚至比第8集團軍所對抗的敵軍更難於應付。”

這句話對應的戰役應該是抗美援朝戰爭的第二次戰役。

當時志願軍對於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從東西兩線發起的攻勢行動展開了攻勢防禦,西線部隊6個軍約23萬人,是原第四野戰軍建制之下,東線部隊第9兵團3個軍約15萬人,是原第三野戰軍建制之下。與之相對的美軍,西線是第8集團軍和若干南朝鮮軍約13萬。東線是美軍第10軍,約9萬人。

四野各軍原本就常年在中國東北白山黑水間作戰,適應寒溫帶作戰條件,並且在第一次戰役中也積累了不少經驗,後勤方面也都得到相對充分的保障,因此打得比較順利。

三野第9兵團各軍則常年在暖溫帶作戰,根本沒有在寒溫帶作戰的任何經驗,不少來自江南水鄉的戰士甚至連雪都沒有見過。當接到軍委“緊急入朝”的命令後,部隊有多數人居然沒有棉衣就開進了零下50攝氏度的朝鮮北部蓋馬高原!

由於為了隱蔽戰役企圖,第9兵團一律撿山路隱蔽開進,因此重型武器全部留在了後方,伴隨部隊開進的最大重武器只有迫擊炮。同時還因為美軍掌握著制空權,為了不被敵機發現,行軍途中居然不能生火,這導致本來就缺乏禦寒裝備的部隊在極度嚴寒的條件下無異於雪上加霜。長途行軍加上數天的隱蔽待機,等到戰役發起時,許多志願軍戰士保持著戰鬥的姿勢在冰雪覆蓋下一動不動了......武器彈藥因為受凍嚴重影響使用,如迫擊炮炮筒就因為受凍收縮導致炮彈根本放不進去,炮彈也因為受凍大部分成為啞彈。衣履單薄被凍得神志不清的15萬志願軍戰士只有拿著步槍、刺刀、手榴彈、衝鋒槍去跟擁有吃穿不愁、武器裝備到牙齒的9萬美軍展開殊死搏殺。

即使是如此惡劣的條件,第9兵團經過十多天的浴血奮戰,居然把美軍打得狼狽逃竄並創下全殲美軍一個建制團的先例。但是第9兵團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僅戰鬥減員超過萬人,凍傷減員達5萬人,其中第20軍的58、60師到戰役結束時能戰鬥的人員只有100餘人,卻還在拼命追殺逃敵....

最後美10軍從元山港上船難逃,整個朝鮮戰場東部牢牢掌控在志願軍部隊手中,直到戰爭結束。

因此,麥克阿瑟由此得出了三野部隊戰鬥力比四野強的結論。

但是麥克阿瑟顯然是不瞭解中國軍隊。參加整個抗美援朝戰爭的中國軍隊都是在長達28年的國內武裝鬥爭中用血與火澆鑄成長起來的,打敗了數以百萬計的日本侵略軍、美式裝備武裝起來的國內反動派,戰爭勝敗的兩個決定因素戰鬥意志和戰略戰術在各軍中都十分豐富,無論是哪一支部隊都會打出自己的特色和戰績。四野各軍有常年在寒帶作戰的經驗,過去沒少和朝鮮人合作,熟悉風土人情,因此在前四次戰役中都打得十分出色。三野各軍第一次在寒帶作戰,缺乏經驗付出了非戰鬥減員的巨大代價當然在所難免,但也完成了戰役任務,功不可沒。後來開進朝鮮的一野、二野、華野各軍也都有取得決定戰爭勝負的重要戰役的勝利。


大將軍威武K


麥克阿瑟作為抗日戰爭中的功臣,美在日本的太上皇,一直被二戰勝利衝昏頭腦,總想在戰場上與人民解軍較量一番。不過,他始終覺得沒有機會。當1950年10月他率軍成功登陸仁川,幾乎不費功夫就將朝鮮人民軍打過三八線。打敗朝鮮又可以當韓國太上皇,做夢也沒想到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直到他的美韓軍被志願軍打得落花流水,他才為有與人民解放軍較量機會。他狂妄自負認為很快可以消滅志願軍。結果他連敗幾場導致美韓損失嚴重。作為職業軍人超越職權發表胡言亂語,杜魯門無奈撒換了他。

直到回國他也沒真弄清與人民解放軍哪一支部隊作戰,怎麼有可能發表三野比四野戰鬥力強的言論呢!


回眸一笑旺旺田


恐怕麥克阿瑟不知道志願軍各個軍原隸屬於哪個野戰軍吧?不過,客觀的說,在戰鬥力上三野確實比四野強。讓我們看看解放戰爭中三野和四野的戰績對比:

1950年7月30日,解放軍總部發布了《解放戰爭四年綜合戰績》公報(注:從四年指1946年6月至1950年6月)。該公報指出,解放戰爭期間,我軍共消滅國民黨軍兵力為:正規軍——2個戰區總部、1個剿總前進指揮部、3個軍政長官公署、8個綏靖公署、2個警備總部、1個長官司令部、3個綏靖區司令部、1個邊區司令部、35個兵團部、4個整編軍軍部(內3個兼整編師師部)、183個軍(整編師)部、572個整師(旅),包括師以下部隊共5542470人。非正規軍——103個整師(旅),包括師以下部隊共2528880人。以上兩項總計為8071350人,內生俘者4586750人、斃傷者1711110人、投誠者633510人、起義者846950人、接受改編者293030人。

解放軍五大野戰軍四年戰績分別如下:第一野戰軍(西北野戰軍)殲敵51萬3千餘人;第二野戰軍(晉冀魯豫野戰軍、中原野戰軍)殲敵2218134人;第三野戰軍(華東野戰軍)殲敵2457915人;第四野戰軍(東北民主聯軍、東北野戰軍)殲敵180餘萬人;華北野戰軍(晉察冀軍區野戰軍)殲敵1013163人。很顯然,論戰績,華東野戰軍(第三野戰軍)為第一名,而林彪指揮的東北野戰軍(第四野戰軍)則為第三名。

在解放戰爭中,解放軍全軍共進行了較為重要的戰役134次,每役殲滅國民黨軍3萬以上者38次,其中華東野戰軍(第三野戰軍)有12次;每役殲滅國民黨軍5萬以上者有23次,其中華東野戰軍(第三野戰軍)有8次。國民黨軍的五大主力,華東野戰軍(第三野戰軍)殲滅了兩個半:在孟良崮戰役中殲滅整編74師,在淮海戰役陳官莊之戰中殲滅第5軍,在淮海戰役雙堆集之戰中協同中原野戰軍(第二野戰軍)殲滅第18軍。其餘兩個(新1軍和新6軍)被林彪指揮的東北野戰軍(第四野戰軍)在遼瀋戰役中殲滅。

華東包括山東、江蘇、安徽、浙江、福建、江西和臺灣七省和南京(當時的直轄市)、上海兩市,是當時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戰略地位極其重要。它東瀕黃海、渤海,南臨長江,與國民黨政府的政治、經濟中心寧(南京)、滬(上海)、杭隔江相望,西抵溝通南北的陸上交通大動脈——津浦鐵路。內有黃河、淮河、京杭大運河等水上交通線。這一地區人口稠密、物產豐富、商業繁榮、交通便利、經濟發達。因此,蔣介石將華東野戰軍(第三野戰軍)和華中、山東解放區視為臥榻之側的心腹大患。為消滅華東野戰軍,剷除華中和山東解放區,蔣介石調集了精銳重兵集團。在全面進攻期間,蔣介石把精銳的主力部隊23個整編師(軍)放在了華東,屬徐州剿總指揮。而中原只有17個整編師(軍),歸鄭州剿總指揮;華北11個整編師(軍),歸北平行轅指揮;東北只有7個軍,歸東北保安司令部指揮。在全面進攻失利後,蔣介石改為重點進攻。為對付華東野戰軍,蔣介石押上了最大的賭注:調集了24個整編師(軍)45.5萬人,包括關內的國民黨軍三大主力全部用於山東戰場;改變了戰術,採取“密集靠攏、加強維繫、穩紮穩打、逐步推進”的方針;蔣介石本人親自統籌決策,陸軍總司令顧祝同進駐徐州統一指揮,愛將湯恩伯、張靈甫擔任主攻。

1948年,解放戰爭的主戰場轉入中原。蔣介石自然也深知“得中原者得天下”的古訓,集結了25個整編師、57個旅到中原戰場。

由此可見,華東野戰軍(第三野戰軍)在解放戰爭中始終是處於全國主戰場的戰略方面軍,所以面臨的敵人最多,擔負的任務也最重,取得的戰果也最大。對比林彪所統率的東北野戰軍(第四野戰軍),1946年7月,華野面對的國民黨軍是24個軍(缺一個師),東野面對的國民黨軍是5個軍(缺4個師);1947年4月,華野面對的國民黨軍是33個軍,東野面對的國民黨軍是7個軍(缺一個師);1948年10月,華野面對的國民黨軍是27個軍,加一個師和一個騎兵旅,而東野面對的國民黨軍是12個。正因如此,東野有句順口溜:國民黨,兵力少,南北滿,來回跑。

林彪、粟裕面對這樣的情況,他們的仗又打得怎麼樣呢?

1945年10月,林彪到東北出任東北人民自治軍總司令,指揮著由各大戰略區抽調精銳部隊組成而來的東北人民自治軍,結果卻是一敗塗地,一退千里——從山海關直接退到松花江以北。《第四野戰軍征戰紀實》中說,“當時有人抱怨,說林彪吃了幾年洋麵包,連仗都不會打了!”政委羅榮桓也回憶說“這仗打得真被動。我們一個勁的撤,敵人在屁股後一個勁的追,像拖了根尾巴。”直到1946年的11月,林彪指揮的東野才取得了新開嶺戰役的勝利,殲滅國民黨第25師6200餘人(相當於關內的一個旅)。而在此之前,粟裕已經打了七戰七捷的蘇中戰役,殲敵53000多人 ,相當於9個25師的兵力。新開嶺戰役後的一個月,粟裕又指揮華野進行了宿北戰役,殲敵2.1萬人。1947年1月,林彪指揮東野36萬人進行“一下江南”(指松花江以南)作戰,殲滅國民黨軍5000餘人。同一時期,粟裕指揮華野27.5萬人進行魯南戰役,全殲國民黨兩個整編師和一個快速縱隊共5.3萬餘人。1947年5月至7月,東野發起春夏季攻勢,歷時50天,共殲滅國民黨軍8萬餘人。而三個月前,即1947年2月20日至23日,粟裕指揮華野進行了萊蕪戰役,歷時69個小時,殲滅國民黨軍5.6萬人。同年的5月13日至16日,華野又打了孟良崮戰役,殲滅國民黨軍五大主力之首的整編74師3.26萬人。兩場戰役,一共6天,共殲敵8.8萬餘人。到了1948年,東野總兵力已經高達百萬,而東北國民黨軍才50萬,被分割在長春、瀋陽、錦州三個互不相聯的地區內。林彪指揮東野攻打10萬國民黨軍駐守的長春,打了半年居然沒有打下來。而在同一時期,粟裕指揮華野西兵團與陳賡兵團,取得了平漢路破襲戰的勝利,殲敵4.5萬人,接著又指揮沙土集戰役,殲敵9700人。1948年5月後,粟裕以華野代司令員兼代政委的身份指揮華野進行了豫東戰役(從6月20日開始,到7月10日,歷時20天),殲敵9.2萬人;指揮華野山東兵團進行兗州戰役,殲敵6萬人;9月16日至24日,發起濟南戰役,歷時8天攻克濟南,殲敵10萬。濟南戰役被史學家認為是解放軍和國民黨軍進行戰略大決戰的序幕。在濟南戰役進行的時候,林彪指揮東野發起遼瀋戰役,以百萬之眾對付國民黨軍55萬人,兵力佔絕對優勢,共殲敵47.2萬人。至此,粟裕一貫保持的一個戰役殲敵最多記錄被林彪打破。當然,林彪在遼瀋戰役中猶豫不決,和判斷失誤,致使國民黨5萬多人逃脫,受到了毛主席和軍委的嚴厲批評。遼瀋戰役結束後不久,華野和中野一起發起淮海戰役。此戰,解放軍60萬對陣國民黨軍80萬,歷時66天,共殲滅國民黨軍55.5萬人。而粟裕指揮的華野就殲敵44萬人。在淮海戰役激戰正酣之時,林彪率東野入關,和華北野戰軍一起發起了平津戰役,共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50萬人。

三大戰役結束後,國民黨主力部隊基本被殲滅。1949年4月20日,解放軍第二野戰軍(即原中原野戰軍)、第三野戰軍(原華東野戰軍)發起渡江戰役,摧毀了國民黨苦心經營的長江防線,解放了寧滬杭等地區。跟著第三野戰軍進軍福建,擔負起解放東南諸省及沿海島嶼和臺灣的重任。二野進軍大西南,負責解放雲貴川康藏諸省;一野進軍大西北,負責解放陝甘寧青新諸省;四野進軍中南,負責消滅桂系集團,解放兩湖兩廣及海南島。華北野戰軍18、19兵團劃歸一野指揮,其餘的負責保衛首都。在大進軍中,三野十兵團在解放廈金之戰中,由於過於輕敵,致使金門之戰失利,損失了9000多人。而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兩天後美國總統杜魯門命令第七艦隊和第13航空隊進駐臺灣,以武力阻止解放軍解放臺灣,致使粟裕負責指揮的臺灣戰役被無限期推遲。後來又因國內國際形勢的變化,臺灣戰役到現在都沒有進行,成為粟裕和第三野戰軍永遠的遺憾。


血染戰旗紅


其他不知道,只知道四野入朝時候,正逢嚴冬,朝鮮氣溫比東北還冷,據說零下40多度。而四野是從福建沿岸,從解放臺灣的戰備準備直接被緊急秘密調遣北上入朝在鴨綠江邊火車沒停,東北的民政軍備,後勤部門組織民兵將準備好的棉衣棉被往火車上扔。最後四野凍死凍上的比作戰傷亡的還多一倍。之後緊急調回國內休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