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預警」猜猜我是誰?烏海一女子被騙17萬

「詐騙預警」猜猜我是誰?烏海一女子被騙17萬

提示:點擊上方"烏海車管"↑關注我

「詐騙預警」猜猜我是誰?烏海一女子被騙17萬

轉自:烏海警方發佈



1月14日下午,正在家裡吃飯的李女士接到一個本地陌生號碼來電,電話中的陌生人叫出李女士的全名並讓她第二天到辦公室來一趟。

李女士聽到聲音比較陌生就詢問對方身份,對方態度強硬的說“連我的聲音也聽不出來麼?”李女士想了半天嘗試性的叫了一聲“張總?”這時電話中的陌生人連聲應和並再次強調讓李女士第二天來他辦公室一趟。

掛斷電話後李女士趕立即將“張總”的電話存了起來。

第二天一早,剛到單位的李女士又接到了“張總”的電話,“你不用來我辦公室了,我在市裡開會”,“張總”隨即掛了電話。

沒過多久“張總”換了個電話又打過來說:“我今天來市裡籤一個重要的合同,這對咱們公司非常重要,人家想要好處,我走的著急沒帶錢,你先給我轉上4萬元吧,我回了單位就給你”。李女士本來就是老實人,領導有事相求抹不開面子,就通過手機銀行向“張總”提供的卡號轉了4萬元。

沒過多久“張總”又來電話說:“這個領導同意了,另外一個領導不同意,如果這個領導同意了咱們的合同就沒問題了,你再給我轉上6萬吧,回單位我就給你”。

就這樣“張總”先後3次讓李女士給他轉了17萬元,而張總仍然不斷打電話來讓繼續匯款,此時李女士的卡中已經沒錢,“張總”又提出讓李女士先向別人借點。李女士只好向兒子借錢,兒子感覺到異常後提醒她,李女士馬上給真正的張總打電話才發現被騙,立即打電話報警。


「詐騙預警」猜猜我是誰?烏海一女子被騙17萬

根據受害人的報案,警方深入瞭解到,最近我市很多居民接到類似的電話,對方讓受害人“猜猜我是誰”,通過受害人的回答,順勢冒充相關部門幹部或上級領導,騙取其信任後,讓其第二天早上到自己辦公室。

等到第二天早上再次聯繫受害人,聲稱自己在開會不方便,但是需要給領導送禮或轉賬,讓受害人往其提供的領導賬號轉賬。為了使受害人放心的轉賬過去,騙子還讓受害人提供自己的卡號,表示可以先轉賬給受害人,轉賬成功後再讓受害人幫其往領導的賬號轉賬。


案件特點分析

1. 犯罪分子通過“猜猜我是誰”的方式,讓受害人自己說出犯罪分子身份,使受害人在心理上對犯罪分子產生身份認同,取得信任。犯罪分子將自己偽裝成受害人領導後,基於受害人對自己的信任,利用受害人不好意思駁領導面子的想法,接二連三的對受害人實施詐騙。

2. 電信詐騙的最終目的都是騙錢,銀行系統針對這一特點對ATM機轉賬設置延遲到賬,櫃檯轉賬有人工提醒。犯罪分子隨即改變策略,利用電子銀行、手機銀行app無延遲到賬時間,轉賬額度較高的的特點,讓受害者通過手機銀行進行轉賬。

「詐騙預警」猜猜我是誰?烏海一女子被騙17萬

警方在此提醒廣大市民

1. 請市民朋友結合自身對移動設備操作水平、年齡等因素,確定是否有必要開通電子銀行,是否使用手機銀行APP等支付方式,以免被犯罪分子利用。

2. 隨著科技的發展,犯罪分子的手段也在不斷升級,犯罪分子不會開口直接向你要錢,都會利用冒充領導、冒充公檢法、冒充客服退款等近百種騙局進行偽裝,以各種名義讓你將錢轉至他提供的賬戶,市民朋友對向你提出轉錢要求的要立即提高警惕,同時加強對各種騙局的瞭解,防範於未然。

接到此類電話時一定要保持頭腦清醒

及時核實對方身份信息

當提到匯錢、轉賬等情況時

一定不要輕易相信

不要輕易洩露個人信息

以免給不法分子可乘之機

轉發提醒身邊人

更多提醒

  • 緊急預警:網絡貸款詐騙案件高發,年底你要小心了!

  • 警惕!有人冒充“拼多多”客服進行詐騙


內容來源:烏海市公安局聯合作戰指揮部

總審核人:孔慶曉

製作團隊:烏海市公安局政治部組宣科


長按敬請關注





「诈骗预警」猜猜我是谁?乌海一女子被骗17万

烏海車管

違章查詢丨駕照記分丨互動交流

我們的動力就是您的支持就是點贊和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