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剛回暖即被大股東減持套現 上市公司可轉債成了“燙手山芋”

◆經濟導報記者 時超

剛剛有所回暖的可轉債市場,卻再度成為部分上市公司大股東減持套現的平臺。

12日,玲瓏輪胎(601966)發佈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玲瓏集團已通過上交所交易系統減持其所持玲瓏轉債(113019)200萬張,佔發行總量的10%。以玲瓏轉債多在100元/張之上的市場價格估計,玲瓏集團此次減持套現金額應超過2億元。

對此,有受訪券商人士表示,近來不少A股公司的可轉債隨正股價格一起上升,給可轉債的持有者帶來拋售獲利空間。不過,前期優先配售大量可轉債的控股股東,若在二級市場出現拋售跡象,或從側面體現出其對公司未來股價及可轉債表現的擔憂,應引起投資者注意。

緊跟正股表現

玲瓏輪胎12日的公告顯示,公司於2018年3月1日公開發行了2000萬張可轉換公司債券,每張面值100元,發行總額20億元。其中玲瓏集團共計配售600萬張,即6億元,佔發行總量的30%。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玲瓏轉債於2018年3月22日正式上市交易,當天價格最高觸及105.9元/張,最低到102.72元/張,而這也是玲瓏集團開始減持的日子。而到本月11日,其累計減持數量已達200萬張,佔發行總量的10%。

由於去年A股市場表現低迷,玲瓏輪胎股價一路走低,甚至創出過12.70元的歷史新低,這使得玲瓏轉債在去年的表現也不盡如人意,特別是在下半年,其價格多次跌破100元/張的面值,最低觸及98.04元/張。

不過,今年開始,玲瓏轉債在二級市場的表現大為改觀。1月份該債券漲幅達到4.76%,並在本月延續上漲態勢,截至12日,月內漲幅為1.35%,價格逼近106元/張的高位。

也算情有可原

“發行方(上市公司)正股價格上漲帶來的驅動,是可轉債回暖的主要原因。”中誠顧問金融分析師魏慶明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由於有著“轉股”特點,在發行方股價回升的基礎上,買可轉債尋求轉股套利機會的資金會明顯增多,從而推動可轉債價格回升。

這從股債兩市近來的聯動表現就可窺一斑。中證轉債指數自今年1月3日開始持續走高,截至2月12日收盤,累計上漲7.52%。同期,上證綜指漲幅達到7.14%,與中證轉債指數表現基本相當。而玲瓏輪胎的股價今年也走出兩月連紅的行情,1月、2月漲幅分別達到6.08%、4.56%。

當然,隨著市場回暖而來的,還有獲利盤的大筆拋售。有不願具名的債券基金人士對此表示,可轉債的票面利率很低,一般來說,第一年為0.3%,第二年為0.5%,第三年為1.0%,第四年為1.5%,第五年為2.0%。這種情況下,瞅準時機將其拋售帶來的收益顯然更為可觀。

而單就玲瓏輪胎來說,玲瓏集團持有公司50.35%的股份,即便減持掉手中全部的可轉債,也不用太擔心可轉債轉股後持股比例被過度稀釋的情況,所以減持套現也算情有可原。

“釜底抽薪”的感覺

不過,在市場投資者等人士看來,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大手筆拋售公司可轉債,或多或少都會給公司股價及可轉債價格帶來負面影響。

“玲瓏轉債的轉股價格為18.84元/股,目前公司股價是15.09元。如果股價進一步回升,玲瓏轉債的轉股價值將凸顯,估值自然有進一步上升的空間。但這時候大股東突然發出減持可轉債的消息,給我的直接印象就是,它並不看好公司股價繼續向上的預期。”長期關注資本市場的股民崔榮哲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

值得關注的是,玲瓏輪胎股價在去年10月份一度跌破發行價,至今仍在歷史低位徘徊。而且,公司今年發佈了股份回購方案,並已耗資3256.99萬元回購了200餘萬股。這種情況下大股東卻減持可轉債,不得不讓市場投資者產生一種“釜底抽薪”的感覺。

“也有可能是控股股東需要資金補充。”華東某券商固收分析人士對此表示,減持可轉債或是大股東的資金應急之舉,但大量減持的消息也會給相關可轉債在二級市場的表現帶來壓力。

謹慎考量和參與

實際上,考慮到來自發行方大股東的拋壓,可轉債目前的投資價值也讓不少市場投資者猶豫。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隨著可轉債市場的回暖,不少上市公司發佈了發行可轉債的計劃。如東誠藥業(002675)13日就發佈公告稱,擬發行可轉債募資不超8億元,用於股份回購、核藥中心新建和擴建及償還併購貸款等。

但市場對可轉債的信心有所不足,甚至使得一些上市公司的發行計劃被擱置。如萊克電氣(603355)13日公告,公司在取得公開發行可轉債批覆後,積極會同中介機構推進各項工作,但由於資本市場環境發生諸多變化,發行條件不夠成熟,公司未能在證監會核准發行之日起6個月內完成發行,因此批覆到期自動失效。

對此,受訪分析人士表示,可轉債市場目前處於機會與風險並存的狀態,尋找投資標的時還應考慮到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等業績支撐能力。特別是對大股東大量減持的這類可轉債,更應謹慎考量和參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