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窯火,生生不息——柴窯重生

千年窯火,生生不息——柴窯重生

景德鎮,古稱“新平”,因陶瓷而聞名於世。據文獻記載,景德鎮製造陶瓷始於漢代,至今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 典雅素靜的青花,色彩豔麗的粉彩,明淨剔透的玲瓏,五彩繽紛的顏色釉,萬紫千紅的古彩,精美輕巧的薄胎,千姿百態的瓷雕,這些無不在陶藝人的手中,大放光彩。千百年來,一代又一代的人堅守在這裡,造就火與土的傳奇。

千年窯火,生生不息——柴窯重生

“攣窯”是景德鎮瓷業的俗語,指砌窯和補窯,這是一門傳統窯爐營造的技藝。數百年來,這門技藝,歷來傳子不傳女。隨著時代的變遷,窯爐結構和燃料的改變,傳統柴窯數量急劇減少,掌握“攣窯”技藝的傳人多已相繼故去。如今,“攣窯”技藝成為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千年窯火,生生不息——柴窯重生

柴窯的修建要採用特製的攣窯泥和窯磚才能進行,攣窯泥必須取自於田泥,即水田表層下面的泥土。制窯磚的原料為粘性好、耐火度高的山土,主要有黃土、紅土、砂土3種。黃土粘性好、耐火度高,紅土能耐火,砂土主要起骨架作用。

經過踩煉、成型、晾曬、燒煉等工序製成,窯磚又稱“響磚”,一般規格為24x9x3.5釐米,還有特殊的條子磚和煙囪磚,燒窯時,煙囪靠壁下常堆砌有如花格子的土磚,經過窯鏟高溫燒製後,土磚成了窯磚,以備修窯時用,也節約了成本。

千年窯火,生生不息——柴窯重生

攣窯的步驟先是擺窯牆腳,接著是砌內膽窯牆,再修腳棚,達到規定高度後開始卷窯棚,卷窯棚用的條子磚兩端大小不一,邊卷窯棚要邊砸棚磚,堆砌的青磚起加固鎖緊的作用,施工時,人便可以踩在窯棚上,重壓對窯棚也起到了緊固的作用。

千年窯火,生生不息——柴窯重生

窯棚做好後,要在窯室內壁抹上一層匣缽土,起密封保護的作用,烘爐后土質燒結,窯爐也就耐用。窯爐上端留有排氣孔和看火孔,供把樁師傅觀看燃燒室的火焰。

千年窯火,生生不息——柴窯重生

千年窯火,生生不息——柴窯重生

煙囪則是由由把樁師傅帶著窯工完成。既不使用模板,又不使用吊線,利用單磚,把樁師傅憑著經驗一圈一圈住上堆砌,煙囪靠窯頭這端筆直向上,另一端按要求逐步收縮向上。煙囪下方留有3個看火孔,分別位於靠壁、焰尾和掛窯口,可以看到窯內相對應的3個重要部位。未搭架子前,每砌完一段,在可以觸及的煙囪內外壁表層糊上一層黃土泥漿,升出屋頂的部位則需用黃土泥漿攙和石灰塗抹。煙囪維修架子拆除時,師傅們逐步向下用黃泥糊在煙囪外壁表層上。修葺好的煙囪好似春筍。

千年窯火,生生不息——柴窯重生

柴窯的重建,是“攣窯”技術的一次復活,讓我們從中觀摩到獨到的技藝和幾近失傳的“絕活”。在現代科技發達、文明昌盛的今天,這種傳統的技藝仍然進發出耀眼的魅力。

千年窯火,生生不息——柴窯重生

千年窯火,生生不息——柴窯重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