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閣?來試試校企牽手,通關最後一公里

原標題:《校企合作模式推動科研成果轉化,打破壁壘促進人才自由流動》

注:原文載於《千人》雜誌2018年第69期,轉載請註明來源,未註明來源轉載將視為侵權。



四月的某一天,陽光明媚,空氣清新。哈爾濱理工大學教授許景波剛下火車,走在前往會議活動的路上。這是一場由諸城市市政府和千人智庫共同舉辦的高層次人才項目對接會,許景波帶著自己的項目,內心有些忐忑。他並不瞭解諸城這座城市,甚至隱隱擔憂,自己能否通過這次會議在諸城找到滿意的合作方?許景波不希望自己與團隊辛苦付出得來的成果,因為得不到企業賞識,無法轉化為應用,從而被束之高閣。

不想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閣?來試試校企牽手,通關最後一公里

許景波


在去往會場的路途中,許景波發現道路兩邊有許多排列整齊的展牌,仔細看時,發現展牌上的信息是在介紹諸城市各家企業的發展概況。許景波感慨道,“這是我在其他城市沒有看到的,由此可見,諸城市政府對當地企業的發展非常重視。”

來到會議現場之後,會場的工作人員熱情地向許景波教授介紹起了諸城市的地方政策。據瞭解,諸城市政府為了吸引高層次人才來諸城創業、尋求合作,出臺了一系列的人才引進政策。

如省級以上高層次人才來諸城市創業的,或者利用先進技術、裝備和資金等條件在諸城市尋求合作的專家可享受如下優惠政策:以政府產業扶持基金的方式,提供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的資金支持;以政府參股或免費租賃政府資產的形式,根據需要提供不超過50畝項目用地、不超過3000平方米技術研發用房和不超過10000平方米生產用房;由政府性擔保平臺優先提供最高不超過3000萬元的擔保融資服務......許景波教授認為,這些利好條件可以給科研人員提供有力支持,幫助科研成果快速轉化。

許景波教授目前任職於哈爾濱理工大學,主要從事機械工程測試,視覺測量技術,網絡化測控儀器等方向的研究。

他此次帶來的項目是抽油井遠程測控系統,主要完成抽油井工況的智能分析,油井產油量的實時計算與預測,抽油井電機的電氣參數測量及故障診斷。油井之間通過Zigbee自組網技術,形成局域網絡,再由4G網關連接至遠程服務器。對抽油井示功圖的採集是油田開採的一項剛性需求,是油田精細化管理的必經之路。通過對多通道傳感器信息的採集,建立了抽油井作業示功圖,並進行產油量的精確計算和工況的智能分析。通過移動互聯網連接至遠程服務器平臺,進行大數據分析與管理,較同類產品具有智能化數據處理和網絡化數據共享的優勢,滿足了數字化油田生產建設的需要。

據許景波教授介紹,項目從研發到實施的過程非常艱辛。“這個項目主要是針對數字化油田建設需要發展起來的,因為抽油井廣泛分佈在野外,在試驗階段正值北方冬天,野外的溫度達到零下三十多度,並且風力也很大,常在5、6級以上。條件非常艱苦,研發人員即使穿兩件棉衣,依舊無法取暖,凍得瑟瑟發抖。在惡劣的環境下,整個團隊齊心協力,克服種種困難,最後成功完成了此次項目的研發。從理論方法、系統設計、實驗分析等幾方面都取得了創新之處,並且在項目的實施與應用過程中也驗證了產品的可靠性。”

許景波的項目在此次對接會上一經推出便引起了廣泛關注,其中便有諸城市本地企業山東建華閥門有限公司。

不想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閣?來試試校企牽手,通關最後一公里

王海龍


建華閥門的副總經理王海龍表示此次來參加項目對接會,是希望尋找一位合作伙伴,擴充公司的人才團隊。據他介紹,建華閥門成立於1999年,是一家集研發、製造、銷售於一體的高新技術型、科技型閥門、管件專業製造公司。近年來建華閥門的銷售規模越來越大,產品遠銷東南亞、中東、非洲、歐洲、及美洲國家。公司立足創新,對產品進行智能化加工升級,已將智慧城市中的智慧水務、智慧管網列為下一步突破的重點。

建華閥門最近在和配套的相關廠家合作,著手進行智能閥門、智能水錶的製造。“但目前公司的自主研發團隊仍舊侷限於傳統制造上的研發,在智能化方面投入不足,不夠專業,所以我們想要尋求合作方,幫助公司完成轉型升級。轉型升級最重要的還是人才,公司非常熱衷和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合作,目前我們與北京科技大學王教授、北京理工大學王教授、山東大學王教授都開展了相關合作,與北京某消失模鑄造技術有限公司也達成了友好的合作關係。這些合作伙伴,分別從不同的方向為公司提供諮詢和幫助。”

許景波教授聽及王海龍的一番介紹,也產生了興趣,雙方進行了深入洽談。據王海龍介紹,石油也是靠管道傳輸的,與閥門有類似的地方。石油從深井裡提取,水也是從水庫和水源地往外提取,提取出來之後也需要解決傳輸、控制、壓力檢測等系列問題。

王海龍認為許教授的項目與建華閥門的需求非常契合,能夠幫助企業解決智慧水務產品在設計和應用中存在的某些問題。許教授對此也非常認同,他介紹道:“我的研發團隊一直從事基於物聯網的測控儀器和雲平臺方向的研發,多項成果已應用於實際,我認為團隊在閥門測試和油田注水井等方面取得的研發成果可以應用在智慧水務方向。”緊接著,雙方就閥門遠程智控、壓力檢測、流量大小等系列細節問題進行了細緻的交流。

會後,王海龍熱情邀請許景波教授前往建華閥門進行參觀和深度考察,許景波教授在企業管理人員的陪同下參觀了企業的產品展廳,研發機構和試驗車間。此次會議之後,雙方保持緊密聯絡。

在瞭解到重慶某水廠有一個智能水務系統的需求時,王海龍再次向許景波教授發出了邀請,雙方共同前往重慶進行調研,深入瞭解企業需求,目前許景波教授與建華閥門正在商討與重慶某水廠進行項目合作的事宜。

而經過數月以來線上線下的深度交流後,王海龍代表建華閥門正式向許景波教授提出了合作意願,許景波對此也非常認同,雙方順利地走到了一起。

不想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閣?來試試校企牽手,通關最後一公里


許景波教授對此次項目的對接過程非常滿意,他在會後和智庫工作人員的交談中提到,“在合作過程中,建華閥門的管理人員接待非常熱情,服務周到,且辦事效率高,從這些企業文化中可以反映出企業的態度和實力。”目前許景波教授正在進行模型的建造,建模成功後他將再次前往建華閥門的工廠,與企業商討下一步的合作開展事宜。

許景波認為目前在我國高校、科研院所中存在一種成果浪費的現象,許多科研項目完成之後,往往被束之高閣,無法得到轉化應用。對此現象他非常惋惜,並認為造成這一現象的重要原因是對接機構的缺乏。

“我認為千人智庫在這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之間搭建了橋樑,促進研發者和企業直接對接,幫助科研成果進行轉化利用。我建議廣大高校科研人員能夠走出去,面向企業技術所需,完成科研的最後一公里,使成果能夠發揮作用。”

王海龍也認為校企合作這一模式非常有意義,能夠很好地解決解決企業尤其是傳統企業發展中存在的轉型升級的難題。“我們公司非常樂於和高校進行校企合作,我們的合作方式包括開設教學實踐基地、科研成果對接、校企互動等。我認為校企合作一方面可以幫助企業解決技術難題,另一方面也可以幫助高校的科研成果進行轉化應用。同時也有助於人才的培養,校企合作的模式能夠有效彌補學生在實踐經驗上的缺失。”

最後,王海龍認為中小企業想要轉型升級,不能只走自主創新這一條路。“雖然大家都主張自主創新,我也認同自主創新是企業必須要走的一條路,但關鍵在於企業得先生存下來,才能去謀求轉型升級。中小企業的生存問題,不如我們所想的那麼樂觀。

不想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閣?來試試校企牽手,通關最後一公里


以我們公司為例,建華閥門是一家制造公司,傳統制造業的選址大多在較偏遠的地方,不會在城市中心,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人才難尋的問題,一是當地的人才資源遠不如市中心,二是專業人才不願意到偏遠地區工作。我們曾經也試圖將研發中心放在市中心,但製造業畢竟不能脫離實際生產,所以最終也會回到偏遠地區。

資金問題是第二個難題,在企業的運轉中,聘請人才、組織研發、引進設備等方面都需要資金的支持,但中小企業的貸款、融資難度依舊很大。人才和資金難題,這是擺在中小企業轉型面前最真實的困境,企業想要靠自身的積累去做創新很難。

所以我覺得最好的方式就是內外結合,提出內部需求加上外部人才支持、項目支持。因此我建議除了企業自身要有目的、有計劃的去做創新以外,還需要企業‘走出去、請進來’,不能簡單地在家裡閉門造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