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收藏——和田青白玉链壶

此玉链壶以玉琢成链条,从工艺上讲要比用模具铸出的金链条难得多,也复杂得多,自然天趣尽现于斯,古朴淡然,不媚不俗,恰暗合于文人闲雅温厚之品性。神龙壶流,辅以凤尾壶鋬,妙思巧运,风姿独具,真古来稀见之奇壶也。

盛世收藏——和田青白玉链壶


其活环套链尤费工时,环环相扣,予人玲珑剔透之感。隆盖,小口略侈,短颈,鼓腹,圈足外撇,并有一周边沿。肩两侧设兽首环耳,盖面两侧系环套铸,提梁两侧连环穿过盖面的双系,与肩两侧的环耳相连,此壶造型规整,构图典雅,无论在纹饰或器身空间处理上,皆具典型清代乾隆时期风格。

盛世收藏——和田青白玉链壶


在收藏市场上,和田玉升值态势始终强劲,特别是进入2015年后,和田玉吸引了许多新的投资者,和田玉的精品所彰显的灵韵,足以让每日生活在现实烦恼中的人们,告别低俗与肤浅,瞬间沉浸于高贵与雅致的艺术视野,进而成就一个全新的自我。

盛世收藏——和田青白玉链壶


乾隆时代的玉琢水平达到高峰,远远超过了元代和明代。这一时代的能工巧匠继承和运用了历代琢玉工艺的优秀遗产,借鉴绘画、雕刻、工艺的成就和外来影响,创造与发展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的玉器艺术。由于玉器的质地,在中国民族历史上一向受到重视,所以出现了玉有五德、九德,甚至十一德之说,这些说法虽然出自儒家,但实际上是人们从观察玉质的直观感觉出发,引伸附会,与社会道德观联系起来,成为玉器发展的精神支柱和传统力量。到乾隆时代,这一倾向有了更大发展,用大块头的玉料碾成各种雕琢简练而又能显示玉质美的器物,这种形体丰硕的陈设性玉器,未见于前代,这不能不说是君临中华的满族统治者以及当代玉匠把传统的玉材观,充分地加以发扬光大的硕果。总之,乾隆时代玉工出色地完成了集历史遗产之大成而创新的重任,碾琢了丰富多彩的杰出作品,为中国古玉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清代玉器生产在清初至乾隆二十四年这百余年内,由于受到玉材来源困难的限制,发展极其缓慢,这一时期玉器的做工与明末相似。乾隆时代玉器在此基础上成长发展,从乾隆二十五年进入全盛时期,经历了半个世纪,又转向低潮,以至衰落,随着清王朝的覆灭,中国古代玉器的历史也宣告结束。清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它对多民族的统一国家的形成与巩固作出了很大贡献。在这一历史背景之下,玉器得到了空前发展,形成了中国古代玉器史上的最高峰,在玉质之美、做工之器形之众、产量之多、使用之广等方面,都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的玉器所不能媲美的。

盛世收藏——和田青白玉链壶


清代玉工善于借鉴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的成就,集阴线、阳线、镂空、俏色等多种传统做工及历代的艺术风格之大成。并吸收了外来艺术影响,加以糅合变通,创造并发展了工艺性、装饰性很强的治玉工艺,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和较高的艺术造诣。和田玉,"中国四大名玉"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