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下半場,讓我們訓練自己,喜新而不厭舊

隨著年齡的增大,有時話到嘴邊,卻忘了自己想說什麼,走到另一個房間,卻忘了自己要幹什麼…這些生活日常提醒我們這是記憶力衰退了,不過還好,似乎都是小事。我們可能還要承受著一些親朋好友突然的永別,一些疾病和意外突然降臨,又或者,這個快速發展的世界讓我們越來越跟不上趟兒……我們感到無助而孤單。我們該怎麼辦?我們如何調整自己?我們又該如何訓練自己,繼續保持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讓自己的人生下半場依然活得精彩有趣呢?

人生下半場,讓我們訓練自己,喜新而不厭舊

作者 範威

北京大學分子生物學學士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研究助理

日本九州大學分子生物學碩士

瑞士蘇黎世大學腦科學研究所神經科學,生理學博士

德國馬格德堡萊布尼茲神經生物學研究所神經生物學,生理學博士後

德國美因茨大學醫學院神經生物學,生理學博士後


如果有人問我是研究什麼的,我通常會回答神經生物學。具體研究什麼,我會說神經可塑性。這時往往可以看到一張問號臉。然後我會補充,主要是研究記憶和學習的機制。

人生下半場,讓我們訓練自己,喜新而不厭舊

神經可塑性(neuroplasticity),即神經系統改變的能力。通俗地講,神經可塑性是指大腦在整個人的生命中發生變化的能力。神經可塑性存在於不同尺度上。在小尺度上,神經細胞之間的連接可以增強或減弱,這是我們學習和記憶的生物學基礎。我們記住某種刺激,就是某些細胞之間的連接加強了,活躍的時候一起活躍。研究小鼠負責空間記憶的細胞會發現,把小鼠放在一個平面上,它熟悉並記住後,再走到某個特定的位置,小鼠大腦裡就會有特定的一些細胞變活躍。不同的位置,不同的細胞組合一起活躍。更大的尺度上,比如人受傷之後的恢復和調整。有的人後天失明後,他的聽覺觸覺會變得更加敏感,大腦皮層中原來負責視覺的區域被重新分配了(cortical remapping)。

不難想象,神經可塑性在腦發育中非常重要。發育中的腦可塑性高,成年後腦的可塑性降低了。成年後雖然學習能力下降,但大腦成熟穩定的工作也很重要。像個小孩子一樣人來瘋、一驚一乍、想一出是一出,是不行的。這是成熟的代價。

40歲之後人腦的神經可塑性進一步降低 ,所以大家會覺得記性越來越差。新東西不願學習了,新朋友也不願意交了。有沒有辦法改善一下?研究表明環境豐富化(environmental enrichment)可以提高神經可塑性。這裡說的環境,泛指一切來自外界的刺激,包括思想和情緒。比如對實驗室裡的小鼠來說,是在籠子裡給它們加個玩具。對我們人來說,就是自己要想辦法讓自己的生活過得豐富多彩一些,鼓勵自己去嘗試一些以前不熟悉的事物,喜新而不厭舊。

人生下半場,讓我們訓練自己,喜新而不厭舊


喜新而不厭舊。要做到也不容易,三個想法供大家參考。

開放心態,勇於嘗試


Twitter上曾有一個熱門轉發,問一位90歲的日本長壽奶奶,有沒有什麼後悔的事情?回答是後悔60歲的時候沒有下決心學習拉小提琴,否則現在已經拉了30年了。

人生下半場,讓我們訓練自己,喜新而不厭舊

△ 日本奶奶後悔沒有在60歲時候學習拉小提琴


人生下半場,讓我們訓練自己,喜新而不厭舊


人生下半場,讓我們訓練自己,喜新而不厭舊


人生下半場,讓我們訓練自己,喜新而不厭舊

△ 這位奶奶卻選擇87歲打破一項吉尼斯世界紀錄


10年、20年前有多少家長對孩子用電腦上網有意見,怕小孩染上網癮;現在的智能手機和各種社交軟件,讓大家全都變成了轉發狂魔。如果沒有一個開放的心態,堅持已有的刻板印象,會讓人失去很多瞭解快速發展的科技、快速變化的社會的機會。

善於借力,變無聊為有趣


如果家裡有小娃娃需要帶,那就開心地和孩子們一起玩、一起學。現在小孩兒的玩具、桌遊和書本都非常豐富。跟著一個小男娃娃混,你可能便有機會了解各種工程車輛、各種恐龍的中英文名字。

人生下半場,讓我們訓練自己,喜新而不厭舊

跟著一個小女娃娃玩,你可能便有機會了解一系列美麗動人的芭比娃娃故事。


人生下半場,讓我們訓練自己,喜新而不厭舊

城市裡各種博物館的活動也越來越多,那就去看看;免費或者很便宜的電子書越來越多,那就下載了讀讀或者聽聽。

喜新也可以表現在不同維度上


並不一定非要追求新鮮刺激,日常生活裡“喜新”可以從不同尺度實踐。喜歡整天刷微信的,不妨放下手機看看書;不想看書,那就關注一些不同領域的公眾號,儘量避免關注的內容同質化;喜歡看紙質書的,不妨也嘗試一下電子閱讀器;喜歡整天守在電視機前的,那就出去轉轉;不想出門的,那就看看不同類型的電視節目;不想聯繫老朋友,那就多交交一些新朋友;拒絕交新朋友,那就多和老朋友們走動。

人生下半場,讓我們訓練自己,喜新而不厭舊

當然,快樂是前提,如果為了“喜新”逼迫自己就沒有必要了。

參考文獻:

1. Lu T, Pan Y, Kao S-Y, Li C, Kohane I, Chan J, Yankner BA (2004) Gene regulation and DNA damage in the ageing human brain. Nature 429:883.

聲明:安養幫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旅遊養老、找養老院、查看科學養老常識請關注安養幫(anyang100.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