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人類身處銀河系,那麼銀河系的全景圖,是怎樣得到的?

既然人類身處銀河系,那麼銀河系的全景圖,是怎樣得到的?

我們經常能夠在互聯網上看到許多的關於銀河系的全景圖。在這些圖片中,銀河系是一個巨大的棒旋星系,核心是一個閃耀的“銀河”,周圍是一圈扁平的銀盤,再周圍則是一圈模糊的銀韻,整個銀河去看上去無比的壯觀,令人歎為觀止。

既然人類身處銀河系,那麼銀河系的全景圖,是怎樣得到的?

但是眾所周知,地球是太陽系的一顆普通行星,太陽又是銀河系中的一顆普通恆星。在銀河系當中太陽這樣的恆星,數量是在千億級別的。那麼人類既然“身在此山中”,又是如何能夠識得銀河系的“廬山真面目”的呢?

既然人類身處銀河系,那麼銀河系的全景圖,是怎樣得到的?

想要像許多銀河系的全景圖那樣,在銀河系外的視角拍攝自然是不可能做到的,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強大的圖像處理軟件(沒錯就是PS),來對圖片進行加工處理的。我們之前提到過,NASA大概是世界上最會P圖的一個組織,當然目前最接近銀河系真容的銀河系全景圖,也是NASA發佈的。

既然人類身處銀河系,那麼銀河系的全景圖,是怎樣得到的?

那麼NASA又是如何製作出銀河系的全景圖的呢?大概分為這麼幾個步驟。我們都知道數學中有一個空間直角座標系,這個由笛卡爾大神提出的數學工具,也是人類把幾何問題代數化的不二神器。科學家們首先以地球為原點,在空間中建立一個座標系,之後再根據對銀河系中無數恆星的觀測,大概確定它們在空間中的位置,然後給出一個相應的座標。

既然人類身處銀河系,那麼銀河系的全景圖,是怎樣得到的?

這項工程量是非常浩大的,科學家大概花費了10年左右的時間,才藉助計算機確定了銀河系中接近10億顆恆星的位置。當然這些恆星還是不斷運動的,人類通過計算機建立的銀河系模型,也是在不停地旋轉的。之後科學家們只需要在計算機模擬的程序中,調整視角的觀測角度,然後再對圖像進行後期的處理,就能夠得到銀河系的全景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