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起“券商股”先行,板塊42中精選其3股!

牛市來兮券商強,大賺一筆兮買車房,拿一券商兮不彷惶!

牛市起“券商股”先行,板塊42中精選其3股!


2005年11月至2007年11月,滬指從1100點附近漲到最高6124點,漲幅達456.73%,此間券商板塊漲幅為1871.43%,為滬指的4.1倍;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滬指從2000點附近漲到了5178點,漲幅達158.9%,此間券商板塊漲幅為282.14%,為滬指的1.78倍

可見,券商板塊是牛市的領漲板塊之一,其漲幅總能領先大盤許多。這源於證券公司在牛市的時候盈利會暴增,無論手續費收入還是自營業務或者其他,都會大幅增加其公司盈利。

故而,牛市來時,持倉中沒有券商股,或許能說明你是外行人!

那麼,在證券板塊公司同質化嚴重情況下,我們該以什麼標準選擇股票呢?大概有以下幾方面,包括市值、基本面(PE、PB、ROE和負債率等)、公司前景和公司屬性(如滬港通、MSCI成分股、解禁股、股東人數和β值等)等4方面。

1.市值情況

同樣,我們用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的牛市行情中,大盤股(中信證券、海通證券)與小盤股(東吳證券、山西證券)做比較看看。

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行情中:

①大盤股:中信證券漲幅為275.46%,海通證券漲幅為281.25%;

②小盤股:東吳證券漲幅為355.28%,山西證券漲幅為364.83%。

當前,這4家券商A股市值排名為,中信證券(1834億)、海通證券(876億)、東吳證券(224億)、山西證券(185億)。

由以上數據可得:盤子越小漲幅越大,盤子越大漲幅越小,即盤子與漲幅呈現反比。可見,牛市來時,買小盤的券商股最划算。

2.基本面

關於熊市末期基本面,券商股業績一般都表現比較差,並處在業績下降的過程。這是由於市場交易清淡和金融資產減值所致;而到了牛市,他們的業績又都會爆發式增長。這是券商股的週期性使然。

在基本面上,當前選擇券商股,業績相對穩定的是好的標的。因為在熊市能實現相對穩定的公司,說明公司治理、公司結構等比較優質,然在牛市更容易大增長

。如當前市動態盈率小於35倍的、負債率不超過70%的券商股。

3.公司前景

關於公司前景,有投資現金流、毛利率和動態市盈率等3個指標可參考。

4.公司屬性

此處,我尚且將滬港通標的、MSCI成分股、解禁股、β值和股東人數等稱為公司屬性。

①滬港通標的:滬港通標的的券商股,便有借道滬港通的外資流入,這有助於股價上漲;

②MSCI成分股:同滬港通標的的意味,外資流入有利於股價上漲;

③解禁股:但凡距離上市日接近12個月,或者36個月的股票,說明即將有解禁股上市流通;

④β值:一般β值大於1的股票可選,越低越好;

⑤股東人數:股東人數越少,股東人均持股越大,說明籌碼越集中,意味著籌碼大多數在機構手中,這樣的股票更容易上漲。

按照以上3個大標準和若干個小標準,我從當前42只券商股中選擇選擇出3只,分別為:財通證券(註冊於杭州市,浙江省財政廳控股)、華西證券(註冊於成都市,瀘州市國資委控股)、東興證券(註冊於北京市,財政部控股)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僅供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