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高需求寶寶”,成龍還是成蟲,全在家長一念之間

家有“高需求寶寶”,是上天發給我們的一把好牌。

能不能抓住契機把這把牌打贏,就看父母的認知水平和操作能力了。


早飯時,媽媽和5歲的星寶商量,晚上單位加班,就請爺爺到幼兒園接到你,然後再送到跆拳道班上課吧。星星連連搖頭說:“那就讓爸爸接送我嘛!”媽媽說今天爸爸有應酬,不能按時回家。星星又生一計:“那就讓丫丫媽媽捎帶著接送我吧?”媽媽說,丫丫感冒今天請假啦!星星還是不情願,一邊搖頭一邊嘟囔說:“我不喜歡爺爺,我不喜歡爺爺嘛!。”

事真多!別家大多不都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接送嘛,沒見過這麼難伺候的孩子。

常常有這樣特別難帶的孩子:

一桌子飯菜都找不到他喜歡吃的;

家長陪玩遊戲,必須按照他的要求來;

一點不如意就哭;

一家子閒著非要黏忙碌的媽媽不可。

嬌氣,霸道,敏感,暴脾氣,粘人……

一句話,特別難搞。

家有“高需求寶寶”,成龍還是成蟲,全在家長一念之間

於是

媽媽被指責“對孩子沒規矩”;

奶奶成為當然的背鍋俠:都是被你們慣的;

於是爸爸越發冷峻嚴厲:不這樣不行!

甚至爸媽一起發飆:“再這樣擰,就不……”

其實,怪不得孩子。這些特質,被親子理論稱為“高需求寶寶”。

高需求寶寶的性格特徵是:

好動得根本停不下來;

情感強烈,容易發脾氣;

十分敏感,別人還沒注意到呢,他這裡就哭上了;

對人疏遠,把身體接觸當成打擾或威脅;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對1300個家庭進行觀察,其中就涉及一部分難帶的“高需求寶寶”。調查發現,這些“高需求寶寶”在小學一年級後,走向兩極分化:一部分變成問題學生,另一部分忽然成為最出色,最優秀的優等生。

同樣“事多”,“難帶”的孩子,為什麼會有截然不同的結果?

家有“高需求寶寶”,成龍還是成蟲,全在家長一念之間

主要在於家長的養育方式截然不同,關鍵是,家長有沒有耐心和愛心。

優等生的父母

對孩子的各種“作”接納包容,認為這是孩子的情感需求,值得用心對待。他們耐心傾聽孩,儘量滿足,實在解決不了,也要給予客觀耐心地解釋,或者承諾。

父母的接納,尊重,給孩子強烈的印象,他知道父母和這個世界非常愛自己,自己是一個好孩子,值得大家喜歡。強烈的安全感和高度自信,讓孩子對這個世界充滿熱情和探索精神,張開一切觸角,去觀察,體驗,學習,成為這個美麗世界的小主人。

熊孩子家長

他們不懂得兒童心理,用成人眼光看待孩子的行為,滿眼嫌棄,滿口抱怨,甚至用吼叫打罵來武力鎮壓。表面上,孩子迫於高壓變乖了,實際上孩子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心理欲求受到壓抑,慢慢變得自卑壓抑,甚至逆反。

“你真討厭”,“你是個壞孩子”,“你不如別的孩子懂事”等標籤性語言,成為負面心理暗示,慢慢孩子真的越來越桀驁不馴,越來越不按照規則辦,越來越下滑。成為人人討厭的“熊孩子。”

老話說得好:“皮小子是好的,皮閨女是巧的。”極言孩子越作越容易成才,就看大人如何對待了。

家有“高需求寶寶”,成龍還是成蟲,全在家長一念之間

“高需求寶寶”智商高,情感豐富,頭腦聰慧,且獨具個性,除了遺傳因素,也跟家長的細緻周到,耐心有愛以及各種有效的良性刺激有關聯。這是上帝賜予我們的優良種子啊!

據有關資料顯示,20%的孩子屬於“高需求寶寶”。隨著社會文明程度的不斷提高,和父母養育方式的不斷改進,“高需求寶寶”會越來越多,這給我們的養育帶來了新的挑戰和課題。

家有“高需求寶寶”,家長的正確待開放式應該是怎樣的呢?

一是,無條件接納孩子。對孩子的行為表現,不做政治正確的評價,只當做親骨肉疼惜。符不符合要求,合不合時宜,歡笑還是耍脾氣,都不影響我們對那個孩子的愛和接納。

二是“看到”孩子。孩子最大的情感需求是被父母“看到”。有時孩子哭鬧耍脾氣,或者不吃飯不睡覺,不是為了氣大人,故意搗蛋,他們只是想讓家長“看到”他們的想法或者作品。大人不需要做什麼高難度動作,給予及時回應就好。

三是,始終與孩子好好說話。多客觀準確,少想當然;多認可肯定,少嫌棄挑剔;多鼓勵期許,少諷刺打壓。讓孩子始終生活在充滿希望和愛的環境中。

家有“高需求寶寶”,成龍還是成蟲,全在家長一念之間

四是,給孩子空間。遊戲或者學習,允許孩子自我規劃創意,並及時鼓勵。不要過多指點,過嚴要求,嘮嘮叨叨。給孩子一個自我空間,去幻想做夢,去創意創造,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我們要做的就是滿懷愛意靜靜守候在一片,給與它最真摯的愛與守護,靜待花開。

五是,給孩子適當的責任。

“高需求寶寶”也是高能力高自尊寶寶。要在欣賞孩子的同時,給與她一定的責任,比如幫媽媽做飯,幫爸爸搞衛生,給弟妹提供幫助。然後給予很高的評價,增強孩子的自尊與責任感。

六是,給孩子建立規則意識。這些孩子都是高能量體,如果不用規則進行約束,有可能成為無所畏懼,闖禍作惡的“熊孩子”。

家有“高需求寶寶”,是上天發給我們的一把好牌。

能不能抓住契機把這把牌打贏,就看父母的認知水平和操作能力了。


本頭條號擁有30餘位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傳播學背景的專家學者,將與活動號(微信公眾號:親子溝通如何說)一起,致力於推動有品質的親子溝通,“你問我答”功能已經開啟。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