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宇論》45期 中國汽車組建“國家隊”,原來是為了這個

世界五彩繽紛,何必人云亦云。

超級宇論,幫你看得更深更真。

歡迎大家收看《超級宇論》,我是修宇。

這一期我們聊聊“中國汽車組建‘國家隊’,是‘插曲’還是‘前奏’?”

12月1號,中國汽車企業迎來了一次史無前例的合作:中國一汽、東風汽車和長安汽車,三大巨頭簽了一個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要在多個方面進行深度合作。有人戲稱,中國汽車終於有了“國家隊”。我看了一下協議,三方巨頭的合作還是很全面的。他們三個大佬將在技術創新方面、汽車全價值鏈運營、聯合出海“走出去”、新商業模式等四大領域開展全方位的合作。具體點說, 在所謂的前瞻共性技術創新領域,主要就是在新能源、智能化、輕量化等領域,進行聯合投資、開發。

汽車全價值鏈運營領域的合作,主要是加強傳統整車平臺,和動力總成等方面的合作,說白了就是一起採購。而在拓展海外市場方面,三方將在海外產品、海外終端網絡、海外商業夥伴、海外製造資源、國際物流等方面進行合作。

另外,他們三方還會加強汽車共享、出行服務,探討在金融領域的協同,共同參與智慧城市、智慧交通建設。可能比較難懂,用通俗的話說就是,三家將一起進行研發,共享技術;一起採購,降低成本;一起開拓海外市場,共享資源;一起探索新模式,共同進步。

《超級宇論》45期 中國汽車組建“國家隊”,原來是為了這個

其實汽車巨頭之間的合作,也不是什麼特別新鮮的事兒。你像之前的寶馬和豐田、標緻-雪鐵龍和福特的合作。還有豐田跟馬自達在資本上的合作,大家都跨出了自己的小圈子。更有想象力的,據說現在大眾、奧迪、保時捷、寶馬和戴姆勒這五個德國汽車品牌一直在私下密謀,想在技術、供應商採購等方面聯手。

國內汽車企業聯合起來的呼聲,也是不斷。10年前,一汽、上汽、東風、長安等十多個車企宣佈聯合開發雙離合變速器。5年前,廣汽和奇瑞的聯姻,也曾經被寄予厚望。但是很不幸,所有這些,最後都沒了動靜 。

合作的難度是可想而知的,像這次合作,原來是對手的三家車企產品重疊嚴重,背後更是涉及到幾十個合資品牌。怎麼能夠只是通過一紙協議,就把自己的技術毫無保留地真情投入? 如果這次仍然只是戰略合作,估計最後無疾而終的可能性非常大,很可能只是一段稍縱即逝的“插曲”。

但如果這次合作是將來合併的“前奏”呢?那可就不一樣了。畢竟比起單打獨鬥,抱團發展必將成為未來汽車產業的新趨勢。而且有那麼多其他行業的央企已經合併。(車問網原創內容,作者修宇)

感謝您收看本期的《超級宇論》,我們下期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