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做了這兩件事,徹底激怒了民主黨

特朗普做了這兩件事,徹底激怒了民主黨

這兩天,特朗普做了兩件大事:一件是簽署政府撥款法案,避免美國政府在剛剛結束歷史最長停擺後再次陷入關門危機,讓兩黨人士都長舒一口氣。另一件是宣佈簽署“國家緊急狀態”行政令,動用約80億美元資金修建美墨邊境牆,其中13億來自國會剛通過的新版預算案,36億國防部工程建設款,25億國防部緝毒禁毒資金,6億美國財政部資金。

這兩件事是特朗普針對修建邊境牆一事打出的“組合拳”。在此前的談判中,由於共和黨與民主黨對於建牆撥款數額一事僵持不下而導致關門,對兩黨聲譽和威信均有嚴重打擊。在國會無法滿足白宮提出的57億美元建牆費用的情況下,特朗普一方看似已作讓步,同意不以關門為代價拒籤撥款法案。然而,讓多數民主黨人和部分共和黨人措手不及的是,特立獨行、橫衝直撞的特朗普早就預留一手、言出必行,通過宣佈“國家緊急狀態”繼續為建牆籌措資金。

特朗普做了這兩件事,徹底激怒了民主黨

特朗普孤注一擲也要修牆的執念來自他對美國國家安全現狀的極度不滿,更來自他希望履行對鐵桿選民的政治承諾,為自己2020年謀求連選連任打造值得吹噓的政績,將移民政策樹立為團結支持者、對抗民主黨的重點領域。在特朗普眼中,非法移民已經成為威脅美國國家安全、搶奪美國民眾工作崗位、影響美國民眾生活方式的破壞性來源。特朗普和一些共和黨人認為,再不將這些人拒之於國門之外,“國將不國”。民主黨雖然也認識到非法移民的危害,但反對特朗普採取如此簡單粗暴的方式,尤其是去年針對非法移民的“骨肉分離”政策讓一些民主黨人士徹底站到特朗普的對立面。

因此,特朗普“莽撞”的行為即便能夠在其支持者陣營中引發一片叫好,也必將引發國會山民主黨人的強烈不滿,兩黨對立的情緒將進一步高漲,未來兩年的府會關係或將從有限對峙滑向範圍更廣、程度更深的對抗。民主黨人已經普遍表現出將此事視為兩黨合作與鬥爭的“臨界點”甚至“底線”,認為特朗普已經挑戰憲法權威,侵蝕國會權力,誓言阻止特朗普。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稱,總統行為已經明顯侵犯憲法賦予國會的“錢袋權”,並呼籲共和黨同仁共同捍衛憲法。

一方面,特朗普反對者的底氣來自“三權分立”的核心理念,堅信國會的“錢袋權”是制衡總統權力的重要工具,而特朗普的所作所為已經破壞了這一根本政治設計。另一方面,特朗普宣佈“國家緊急狀態”的理由未必站得住腳。按照特朗普宣佈此事時的解釋,他“並不是需要做這件事,而是想要更快地做這件事”。特朗普從這一角度理解“緊急”以及對“國家緊急狀態”的隨意定義讓許多法律專家大跌眼鏡。

特朗普做了這兩件事,徹底激怒了民主黨

特朗普對“國家緊急狀態”輕描淡寫,表示自己不過遵循慣例,並非開創先例。從歷史上看,1976年以來,美國總統確實58次宣佈過進入“國家緊急狀態”,也沒有任何一次在法律層面遭到過實質性挑戰。但特朗普故意忽略了一個關鍵細節,此前沒有一個總統通過“國家緊急狀態”強迫國會在其不支持的項目上投入經費。

如果民主黨人採取法律手段捍衛憲法,那麼最高法院的判決將創造歷史。法官的判定將重新定義總統權力,如果法院認為這一行為只是政治問題而非法律問題,沒有挑戰憲法的規定,那就意味著特朗普的政治賭博得到了法律背書,未來的美國總統甚至可以在“國家緊急狀態”上走得更遠。

特朗普是一個善於製造危機並從中漁利的總統。然而,這一次特朗普為追求個人政績,試圖利用美國最根本政治制度的模糊空間大做文章,無疑是一場政治豪賭。無論他個人戰績如何,美國政治制度“三權分立”走向“否決政治”的問題都將暴露無遺。在當前黨爭不止的政治氛圍下,更應當有人從更長遠的角度思考如何讓這一套老朽的政治制度與時俱進、煥發新生,否則將讓特朗普時代的美國付出沉重代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