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日子”或剛開始,中國反侵權假冒聯盟譴責蘋果踐踏中國法律

本週四,由於受蘋果下調2019財年第一季度營收預期等因素影響,蘋果股價下滑了10%左右,創出2013年以來單日最大跌幅,其市值在一天之內減掉了近750億美元,相比去年峰值蒸發了4453億美元。對於蘋果來說,2019年的壞消息還不僅如此,由於拒不執行中國法院裁定,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反侵權假冒創新戰略聯盟(以下簡稱“中國反侵權假冒聯盟”)在1月3日專門發佈聲明,譴責蘋果蔑視乃至踐踏中國的法律。

中國是蘋果在全球的重要市場,該公司發佈的2018財年第四季度業績數據顯示,大中華地區貢獻了114.11億美元的營收,在總體營收中佔據的比例接近五分之一。此次蘋果下調營收預期的一個重要原因,也是中國銷售疲軟所致。就是在這麼重要的市場,當法院做出銷售禁令一個多月之後,涉案的七款蘋果產品仍然在零售店、電商平臺等渠道公然銷售,絲毫沒有遵從禁令下架的痕跡。

“苦日子”或剛開始,中國反侵權假冒聯盟譴責蘋果踐踏中國法律

中國反侵權假冒聯盟指出,蘋果方面迄今仍未履行法院裁定的行為,引起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熱議,乃至強烈憤慨。蘋果公司作為在中國市場獲得了巨大利益的全球最知名公司之一,對中國法院依法作出的生效裁定應當尊重,並根據裁定自覺履行禁令,而不是憑藉其超級經濟實力和影響力來蔑視乃至踐踏中國的法律。

中國反侵權假冒聯盟知識產權保護研究院院長叢芳在宣讀聲明時談到,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市場巨大。在保護知識產權方面,中國的態度始終是明確而堅定的,對國內外企業一視同仁、同等保護。國際企業在中國的投資可以取得很好的回報,其知識產權也一樣能同等得到充分保護。無論哪個國家的知識產權權利人選擇在中國訴訟,都能得到公正的判決。

“苦日子”或剛開始,中國反侵權假冒聯盟譴責蘋果踐踏中國法律

知識產權保護是保障創新者權益的重要手段,這其中,專利通常牽涉到創新企業的核心技術,更應該得到有效的保護。根據法院裁定,此次禁令在裁定書送達後立即生效,以避免蘋果侵權行為繼續損害專利持有者的權益。今年第一天正式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查知識產權糾紛行為保全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也重點關注解決行為保全申請審查程序的便捷、快速。可以相信,接下來,我國對於知識產權的保護將更加嚴格、高效。

“苦日子”或剛開始,中國反侵權假冒聯盟譴責蘋果踐踏中國法律

不僅是在中國,蘋果在其他地區的侵權行為也正在受到制止,並且速度可能更快。最近,高通在德國提交了13.4億歐元擔保,以推動執行當地法院對蘋果侵權行為的判決,要求蘋果停止在德國銷售侵權的iPhone,並從第三方經銷商召回涉案產品。隨著多地禁令的推進,蘋果在2019年的“苦日子”或許才剛剛開始。而在我國專利保護力度不斷加大的環境下,蘋果是否仍然拒不執行中國法院的裁定呢?請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