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王珞丹,跨界接觸建築行業,一切從頭再來!

王珞丹迎來人生重大轉型:放棄原本的藝術路線,而是選擇跨界做建築節目,一切從頭開始!聽到這個消息,小夥伴們是不是很激動呢?小編倒是覺得這一重大決定顯示出來的,全是滿滿的正能量啊!翻看王珞丹的全部微博,不難認為她生活得很低調但卻一點也不平淡簡單,反而是相當地出彩,她也不是那種沉悶無聲的人,時不時還會發一些關於滑板、樂器的小視頻,或者分享一部電影的觀後感,真的是很有品位啊!

不一樣的王珞丹,跨界接觸建築行業,一切從頭再來!

這比起那些經常曬來曬去,而又不知道曬些什麼只能讓觀眾滿眼花亂的明星不知優秀了多少,也讓人們見到了她與眾不同獨具個性的一面。正當很多人都為此對她大加讚歎“如此多才多藝”時,她居然再一次打破了我們固有的認知,毅然決定跨界,而且跨度也是不是一般的大——一下就從製作人創造跨到建築的視頻欄目丹行道。欄目名字叫做丹行道,

不一樣的王珞丹,跨界接觸建築行業,一切從頭再來!

光看這字面意思你就能夠理解到王珞丹所走過的路將會有怎樣的艱難,但是在這裡她想表達的更多、更深刻的意義就是生活就是一條單行道,不能陶醉於想象中的遠方,而必須付出行動去實踐它。12期欄目,嘉賓也是各個高端大氣,有改造北京白塔寺民宿的周平、有打造上海龍美術館的柳亦春、有設計孤獨圖書館的董功等12位當紅建築師,甚至地產大佬潘石屹以及馬寅也都來做客,頓時使這個欄目的權威上了好幾個檔次。

不一樣的王珞丹,跨界接觸建築行業,一切從頭再來!

之前在第一期的節目中,王就來到上海龍美術館,只為了與建築師劉一春討論了一個深刻的話題:自由。龍藝術博物館有著獨特的清水混凝土外觀、其中的開放的內部結構讓人置身其中內心無比開闊,更是覺得這是一個自由的空間。那麼,對“自由”的追求是否隱藏在了建築師的設計思路上?之後她也詢問過柳亦春,為什麼挑選出了系統內的“安全區”?這個問題現在似乎有了某種回應,她不斷挑戰挑選——只能走出安全區域,為了不被千篇一律,擁抱更廣闊的空間。

不一樣的王珞丹,跨界接觸建築行業,一切從頭再來!

劉亦春也有這麼一種感覺。當他的龍美術館被建造出來之後,他內心就自然產生了什麼時候誕生新代表作的壓力,他表示,如果對自己做的東西只是再一次複製,那還怎麼去創新?從她與建築師相撞的火花中,不難發現,她正在旅途中以一個審視者的目光看世界、閱讀建築物。她用心去感受,然後與觀眾分享自己的見解。她對此就有過精深的表述: “我所有感受到的和所有的想法,都是我對未來的表達。”

不一樣的王珞丹,跨界接觸建築行業,一切從頭再來!

正是因為她獨特的視角和見解,使得她主持的節目引起了不錯的響應,網友們都紛紛表示對她又有了新的認識。針對這個事件,有些網友也發表了自己的見解:說這真的是低調不做作,就是我喜歡她的原因。有的網友就更是感動地直接引用一句金句加以概括——確實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看來,她這一個重大的選擇不僅僅是未知的挑戰,更表達了她對未來的的美好憧憬和熱情。不固守原有的舒適的領地,一直敢於探索未知,一直在變得更優秀的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