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時代,一場改天換地的上古戰爭,奠基五千年文明

“千古文明開涿鹿”,公元前26世紀,傳說中的涿鹿之戰在今天的河北涿州地區打響,為中國歷史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對華夏民族向文明時代的轉變產生了舉足輕重的影響。

炎帝部落自少典族分化出來以後,便在關西渭河姜水流域生活。隨著炎帝部落的發展壯大,族群逐漸從渭河流域沿黃河向東擴張至今天的河南商丘一帶。隨著勢力的擴大,炎帝成了當時中原各部落的聯盟領袖。

與此同時,各個部落之間的戰爭也時有發生。在東征西討中,黃帝部落也在慢慢崛起。當黃帝族群沿涇水向黃河東擴時,就不可避免地入侵至炎帝地盤,隨著衝突的不斷加深,一場大戰一觸即發。

冷兵器時代,一場改天換地的上古戰爭,奠基五千年文明

戰前,黃帝和炎帝均做了充分的準備。除了發動本部落的全部力量,黃帝還聯合了另外九大部落,分別使用水攻和火攻等戰法,與炎帝大戰三次,最後以黃帝戰勝而告終。這場戰爭史稱阪泉之戰,炎帝部落與黃帝部落因此合併,成了日後中華民族的雛形。

阪泉之戰後不久,一心想爭霸中原的蚩尤對戰爭結果非常不滿。原本,蚩尤是生活在長江、漢水流域一帶的九黎族首領,以驍勇善戰著稱,一直對炎帝部落虎視眈眈;當時,九黎族的勢力已經非常強盛,再加上他們生活的區域金屬資源豐富,已經能夠利用銅鐵製造兵器。相較之下,黃帝部落仍在使用石木兵器,所以雙方的實力存有差距。在炎帝被黃帝戰敗後不久,九黎族遭受了罕見的水患,於是蚩尤便親率九黎部落以及81個氏族一路北上,對中原肥沃的土地勢在必得,一場激戰在所難免。

冷兵器時代,一場改天換地的上古戰爭,奠基五千年文明

然而,蚩尤統帥的九黎族卻不習慣北方的氣候與地理環境,長途奔襲之中的補給也是困難重重,這樣一來,他們的戰鬥力便被大大減弱。黃帝部落則發現了蚩尤的弱點,決定揚長避短,利用天時地利的優勢,先削弱蚩尤的實力,再以逸待勞將其殲滅。

於是,黃帝與蚩尤稍一接觸,便立即主動後退,蚩尤則一路窮追猛打。當蚩尤部落追進華北平原後,當時茂盛的原始森林讓蚩尤蚩無法適應。再加上語言不通,缺少飲食,戰士們一路長途跋涉兵乏馬困,部落一時陷入被動。

冷兵器時代,一場改天換地的上古戰爭,奠基五千年文明

黃帝除了不斷引誘蚩尤北上外,還採取了不少削弱蚩尤的措施,雙方打得非常激烈。相傳,蚩尤士兵個個面目猙獰,手持金刀銅斧,黃帝部落則是石斧石刀,雙方一碰面便是肉搏廝殺,喊聲震天。當戰鬥到最激烈的時刻,蚩尤佈下毒霧,瘴氣沉沉;黃帝則利用指南車辨別方向,剛剛衝出霧霾,又見狂風攜飛沙走石而來,隨後又陰雲密佈,降下瓢潑大雨。生死存亡之際,黃帝放出虎、豹、熊、羆衝向蚩尤,一時間,九黎士兵被突然出現的猛獸嚇得膽戰心驚,丟掉金刀銅斧四散潰逃。黃帝則在玄女族的幫助下,趁勢反擊,在冀州之野擒殺蚩尤。黃帝一路東進,直抵泰山,大獲全勝。

涿鹿大戰後,中原各部族紛紛依附黃帝,懾於黃帝的威嚴,方圓千里內的部族再也不敢輕易發動戰爭,各部落趨於安定,黃帝的領導地位也得以確定。至此,氏族活動也以遊獵轉為農耕,生產力得以突飛猛進,為後來華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