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古堡,裡面像迷宮,屬國寶級文物卻免費對外開放


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古堡,裡面像迷宮,屬國寶級文物卻免費對外開放

提到古堡,可能很多朋友會想到諸如捷克布拉格、德國新天鵝堡、芬蘭的圖爾庫城堡、瑞士的西庸城堡、法國的朗熱堡、德國的瓦爾特堡等國外的古老城堡,而國內則有布達拉宮這樣的古老城宮,其實這些古堡與本文要介紹的這個古老城堡比起來都算晚的,因為這個古堡被譽為2000年屯墾戍邊史活化石。

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古堡,裡面像迷宮,屬國寶級文物卻免費對外開放

這個古堡位於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的同仁縣隆務河以西的郭麻日村,是屬於青海特有民族——土族的聚集地,是青海省唯一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也是同仁地區年代最早乃至國內保留最為完整的古堡之一。村口一塊古香古色的黑色石碑佇立,上面用寫有郭麻日古堡的簡介,邊上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石碑。

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古堡,裡面像迷宮,屬國寶級文物卻免費對外開放

據相關史料記載,郭麻日古城堡初建於公元7世紀,為夯土板築,是一座鎮守邊關的軍營城,距今有700餘年的歷史。古堡呈長方形,東西長260米,寬96米,建築面積2496平方米,有東、西、南三個城門,東門為正門,用紅銅鑄造。

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古堡,裡面像迷宮,屬國寶級文物卻免費對外開放

步入古堡,斑駁的城牆,泥土的院落,恍如隔世般的感覺湧上心頭。古堡內巷道星落棋佈,最寬2.5米,窄處僅容一人通過,縱橫交錯,如同迷宮一般。如同是團隊進入,最好不要單獨行動,否則真有的可能在裡面迷路,其它人要找你也不容易。

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古堡,裡面像迷宮,屬國寶級文物卻免費對外開放

郭麻日古堡所在的熱貢地區(隆務河流域)的土地肥沃,又是通往藏區的門戶,自古都是兵家紛爭之地。據說魏晉時期,建都樂都的鮮卑族禿髮部南涼政權的勢力一度深入到這裡,同仁縣隸屬南涼澆河郡管轄。南北朝時期,漠北柔然、西域吠噠及吐谷渾與南朝往來的“河南道”也經過這裡,至今仍然是青海經甘南入川的一條捷徑。

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古堡,裡面像迷宮,屬國寶級文物卻免費對外開放

唐高宗龍朔三年(公元663年),吐蕃攻滅吐谷渾,與唐軍形成對峙局面,雙方和戰無常,很多拉鋸戰都發生在這裡。因此,熱貢地區成為歷史上名副其實的大兵營。雖然時有戰爭的紛擾,但人們的生活還得繼續,只是在居住地的建設中充分考慮到安全問題,郭麻日古堡也就是因為這樣的原因而被建成了一座利於防禦的迷宮。

正是因為它有著這樣的形成原因,所以堡內巷道結構形態總體上呈現蛛網狀,曲折、幽深,支巷末尾均以盡端、斷頭路結尾,也就是說,如果你是一個外地人,走進去會發現每條道路都是死衚衕。同時,堡內的每一個院落就是一個軍事防禦單元,士兵站在屋頂上可以用牆頭當掩體。所以,敵人無論進入哪條巷道,無論往哪裡躲藏,都會在士兵弓箭的射殺範圍內,而村內的城牆、巷道設計之奇妙,結構之複雜,佈局之精巧,令人驚歎。

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古堡,裡面像迷宮,屬國寶級文物卻免費對外開放

但是如果多在古堡中逛逛,還是能發現,裡面的巷道仍有主次之分,東西和南北向各有一條主巷,道路尺度相對較寬,約2.5米左右,兩條主脈在堡內近乎中心的位置形成交匯,並在該處分佈有全村公共的經堂和瑪尼房,成為古堡的公共核心和堡內宗教活動中心。

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古堡,裡面像迷宮,屬國寶級文物卻免費對外開放

古堡的建築都不高,與我們想象中的古堡有較大的落差,這些建築大多隻有兩層,底層一般都作為牛羊等牲口圈、廁所等,二樓才是主人家起居住所。站在二樓,向外可以觀察巷道內的情況,向內家家戶戶卻是互相連通,翻過矮矮的土牆就可以進入鄰居家裡。這樣的設計,一方面節省了大量的空間,體現了古城堡內居民之間的感情深厚,彼此不分,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外敵入侵的時候最大程度的起到防禦功能,倘若敵人真的攻入,只需從牆頭撤離到隔壁院落就可以保證安全。從軍事防禦上來說,郭麻日古堡的建築設計精巧,功能強大,同時保證了居民日常生活的便利,真的令人歎為觀止。

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古堡,裡面像迷宮,屬國寶級文物卻免費對外開放

據資料介紹,郭麻日古堡是熱貢地區年代最早保留最完整的古堡,也有說是中國年代最古老的古堡,雖然建築主材多是泥土,卻歷經近千年不倒,不得不說是一大奇蹟,加上他的建成原因,難怪會被譽為2000年屯墾戍邊史活化石,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