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劉忠孝”,也不是滿分作文考生,只是想請您尊重事實

夜觀天象,今晚巴西對墨西哥不會有所謂的冷門。在德國、在阿根廷、西班牙、葡萄牙相繼離開世界盃後,我堅定地賭巴西會留下來。

果然,沒有意外,巴西人稍微展示一下桑巴舞,閒庭信步一樣就把勝利握在手中。

我不是“刘忠孝”,也不是满分作文考生,只是想请您尊重事实

但是,巴西的勝利也讓我的悲傷逆流成河:猜對了結果,卻沒有下注。人生就是這樣處處充滿遺憾,曾經有一個絕好的機會擺在我眼前,可惜我沒有好好珍惜,等到錯失了才追悔莫及,人生最大的悲傷莫過於此,假如上天能再給我一次機會,我一定會對自己說:買彩票!

更大的問題在於:你真買了彩票,可能成不了贏家。誰都不知道哪塊雲彩會下雨。

就像我不過是試水了一下今年的高考作文,怎麼都沒想到竟然會被裂變成我自己都不認識的那些人。

先看這樣幾幅朋友發給我的截屏:

我不是“刘忠孝”,也不是满分作文考生,只是想请您尊重事实
我不是“刘忠孝”,也不是满分作文考生,只是想请您尊重事实我不是“刘忠孝”,也不是满分作文考生,只是想请您尊重事实
我不是“刘忠孝”,也不是满分作文考生,只是想请您尊重事实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同一篇文章,不約而同成了湖南、河南、安徽、廣西的“高考滿分作文”,而且考生的姓名也是五花八門:在湖南臨湘叫“劉忠孝”,在廣西隆安叫“曾楷徽”,不知道在河南南陽和湖南石門又叫什麼名字。

反正,我是徹底糊塗了。

2018年,使用全國高考I卷的有福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安徽,山東10個省,每個省有十多個市,這樣推算下來,今年同寫這篇文章的“滿分考生”應該有上百人。

上百人寫題目一樣、文字一字不差的“滿分作文”,絕對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我不是“刘忠孝”,也不是满分作文考生,只是想请您尊重事实

一開始朋友告訴我這些消息的時候,我若無其事,文章總是自己的好,自己的文章被別人傳播,不管以何種形式,都是一種肯定,甚至還有那麼一些小小的得意。

但是,傳得多了,甚至有公號煞有介事地以“高考滿分作文”進行傳播時,事情已經變味,甚至開始走向了泥淖。

比如下面這樣一個公號,明目張膽地冠以“河南一考生2018年高考滿分作文,刷爆了朋友圈”,而且一天之內的閱讀量達到了我夢寐以求的10萬+

我不是“刘忠孝”,也不是满分作文考生,只是想请您尊重事实我不是“刘忠孝”,也不是满分作文考生,只是想请您尊重事实

這我就無法淡定了。要知道,每個經營公號的人,都以10萬+為努力的方向,我也無法免俗。

如果可能,我希望給我公號的每篇文章後面都標註“10萬+”,對,我就是這麼俗,就是這麼沒追求。

事實上當然不可能。

比如這篇在別人公號上贏得10萬+閱讀量的文章,是我在6月7日,也就是高考的第一天中午,拿到高考作文題目之後,用了40分鐘時間寫出來的,而且第一時間發我自己的公號上。

可憐的是,至今,閱讀量只有2.6萬。

以這樣的原創閱讀量,卻催生了多個轉發的10萬+,很讓人崩潰,並由此對人生產生極大的懷疑。

但與此同時,後臺顯示,此文已經被80多個公號轉載,而我授權的不超過10家。

我不是“刘忠孝”,也不是满分作文考生,只是想请您尊重事实

百思不得其解,作為原創者,不委屈是不可能的。誰都不是聖人,即便是聖人,也會因為“聖”更加愛惜羽毛。因為自己的文字,混淆了視聽,明明是知天命之年老男人的戲作,卻被裝嫩成18歲的考生作文,而且流佈多個省市,無論如何,作為始作俑者,都有必要站出來釐清真相。

於是有明白人告訴我原因:

我不是“刘忠孝”,也不是满分作文考生,只是想请您尊重事实

朋友好心的勸告,在恍然大悟之餘,反倒讓我產生更大的擔憂。

在感慨網絡以訛傳訛的巨大殺傷力的同時,作為一個媒體從業人員,有必要站出來,對越來越混亂的局面做一個說明,至少在可能的範圍內迴歸真相:

1、大家點擊一下本公號(常言道)6月7日發的文章,就可以發現源頭所在;

2、此文先在本公號發表,《安慶晚報》、《拂曉報》、《市場星報》等紙媒在徵得本人同意後,於第二天見報,署名“常河”;

4、本尊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常河是也,從未有過“劉忠孝”、“曾楷徽”之類的化名或筆名;

5、本人已是50歲的老人,籍貫地是安徽,沒有參加2018年的高考,更不可能同一時間“流竄”到數個省市參加高考,對不起,本人分身無術;

6、這篇《有夢想,哪個時代都了不起》的文章,儘管是高考模擬作文,但仍然帶著明顯的成年人的識見和思維,年輕的考生不太可能有如此老氣橫秋的思維模式和表述方式。鄙人無意掠美,也不想裝嫩,更不想混淆視聽;

8、此文為戲作,如果能對考生帶來某些啟發,是我的幸運,但絕對不希望對考生帶來壓力。本人拒絕一切高級黑和低級紅。

我不是“刘忠孝”,也不是满分作文考生,只是想请您尊重事实

我的模寫高考作文,始於2011年一家媒體的約稿(《時間在流逝》),2012年至2014年因故中斷,之後每年都應約模寫(2015年《誰在裸泳》、2016年《不在耳光下奮起,就在紅唇裡沉淪》、207年《這裡,是負重前行的中國》、2018年《有夢想,哪個時代都了不起》)。

大約是蹭了高考的熱點,抑或是某些文章還能馬馬虎虎說得過去,每年的作文都有一定的傳播量。其中有些文章還被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收入某某人編寫的高考作文輔導書籍。

這也就罷了,任何時候,總要有人充當冤大頭。

但像今年這樣完全偏離了真相的傳播,實在始料未及。

這也是我覺得有必要站出來澄清的原因。

不為爭名,更無利可談,只是要還原真相。

這幾天,有出版社聯繫我,希望我以近年來模寫的高考作文為藍本,適當補充進高考作文的寫作技巧,形成一本專門針對考生的“作文指南”。

一開始,我是拒絕的。一來,我已離開教學崗位多年,理論不成系統,實踐煙消雲散;二來,自己學識有限,怎敢濫竽充數給莘莘學子指教,誤人子弟的罪名實在不敢;三則,個人始終認為,寫作是個體行為,也因個人的悟性、眼界、性格而異,籠統“指導”,等於扼殺個性,這對年輕人來說,罪莫大焉。

我不是“刘忠孝”,也不是满分作文考生,只是想请您尊重事实

但是,現在,面對已然成災的流言,反倒覺得出版社的意見值得考慮。

這就像某些輿情,發生之後,如果當事部門沒有及時而客觀地發聲,那麼最大的可能就是謠言滿天,猜測,是自媒體時代網民的福利和權利。

而且,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把多年的思考、感悟做一點總結,或許能給後學者一點點啟發,似乎也不算是壞事。

請給我一點時間,也給我一點空間。

我想靜靜。

也許,明年,真有這樣一本書出來。從現在開始,請您保存好自己的磚頭和臭雞蛋。

但在此之前,懇請不要再以訛傳訛。

我不是“劉忠孝”,不是“曾楷徽”,也不是一年能橫跨多個省市的2018年高考考生,更沒有這樣一篇“高考滿分作文”。但願,一切只是美好的想象和美麗的誤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