斬立決和斬監侯有什麼區別?漲知識了!

在清朝影視劇中,常會聽到某官員對某犯罪分子宣判為“”斬立決“”或“斬監侯”。那麼,兩者有什麼區別呢?

斬立決和斬監侯有什麼區別?漲知識了!

斬立決和斬監侯,都為古代的一種刑罰。

斬立決源於漢代,是對於那些性質比較嚴重、案情屬實、適用法律適當、並無疑義的案件,判處斬刑或者絞刑,在當年秋分以後執行,稱為“斬立決”或“絞立決”。

立決是立即執行的意思,分為斬立決和絞立決。

斬立決和斬監侯有什麼區別?漲知識了!

對於尚有疑問或是有矜免情節的案件,則判處監候,稱為“斬監候”或“絞監候”,被判“斬監候”或“絞監候”的案犯,不在當年處決,而是暫時監禁,留待來年秋審可朝審再作判決。

如在清朝,死刑為絞、斬立決與絞、斬監候兩種。

斬立決和斬監侯有什麼區別?漲知識了!

清朝有專門處理絞、斬監候的會審制度。一是秋審,即每年秋天在天安門外金水橋西,由六部長官、大理寺卿、都察院都御史、通政使與小三司等審理地方上報的絞、斬監候案件;

二是朝審,即在秋審之後對刑部判決的案件以及京畿地區的斬監候、絞監候案件的複審。經秋審、朝審的案件,其處理的結果大致有四種:情實、緩決、可矜、留養承祀。

斬立決和斬監侯有什麼區別?漲知識了!

情實,即罪行屬實、量刑確當,應當處決;緩決,指情節屬實、危害性屬實,但有值得憐憫的情節,一般可減為流刑或徒刑;留養承祀,指案情雖重,但因父母、祖父母等尊親屬無人奉養或無人繼承祭祀,需要留下來奉養和祭祀,乃對囚犯決杖帶罪回家盡孝,待父、祖去世或有人奉養、祭祀時,再接受刑罰。

由於秋審和朝審的結果減免了大部分斬、絞監候死囚的死刑,也有利於體現"慎刑恤罪"的原則,因此被清朝統治者視為"大典"。

斬立決和斬監侯有什麼區別?漲知識了!

​現在明白了吧!絞監候、斬監候實際上是一種死刑緩期執行制度,而絞立決、斬立決則是一種死刑立即執行制度。這一制度發展到今天,就是被人們交口稱讚的死期緩期執行制度。由此看來,死刑緩期執行制度並非中國現行刑事法律制度的獨創,其實是中國德治刑法傳統在現代的合理變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