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挫折的必備武器——心理防禦機制

應對挫折的必備武器——心理防禦機制

上一篇文章,我們探討了挫折給個體帶來的影響,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個體是如何應對挫折的。

人的一生的發展是一個不斷社會化的過程,是不斷適應社會生活環境,追求理想實現的過程,也是人的個性和諧發展的過程。所謂適應是指個體與他生活和工作的環境之間保持協調的、平衡的、適應的關係,以滿足人的需要,促進個體成長與心理發展的過程。良好適應是人們心理健康、個性健全發展的重要指標;不良適應也是心理不健康,個性不健全的標誌之一。

應對挫折的必備武器——心理防禦機制

在社會生活實踐中,個體遇到挫折後,不良的適應反應表現在以下方面:

對同事、朋友持對立態度與情緒,如發牢騷、惡語中傷、持不友好的態度、故意破壞工具與設備等,這是攻擊性的反應形式。當出現這種攻擊性行為時,應該認真對待,仔細分析,妥善解決。

不能明辨是非曲直,容易受暗示,輕信謠言,有盲從心理,不能用理智控制感情,耍小孩脾氣等,這實際是一種退化反應。

不接受別人的好言相勸,聽不進不同意見,固執己見,故步自封,盲目排斥新技術、新思想與新觀念,對客觀事物持刻板式的反應。這表現了固著反應形式。

對任何事情都不感興趣,心灰意冷、自暴自棄,或表現出安於現狀,得過且過,這是挫折後的冷漠反應。

應對挫折的必備武器——心理防禦機制

健全的個性是良好適應的心理條件。矯正不良的性格,培養健全的個性特徵,應注意以下幾點:① 遇事要沉著、冷靜、穩重、理智,三思而後行;② 要有科學的態度與實事求是的精神,能面對現實正視困難,解決矛盾;③ 有廣泛的興趣與愛好,增強社會適應能力;④ 鍛鍊自己堅強的意志品質,做到勝不驕,敗不餒,能適應順逆環境;⑤ 培養活潑開朗的性格,保持樂觀的情緒;⑥ 要有愛科學、追求真理,勤於實踐的品質;⑦ 有良好的人際關係,與同事團結互助,和睦相處;⑧ 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與世界觀,有崇高理想與高尚情操。

應對挫折的必備武器——心理防禦機制

在生活實踐中學到的某些對付或適應挫折情境的方式,稱為防禦機制。和人體生理活動具有一種保持生理、生化活動相對穩定和平衡的能力一樣,心理活動也同樣具有恢復與保持情緒上的平衡並保持心情安寧與穩定的機能,即心理防禦機能。

防禦有積極與消極兩種作用,防禦機制本身,並非異常或病態心理,但是運用過分或不當,以致阻礙個人對周圍社會環境的適應,就可能導致心理變態。

防禦的具體方式有以下幾種。

  • 壓抑作用

在生活與實踐中,人們把意識所不能接受的、使人感到困擾或痛苦的慾望、觀念或經驗,不知不覺地壓抑到無意識之中,以致在一般情況下,不能意識或回憶,這種心理作用叫做壓抑。壓抑的結果,確實可以減輕主體的某些焦慮,獲得暫時的安全感。但是,被壓抑的慾望並不會完全消失,而是深藏在潛意識中,可能再經化裝(以夢境或異常行為)表現出來,阻礙個性的健康發展。

應對挫折的必備武器——心理防禦機制

  • 隔離

所謂“隔離”是把部分的事實從意識境界中加以隔離,不讓自己意識到,以免引起精神上的不愉快。最常被隔離的是與事實相關的個人感覺部分,因為此種感覺易引起焦慮與不安。比如,人死了,不說死掉而用“仙逝”、“長眠”、“歸天”,個體在感覺上就不會因“死”的感覺而悲傷或有不祥的感覺;有人把“廁所”說成“去唱歌”,也是一種隔離。“隔離”是把“觀念”與“感覺”分開。

應對挫折的必備武器——心理防禦機制

  • 合理化作用

在某種情況下,個人的動機和行為不符合社會價值標準,或者不能達到目標時,為了避免因挫折而產生焦慮的痛苦,以及維持個人的自尊心理,往往對自己的所作所為給予一種“合理”的解釋,也稱“文飾作用”,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① 個人好惡。自己所作所為違背了自己的意願,但個人又不願承認,反而以自己的喜好與厭惡為理由來辯護,以達到維護個人的自尊心目的。所謂“酸葡萄心理”就是這種自我解嘲的方式。伊索寓言中,狐狸不承認自己沒有能力,反而以葡萄是酸的為理由,說自己不想吃。這種違背個人心願的解釋,是很常見的,例如,在招聘員工時,某人因能力差,競爭太激烈,而退出應聘考試,他卻說:“我不喜歡這種工作,我不願應聘”,就是這種自衛方式。

② 抱怨。即把自己的錯誤與過失歸咎於自身以外的原因,或者推卸責任,以減輕自己內疚的一種適應方式。例如,某員工上班遲到了,把原因歸於出了交通事故;生產指標沒完成,卻說是機器出了毛病,這都是常見的抱怨現象。

③ 實際需要。有時把個人不合理的所作所為,儘量說成是實際如何需要,目的在於說明自己身不由己的苦衷,取得他們的同情和體諒,以減少心理壓力。例如,有人借出差或開會之機,遊山玩水,卻說是工作需要。

應對挫折的必備武器——心理防禦機制

  • 否認

這是一種無意識的、較簡單而原始的防衛機制。在人生道路上,總會碰到許多挫折、痛苦,甚至災害,而人的意識根本不予承認,那些令人痛苦的事實就像根本沒有發生一樣,從而避免了心理上的不安和痛苦。這就是否認作用。小孩子闖了禍,常用雙手矇眼,鴕鳥式逃避追擊,眼不見,心不煩,“掩耳盜鈴”等均是否認作用的表現。在日常生活中,某人家中有不幸事情發生時,其不相信是真的,這種否認防衛能緩衝不幸事件的打擊和內心痛苦。

應對挫折的必備武器——心理防禦機制

  • 移情

移情是指原先對某些對象的情感、慾望或態度,因某種原因,如不合社會規範或具有危險性或不為自我意識所允許等,無法向其對象直接表現,而把它轉移到一個較安全、較為大家所接受的對象身上,以減輕自己心理上的焦慮。例如:有位被上司責備的先生回家後因情緒不佳,就借題發揮罵了太太一頓,而做太太的莫名其妙捱了丈夫罵,心裡不愉快,剛好小孩在旁邊吵,就順手給了他一巴掌,兒子平白無故捱了巴掌,滿腔怒火地走開,正好遇上家中小黑狗向他走來,就順勢踢了小黑狗一腳,這些都是移情的例子。“打狗看主人”、“愛屋及烏”、“不看僧面看佛面”等,都是移情的例子。 移情不一定只出現在負面的感受上(如憎惡、憤怒等),有時正面的感受(如喜愛等)我們也會作出同樣的處理。例如:一位結婚多年,膝下尤虛的老師,將其全部心力用於關懷他的學生,就是正移情的例子。

應對挫折的必備武器——心理防禦機制

  • 投射

投射作用也是基本的心理防禦之一。某個人將自己所不喜歡的或不能接受的觀念、慾望、態度或性格特徵等轉移到別人身上,在無意識中減輕自己的內疚,並維護自己的尊嚴和安全感,這就是投射作用。平時人們所說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是投射機制的表現。

應對挫折的必備武器——心理防禦機制

  • 退行

退行是指個體在遭遇到挫折時,表現出其年齡所不應有之幼稚行為反應,是一種反成熟的倒退現象。例如,已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兒童,因母親生了弟妹或家中突遭變故,而表現出尿床、吸吮拇指、好哭、極端依賴等嬰幼兒時期的行為。

當人長大成人後,本來應該運用成人的方法和態度來處理事情,但在某些情況中,由於某些原因,採用較幼稚的行為反應,並非不可。例如,做父親的在地上扮馬扮牛給孩子騎,做妻子的偶然向丈夫撒嬌等,偶然“倒退”,反而會給生活增添不少情趣與色彩。但如常常“退化”,使用較原始而幼稚的方法來應付困難,而已利用自己的退化行為來爭取別人的同情與照顧,用以避免面對現實的問題與痛苦,其退化就不僅是一種現象,而是一種心理症狀了。

應對挫折的必備武器——心理防禦機制

  • 代替作用

當個人行為不為社會所接受時,人們往往把行為轉向其他對象,取而代之。這種現象叫代替作用。代替有昇華和補償兩種方式。

① 昇華,即指那些不為社會所接受的行為與本能的衝動,加以改變、淨化、提高,成為符合社會標準的、高尚的追求。

② 補償,即指個人行為遭受挫折或因個人生理缺陷、能力所限,不能達到目的時,以其他成功的活動方式來代替。例如,盲人的觸覺特別靈敏,聾啞人心靈手巧,是生理心理的補償作用。補償可以消除個人的自卑感與不適感,但過分補償也可能導致心理活動的畸形。

應對挫折的必備武器——心理防禦機制

心理防禦機制是每個人都擁有且需要面對的心理狀態,在全面瞭解的同時合理使用它們,能使個體更好的應對挫折,收穫更好的自己。

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學!如果您在日常生活中,有關心理學方面的煩惱和疑惑,歡迎一起學習討論!

應對挫折的必備武器——心理防禦機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