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將揭曉 區域主題蘊含機遇

醞釀多時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有望於近日公佈。機構認為,隨著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的推進,區域主題將會反覆、持續受到市場的關注。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有望近期公佈

新年以來,有關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消息越來越密集。2月12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出席行政會議前例行見記者時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有望在日內公佈。香港特區政府計劃聯同廣東省及澳門政府,於2月21日在香港舉行有關規劃綱要的宣講會,共同探討發展所帶來的機遇。

在廣州市《政府工作報告》中,全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被列為今年首個重點工作。報告指出,廣州將充分發揮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作用,建立健全工作架構,完善穗港、穗澳對接合作機制,攜手港澳建設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

2019年,廣州將建設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抓緊建設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校區,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知識城知識創造示範區、科學城制度創新先行區。在灣區城市合作方面,首先推選交通互聯互通,推進深茂鐵路、南沙港鐵路、廣中珠澳高鐵等項目,加快建設深中通道、南中特大橋等重大項目。

報告提出,共建灣區科技金融服務中心、文化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大數據中心,推進設立廣州創新型期貨交易所、粵港澳大灣區商業銀行,建設國際金融島。關於如何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報告也作了部署,在合作機制、協同創新、交通互聯、金融服務等方面制定了一攬子政策。

今年深圳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舉全市之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增強核心引擎功能,深度對接港澳所需、深圳所能、灣區所向,攜手建設富有活力、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

此外,1月10日廣東省交通運輸工作會議舉行,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廳長李靜在會上稱,今年重點完善粵港澳大灣區快速交通網絡,重點推進深中通道等續建高速公路建設項目,預計虎門二橋年內建成通車,加強大灣區內高速公路與城市道路的有效銜接。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分“三步走”

作為國家重大戰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2019年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著墨最多的關鍵詞。

1月29日,廣東省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舉行專場記者會。會上,廣東省發展改革委主任葛長偉透露大量乾貨:廣東編制了廣東省實施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的實施意見和三年行動計劃,近期會很快發佈,主要對應國家的規劃綱要,提出今後一個時期廣東省如何實施和落實好國家的規劃綱要。葛長偉表示,今年廣東將從6方面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一是搭建好粵港澳大灣區四梁八柱,主要是要在規劃綱要和實施意見基礎上,編制推出相應專項規劃,包括創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方案、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專項規劃、生態環境保護體系規劃等。按照大灣區建設的時序,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到2020年,打基礎;第二階段是到2022年,基本形成三地規則對接;第三階段到2035年全面建成國際一流灣區。

二是積極探索三地規則對接,這是大灣區建設的重中之重。

三是攜手港澳共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目前,廣東正積極推進河套地區港深科技創新園區、橫琴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等建設。同時,圍繞推進廣深港澳科技走廊建設,廣東正積極申報創建國家級重大科學裝置,以這些重大平臺為依託來推進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四是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重點是加快軌道交通建設,建設軌道上的大灣區。現在,廣東正在按照國家的要求在編制粵港澳大灣區城際軌道的規劃,今年上半年可以出臺。此外,圍繞三地互聯互通基礎設施加快推進,包括今年和香港的香園圍口岸可以建成,珠澳新通道也可以建成,虎門二橋也可以全線建成通車。

五是繼續研究穩步推進提高三地居民幸福感、安全感、獲得感。一些民生領域和文化領域的合作,三地居民特別是港澳青年有很強訴求,廣東將回應這些訴求,正積極推進。

六是三地攜手打造“一帶一路”支撐平臺。今年上半年粵港澳三地政府還會組織聯手到海外推介的活動,一方面擴大粵港澳大灣區的影響力,另一方面也按中央要求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支撐平臺。

粵港澳大灣區主題年後普漲

受上述消息影響,2月12日粵港澳大灣區概念股異動,龍頭世榮兆業(002016)封板,宏川智慧(002930)、恆基達鑫(002492)、廣州港(601228)紛紛走強。

《投資快報》記者注意到,粵港澳大灣區指數年後10個交易日共漲了3.97%,漲幅高於同期大盤。具體到個股方面,27只粵港澳大灣區概念股中,共有23只實現上漲,佔比超過85%。其中,棕櫚股份、航新科技漲幅超過10%。

東興證券認為,粵港澳大灣區基礎條件好,年GDP達1.5萬億美元,已經超過舊金山灣區和紐約灣區,人口6957萬人和土地5.6萬平方公里遠超其他灣區,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和機場旅客吞吐量均為四大灣區之首。未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應注重四大領域,交通運輸業、金融業、高新技術業、房地產業。東興證券指出,大灣區在這四大行業發展方面具有巨大優勢,有良好的發展基礎和發展潛力。借鑑其他世界級灣區經驗,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應該優化地區間產業佈局,激發灣區協調發展潛能。

中信建投認為,高端製造業、現代服務業、新經濟或將是粵港澳大灣區蘊含的產業機遇。粵港澳大灣區擁有廣泛的產業結構,除了擁有大量高新技術產業之外,還存在許多不同的傳統制造業,這為人工智能、智能製造、機器人、新材料、雲計算、工業互聯網、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先進技術與傳統工業結合奠定了基礎。與此同時,粵港澳大灣區製造業發達、產業體系健全,這為研發、物流、金融、信息技術、商務、節能環保等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與此同時,優質生活圈的建立也意味著休閒旅遊、養老、教育、文化娛樂生活性服務業也將迎來又好又快的發展階段。科技與創新是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成為世界級城市群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可以關注創新經濟發展新階段下的新經濟。

機構認為,隨著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的推進,區域主題將會反覆、持續受到市場的關注,重要是把握好節奏。基建+房地產方面,重點推薦標的包括深圳區域:招商蛇口(001979)、深振業A(000006);珠海區域:華髮股份(600325)、格力地產(600185);廣州區域:保利地產(600048)、粵水電(002060)。交運方面,建議重點關注標的:珠海港(000507)、深赤灣A(000022)、中遠海特(600428)、粵高速A(000429)。生態環保方面,建議重點關注鐵漢生態(300197)、棕櫚股份(002431)。

粵港澳大灣區概念股

廣州港(601228)

隨著廣州港南沙汽車碼頭2018年商品車裝卸量突破100萬輛,廣州港的貨物吞吐量首次突破了6億噸。這也意味著廣州港作為綜合性樞紐港的定位得到進一步鞏固,將有利於與粵港澳大灣區內港口群協同、錯位發展。

廣州港務局副局長袁越此前表示,2018年廣州港貨物吞吐量預計將達到6.15億噸,集裝箱吞吐量突破2180萬TEU(標準箱)。2019年廣州港將參與海外港口投資開發建設運營,引領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航運樞紐建設。

目前,粵港澳大灣區坐擁世界級港口群,各地港口競爭激烈,尤其是在集裝箱貨源的爭搶方面。在全球集裝箱吞吐量十強港口中,粵港澳大灣區就佔了三席,且廣州、深圳和香港均超過2000萬TEU。

據悉,下一步廣州港將深化粵港澳大灣區交流合作,加強與灣區內港口群之間的協調對接,與區域內港口群協同發展、錯位發展,增強粵港澳大灣區港口群整體國際競爭力。

鹽田港(000088)

深圳,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國際綜合交通樞紐。空中,加快第三跑道等規劃建設,新增5個以上國際通航城市。海上,將加快鹽田港東作業區和西部出海航道二期工程,規劃建設深圳港內陸港,推進深港引航互認,推動開設深港海上旅遊航線。陸地,將開通穗莞深城際軌道交通,加快深中通道等對外通道建設,力爭深茂鐵路深圳至江門段開工。深圳還將加快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完善海洋功能區劃,加強海洋生態保護與整治修復,打造大灣區活力海岸帶。

2018年,鹽田港集團集裝箱吞吐量保持了增長勢頭,全年吞吐量達1438.93萬標箱,同比增長2.58%,約佔深圳港的55.91%。其中鹽田港區集裝箱吞吐量1315.97萬標箱同比增長3.59%大鏟灣港區集裝箱吞吐量122.96萬標箱同比減少7.13%。

2019年1月份,鹽田港貨物進出口活躍度顯著提升,從深圳海關隸屬大鵬海關申報進出口的集裝箱共計28.9萬標箱,較去年同期增長10.7%,進出口貨物總值1279億美元,同比增長7.9%。其中,出口集裝箱量同比增長幅度超過15%,出口貨值同比增長9%。

深天地A(000023)

深天地A是全國第一家以商品混凝土生產和銷售為主業的上市公司,公司在深圳土市場深耕多年,為深圳重點工程、地標建築提供了大量優質商品混凝土,受益於粵港澳大灣區交通深度一體化建設。

值得一提的是,深天地A2月12日公告,公司當日收到《證券過戶登記確認書》,寧波華旗同德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深圳市東部開發(集團)有限公司、陝西恆通果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已在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深圳分公司辦理完成過戶手續,分別將其所持有的“深天地A”2100萬股、700萬股和1000萬股,合計3800萬股無限售條件流通股(佔公司股份總數的27.39%)過戶給廣東君浩股權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公告稱,本次股份協議轉讓過戶完成後,公司總股本未發生變化,廣東君浩持有“深天地A”3800萬股(佔公司股份總數的27.39%),為公司第一大股東,廣東君浩的股東林宏潤、林凱旋夫婦為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