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同居沒有好結局,我要不要同居?

婚前同居沒有好結局,我要不要同居?


1

同居了也不一定結婚

《左耳》中經典臺詞:我們都想要牽了手就能結婚的愛情,卻活在一個上了床也沒有結果的年代。

這句話放在同居身上,也同樣適用。

就算同居了,我們也不一定能夠結婚。

關於同居這個話題,一直眾說紛紜。

婚前同居沒有好結局,我要不要同居?


支持婚前同居的人認為:

房租這麼貴,一起住,省錢!

瞭解對方的生活習慣,試探對方到底是不是適合自己的人;

比如他是不是晚上喜歡不洗澡睡覺,睡前不刷牙,鞋子亂丟一地,從來不收拾;


萬一結婚發現不合適,總不能說離婚就離婚吧,總要有個試錯期。

試探對方性生活是否問題;

畢竟他“不行”,極大影響夫妻生活質量。

婚前同居沒有好結局,我要不要同居?


反對婚前同居的人則表示:

發生意外懷孕幾率高。比起沒有同居的情侶有一炮沒一炮,規律的性生活中獎幾率更高。

女性婚前同居更容易受到道德層面的束縛,更多人認為女性更吃虧。

當然也有不少的人,在面對同居這件事情上沒有這麼功利。


他們認為喜歡就住一起,未來的前景如何又何必想太多。

婚前同居有利有弊,那麼,婚前同居到底應不應該?


婚前同居沒有好結局,我要不要同居?


2

婚前同居,更易離婚


婚前同居的人更容易離婚。

根據調美國統計局在2007年作出的調查研究發現:

婚前同居不能使得婚後的生活美滿,而是提高了離婚率,同居情侶分手的可能性是夫妻的5倍。

同居的情侶彼此間的承諾不如已婚夫妻,他們還有更多的選擇機會。

同居時間越長,對婚姻的熱情就越低,越容易接受離婚。

情侶如果已經訂婚,在婚前的幾個月住在一起,同居的這些負面影響並不會出現。

如果把同居當成試婚只能夠只會增加離婚率。

美國對性開放度極高的情況下,婚前同居的離婚率更高。


婚前同居沒有好結局,我要不要同居?


美國的社會調查報告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但不一定適用於中國。

在這裡,我們更建議你是為了結婚而同居,為長期關係而同居。

假設你是為結婚而同居,你需要準備點什麼呢?


3

為結婚而同居,需要注意的點


同居時的心理準備,為婚姻而同居時,需要注意什麼?

  • 兩個人是獨立的擁有自我意識的個體

你說什麼都對,我聽你的;


你說什麼都不對,你得聽我的。


這兩個人的相處模式,無論是哪一種,都不是平等的關係,總有一方在跪舔,一方在服從。

長期維持這種相處模式,最終一方會覺得委屈,另一方則感到厭煩。


婚前同居沒有好結局,我要不要同居?


  • 擁有良好的合作意識

在同居生活中必然會產生許多的摩擦,這時,要明白:

想要解決問題的對方是以長期關係為目的,是為了結婚而同居的。

用一個又一個藉口,謊言來逃避現實問題,這恰恰是短期關係的表現。

  • 尊重彼此的生活習慣

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經歷,不同的生活的環境。

生活中難免出現摩擦,對對方的生活習慣報以尊重,用包容的心態協商彼此間的差異。

婚前同居沒有好結局,我要不要同居?


婚前同居的心理準備

  • 明確對方不是一個完美的人


“情人眼裡出西施”詮釋了陷入愛情中兩人的狀態,雙方都在盡力在對方面前呈現最完美的自己。

舒適的家居環境,最易呈現雙方最真實狀態。

平日裡乾淨整潔的大男生,在家裡卻隨處可見亂丟的衣服,襪子積攢一個月才洗。

男神瞬間從神壇跌落為“邋遢男”。

所以,在同居之前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畢竟大家都是普通人。

婚前同居沒有好結局,我要不要同居?


  • 同居也要保持自己的獨立性

不要輕易把自己變成管家婆,特別是女性不要幻想全方面接管對方的生活。

把對方逼的喘不過氣,也迷失了自我。


選擇同居,必須要記住的一點:

你不是為愛情而活,而是為自己而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