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好城市水管家:威海勞模、市水務集團王天華

威海網訊 (記者 黃澄)有這麼一群平凡的人,卻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他們有企業負責人、白衣天使、一線員工、農村居民……他們為社會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他們有一個統一的名字——“勞模”。

我們需要勞模,勞模需要尊重。為進一步弘揚勞模精神,宣傳全市廣大職工群眾的勞動業績,在全社會營造尊重勞模、關心勞模、學習勞模、爭當勞模的良好氛圍。市總工會聯合本報,從今日起推出“身邊的勞模”專欄,帶領大家一起領略勞模的風采。

当好城市水管家:威海劳模、市水务集团王天华

市水務集團總經理王天華正在伏案工作。 資料片

當我們打開水龍頭,看著甘甜清澈的自來水汩汩流出,是否會想到城市“水管家”的默默付出?無數個日日夜夜,他們辛勤地守護著城市供水系統的安全運行。威海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天華就是城市“水管家”的典型代表。

1985年,作為威海第一個給排水專業本科畢業的大學生,王天華被分配到當時的威海市自來水公司擔任技術員,這一干就是30多年。

有一件事讓王天華至今刻骨銘心。1995年7月,因為遭遇特大暴雨,位於經區長峰附近的輸水管道爆裂,導致市區大範圍停水,他和工人連續搶修三天三夜,供水才得以恢復。那些天,自來水公司的熱線電話都快被打爆了。

從那以後,王天華開始一門心思琢磨如何徹底解決時常會大面積停水的問題。經過調查分析,他了解到,威海的自來水管網都是水泥材質,易腐蝕、易開裂、抗壓性差,這是導致水管時常爆裂的主要原因。

一次到美國出差時,王天華得知歐美等國家採用的是強度大、耐腐蝕的球墨鑄鐵輸水管道,使用壽命長達五六十年,能夠有效解決輸水管道爆裂的問題。但在當時改造自來水管道並非一件易事,國內沒有這種材質的管道,而且自來水公司的經濟能力也有限。

直到2003年,威海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大規模改造的條件成熟。擔任公司總經理的王天華大膽提出,全面改造威海市區的自來水管道,徹底告別“水泥管時代”。

接下來幾年的時間裡,王天華分批組織實施球墨鑄鐵管道改造工程,截至目前,市區改造基本完成,大面積持續性停水等事故基本杜絕。

王天華說,讓威海人喝上放心水、安全水、滿意水,是他最大的夢想。

這些年,在他的帶領下,市水務集團先後投資30多億元實施供排水重點工程100多項,市區供排水設施日臻完善,日供水能力達到35萬噸。

威海在全國還率先基本完成一戶一表改造,既解決了總表收費糾紛,又促進了城市節水。

市水務集團全力推進智慧水務建設,建立起了供排水自動化調度、熱線呼叫等信息系統,信息化應用達到國內同行業領先水平。同時,推出了“五位一體”服務、提醒服務、綠色通道、保護性停水等一大批服務新舉措,亮出了全省同行業的服務旗幟。

因為勇於創新、踏實肯幹的工作精神,王天華先後榮獲威海市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專家、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威海市勞模等榮譽。

王天華表示,下一階段的工作重點是改善水質,引進活性炭投加工藝,進一步改進自來水水質,使出廠水達到直飲水標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