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事兒:123秒緊急逃生,俄載人飛船升空途中遭遇故障

外事兒:123秒緊急逃生,俄載人飛船升空途中遭遇故障

  “宇航員因太空飛行獲獎並非毫無道理,因為他們是冒著生命危險出發的。”

  據俄羅斯塔斯社,俄副總理鮑裡索夫針對昨日下午“聯盟號”飛船發射事故作出回應。幸運的是,這一次,兩名宇航員全都安全歸來。

  北京時間昨日下午,載有一名俄羅斯宇航員、一名美國宇航員的“聯盟號”飛船在發射前往國際空間站時出現故障,兩名宇航員啟動緊急逃生系統成功返回地面。

  據今日俄羅斯,兩名宇航員經檢查均未受傷,目前狀況良好。

  這是蘇聯時代結束後,俄羅斯首次出現這類事故,同時也是國際空間站20餘年的歷史中首次出現發射失敗的事故。

  據俄羅斯塔斯社,俄方調查委員會發現,助推分離器在分離過程中出現故障可能是導致發射失敗的主要原因。

  據法新社,俄羅斯方面表示,俄方將暫停所有載人飛船發射計劃。俄羅斯國際文傳通訊社稱,今年接下來的未載人發射可能也會停止。

  “快速的太空之旅”

  “這真是超快速的一次旅行”,據今日俄羅斯,俄方宇航員奧夫齊寧回到發射基地拜科努爾後開玩笑道。

  這是阿列克謝・奧夫齊寧的第二次太空之旅。另一名美國宇航員尼克・黑格則是首次進行太空飛行――為此他已經等待了五年。

  據俄羅斯航天集團消息,“聯盟MS-10”飛船由“聯盟-FG”型運載火箭從哈薩克斯坦拜科努爾發射升空。起飛約119秒後,火箭第一級分離,位於火箭頂端的整流罩被拋下,但火箭第二級的發動機突然關閉。

  123秒,緊急逃生系統啟動,乘員艙與火箭分離,並拋出降落傘著陸。據今日俄羅斯,他們在事故時遭受的重力加速度達到6.7g,雖然這還是低於他們訓練時的最大值。

  兩名宇航員最後在距離拜科努爾400公里的草原上被俄方救援小組找到。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兩位宇航員目前狀況良好,其前往國際空間站的飛行將安排在2019年春天。

  但這一事故對俄美雙方航天事業也許會造成一定影響。

  國際空間站或將“無人看管”

  據俄航天集團,兩名宇航員原計劃在國際空間站駐守半年。

  而此次發射事故將導致俄方暫停載人航天任務。據法新社,自從美國航天飛機退役後,俄羅斯是唯一一個送人往返國際空間站的國家。

  這一事故也引發了人們對於當前還在空間站的3名宇航員安危的擔憂。

  但據《華盛頓郵報》,NASA方面表示,目前在空間站的3名成員沒有危險,他們有足夠的供給以延長任務期 。同時,他們也可以通過當前連接空間站的備用“聯盟號”飛船飛回地球。

  不過NASA表示,或許空間站的宇航員將在沒有替代成員到來的情況下返回地球。

  這也意味著國際空間站可能會有一段時間“無人看管”。

  《華盛頓郵報》稱,這個耗資1000億美元的空間站此前還從未出現過僅僅通過地面指令操控的情況,因為它需要不斷的維護。

  國際空間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是以美俄為首的一項國際太空合作計劃,還有歐洲航天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加拿大國家航天局和巴西航天局參與。

  該項計劃1993年完成設計開始實施,主要為科學研究和開發太空資源提供支持。空間站可容納6名宇航員工作生活,每班至少半年。

  雖然若是無人參與,許多觀測、考察將受阻,不過,NASA方面表示,國際空間站有能力在無人值守的情況下正常運轉。

  還有哪些載人航天事故?

  航天事業是伴隨著風險的,成功與失敗常常只在數秒之間。美俄兩國都曾發生過載人航天失敗事故。

  俄羅斯

  俄羅斯在蘇聯時期曾發生過兩起類似事故,但宇航員全部生還。

  1983年9月28日,蘇聯在哈薩克斯坦的發射“聯盟T-10”飛船發生故障,兩位宇航員“火中逃生”。

  1975年4月5日,蘇聯“聯盟-18”飛船搭載兩名宇航員升空,但在助推器分離過程中發生故障,兩名宇航員緊急降落在了西伯利亞深山中――兩人都存活了,但其中一位身體受到極大損傷。

  美國

  美國航天史上發生過兩起致命事故,這兩次事故導致美國航空航天局暫停航天飛機任務,並於2011年正式淘汰所有航天飛機。

  1986年1月28日,美國“挑戰者號”航天飛機在升空73秒就發生瞭解體,機上7名宇航員全部遇難,這也被認為是航天史上最致命的一次太空航行。

  2003年2月1日,歷史重演――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在返航時解體墜毀,機上7名宇航員全部遇難。

外事兒:123秒緊急逃生,俄載人飛船升空途中遭遇故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