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小新:中國神祕方案曝光!這個高度,美國“望塵莫及”……

  資訊在這成形,科技在這裡引爆!

  大家好,歡迎再次來到一週科技匯,新財迷與您一起跟上世界的腳步,跟上中國製造的腳步。  1 中國神秘海上方案曝光,超美國

  12月1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發展促進中心在北京組織專家組對七0二所牽頭的“浮式保障平臺工程(二期)”和“浮式保障平臺海上試驗驗證技術研究”進行了研製任務書評審(如下圖)。(中國浮式生產儲油系統概念圖)

  而這意味著,未來中國將建造遠超美國福特級航母的綜合海上平臺,而這種綜合海上平臺未來不僅可以有巨大的軍事用途,還在民用領域有巨大的貢獻。

  1、民用領域巨大的貢獻

  中國300萬平方公里的管轄海域是環太平洋主要分佈區之一,渤海、黃海、東海及南海北部大陸架海域及南海海域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

  然而,南海水深一般在500米至2000米之間,屬深水作業區,颱風、駭浪、內波、沙坡、沙脊等惡劣海況加大了此海區內石油開採的難度。

  而且,南海海域遼闊,南沙共有230多個島嶼、沙洲和礁灘,但作為港口和補給基地的卻沒有幾個,更不用說可以作為的機場的大型島嶼了。此外,在南海中國與周邊國家還有領土、領海衝突。

  而我們的新神器浮式保障平臺通常由船體、基礎設備或生產設備、繫泊系統等組成的後,其主要特點為機動性和運移性好,可通過繫泊攬勝固定於海底,可以隨風浪和還留的作用進行全方位的自由旋轉,因此十分適應深海部署,在深海中具有較大的抗風浪能力。

  如果作為海上採油平臺,還可以作為巨大的海上儲油倉庫和生產工廠,以改變傳統的開採-運輸-加工-銷售-運輸的模式,直接開採後便可直接加工,變為成品油直接存儲和銷售,因此極大的減少了海上採油平臺的運營成本。

  2、軍事方面巨大用途

  在軍事領域方面,浮式保障平臺也有一定的前景。

  比如,美軍在海灣戰爭期間,就萌生了建造名為“機動式離岸基地”的概念。通過搬遷時模塊的組合,搭建2000米長,可起降C-17運輸機,並能容納3000人部隊的大型海上基地。

  但是,這一概念在1999年被徹底取消,原因是這種平臺不實用、造價高、被攻擊後生存力低。

  而且,在美軍的概念圖中,可以發現其為類似雙體船的結構設計,並且擁有艦島以指揮起降飛機。可雙體船在現實中要考慮很多因素,比如船吸效應,如果採用雙體船設計的船隻在行駛中超過一定速度,其兩個船體就會相互吸引,從而向船體中央擠壓,從而破壞船體結構,甚至是造成毀滅性的損傷。

  中國海軍目前的022導彈艇就是因為採用雙體船設計,但其無法繼續改進剛打船體,就有因為船吸效應和結構、材料方面的綜合原因。因此,浮式保障平臺在考慮成本和安全性的前提下,應採用一些比較成熟的設計,以適應現實的需要。

  目前,中國一有相關論文論證相關的超大型浮式平臺,其長度為300米,寬度為100米,組合體共5個,接連起來可以達到1500米長,重量達50萬噸,可滿足運輸機的起降,甚至是運-20的起降。

  中國的浮式保障平臺與美軍提出的相關概念相比,中國設計更加實際也更加側重軍民融合發展,當其真正出現在南海時,甚至是任何中國擁有海外利益的周邊海域時,浮式保障平臺必將策劃能夠為中國海面上不可缺少的空海港口、補給基地、倉庫等。因此,為了早日實現浮式保障平臺的實際應用,還需要長期的技術探索和海外經濟/保護中國海外利益的武裝力量,以保證浮式保障平臺的安全

  2 中國研製出柔性太陽能電池,可用於可穿戴器件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的研究團隊近日成功研製了蜂巢狀納米支架。

  而,據此製備的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具有優異的耐彎折性,可廣泛應用於各類可穿戴器件。(蜂巢納米支架的製備及可穿戴太陽能電源應用 光明網 圖)

  目前,手機柔性屏已經在預熱階段。而柔性可穿戴電子,當然也會是未來電子元器件發展的熱點方向,其中電源是可穿戴電子重要的組成部分。

  此前,電源對可穿戴電子的戶外使用性、大面積貼合性和安全性有較大限制。

  現在,中科院化學所綠色印刷院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宋延林課題組通過納米組裝―印刷方式製備了蜂巢狀納米支架,可作為力學緩衝層和光學諧振腔,從而大幅提高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和力學穩定性。

  可以說,該研究為研發新一代可穿戴電子設備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3 浙大研發新材料電池1.1秒充滿電

  現在,越來越的企業湧向電動汽車,而電動汽車最大的問題就是:電池壽命、電池使用時常。

  不過關於電池問題,不久後可能就會得到解決。因為,浙江大學科學家用石墨烯膜作為正極材料,研發出一種新型的鋁-石墨烯電池。

  而這種新型的鋁-石墨烯電池,壽命超長,能在極短時間內充滿電,在零下40℃到120℃的溫度範圍內都能正常工作。

  據介紹:這種新型電池現在的實驗室數據是1.1秒就能充滿電,比電容量損失輕微。未來如果用到手機上,充電5秒鐘通話2小時是完全可能的。

  此外,鋁-石墨烯電池還有一些當前其他電池無可匹敵的特性。

  低溫至零下40℃,鋁-石墨烯電池仍能穩定充放電1000次,高溫至100℃,穩定充放電45000次,即使電芯暴露於火焰中也不會起火或爆炸。這一寬溫度使用範圍為將來鋁離子電池在極端溫度條件下的使用打下了基礎。這種電池還有很好的柔性,在10,000次彎折後容量完全保持,展現出在可穿戴柔性電子器件中的應用潛力。

  4 全球第一個5G標準發佈,中國話語權大幅提升

  近幾個月,關於5G的話題越來越多,由此可以預見的是:5G離我們越來越近。而誰在這方面有優勢,未來天平可能就會月傾向誰。

  而這一次,中國走在了前方!!!  在12月21日,產業界傳來一個激動人心的消息:在國際電信標準組織3GPP RAN第78次全體會議上,5G NR首發版本正式凍結併發布。

  其中,中國是全球5G標準總設計師之一!

  儘管,3GPP是5G標準的主導方。但是,在這個彙集了運營商、設備商、芯片商等行業巨頭的全球頂級俱樂部裡,有中國的三大運營商以及華為、中興兩大設備巨頭。

  引人關注的是,中國移動是唯一報告人和協議主編,領導完成了5G空口場景和需求研究項目,輸出5G空口技術綱領性文件,後續所有技術研發和標準化均以此文件為準繩。

  中國移動副總裁李正茂表示,第一個5G NR版本為全球統一的5G系統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們相信下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將是2018年6月完成獨立組網的5G NR標準,提供5G端到端的能力,將為運營商探索企業和垂直市場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也紛紛表示,隨著第一版5G標準的完成,計劃2018年在中國多個主要城市開展5G外場測試,併為即將到來的5G商用做好準備。按照三大運營商的日程表,2020年將實現5G商用部署。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曾劍秋分析指出,在5G標準上中國具備了引領全球的實力。1G、2G時代,中國在通信標準中完全是跟隨者,3G時代中國提出的TD-SCDMA在爭議中成長,在4G時代中國主導的TD-LTE則與另外一大國際標準平起平坐,而5G時代,中國的話語權大幅提升。

  好啦,以上就是本期全部內容!!!其實每次寫中國的科技有突破,小心臟就特別的興奮,寫的時候自豪感十足。

  上文寫的,新神器浮式保障平臺,這個和“天鯤號”造島神器可以說已經形成互補作用,可以造島的地方用“天鯤號”,不適合造島的用浮式保障平臺。

  而,柔性太陽能電池、鋁-石墨烯電池、5G運用,都是未來幾年重點發展的對象,誰在這些方面有大突破,就會有大話語權。當然,除了這些,中國還有許多地方許多努力,特別是半導體方面。你覺得呢?

白小新:中國神秘方案曝光!這個高度,美國“望塵莫及”……

白小新:中國神秘方案曝光!這個高度,美國“望塵莫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