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最新民法總則即將生效,這幾個改變將對我們生活有影響

2017最新民法總則即將生效,這幾個改變將對我們生活有影響

  2017年3月1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15日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總則將於2017年10月1日起生效。新的民法總則有哪些亮點?會對你我的生活產生什麼影響?下面隨小編來了解下。

  2017最新民法總則即將生效,這幾個改變將對我們生活有影響

  一、胎兒也有繼承權了。

  《民法總則》第16條: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但是胎兒娩出時為死體的,其民事權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調整為8週歲。

  《民法總則》第19條:八週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2017最新民法總則即將生效,這幾個改變將對我們生活有影響

  三、個人信息洩露有了保障。

  《民法總則》第111條: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並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信息。

  四、虛擬財產受法律保護。

  《民法總則》第115條:物包括不動產和動產。法律規定權利作為物權客體的,依照其規定。

  第127條:法律對數據、網絡虛擬財產的保護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2017最新民法總則即將生效,這幾個改變將對我們生活有影響

  五、做好事救人有保障了。

  《民法總則》第183條: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沒有侵權人、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請求補償的,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第184條:因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六、訴訟時效由2年改為3年。

  《民法總則》第188條: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2017最新民法總則即將生效,這幾個改變將對我們生活有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