蹴鞠兄弟(民間傳奇)

1.武場受挫

北宋末年,天下紛爭,戰事不斷。宋自開國之初,重文輕武,習武之人漸少,如今到了用兵之際,卻少有悍將。亡羊補牢,猶未晚也。這一日,皇城之內,一場盛大的武舉考試正在進行,奪得武狀元之人,可為國家重用,帶兵出征,保家衛國。

考場之上,一個策馬揚鞭的年輕人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這個年輕人叫羅勝,可謂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各種成績一直遙遙領先,特別是騎馬連射三發的“連環射”,箭箭靶心。如果不出意外,這次的武狀元就非他莫屬了。按慣例,各種考核結束後就是宣佈武狀元的時候了。然而,今年卻有些不同,主考官劉丞相示意手下人宣佈,還有最後一場考核——蹴鞠。

蹴鞠,古來有之,就是用皮革包裹米糠毛髮製成的球,用腳踢。蹴鞠的玩法有許多種,在宋朝,最流行的玩法就是兩隊人排好陣式,爭搶蹴鞠,看誰踢得進球場中間的“風流眼”。

蹴鞠不但體現了團隊精神,更是類似於兵家的排兵佈陣。所以,劉丞相極力向皇上建議將蹴鞠作為考核的一項內容。當然,劉丞相還有一點私心,那就是他的外甥馬度是個蹴鞠高手。這一次,馬度也參加了武舉考試。馬度的比武成績略輸於羅勝,如果在蹴鞠技藝上加分,那武狀元到底歸誰,還是個未知數。

蹴鞠場上,馬度意氣風發,腳法刁鑽,將蹴鞠玩得滴溜溜亂轉,就如同聽話的活物一般,引起場中無數聲叫好。羅勝自小習武健身,雖然偶爾玩過蹴鞠,但和馬度比,簡直就是個門外漢。

羅勝的父親羅大佐是個普通的莊稼人,對羅勝的要求卻異常苛刻,從小讓他習文學武,但卻不讓他參加科考。羅勝不解,問父親這是為何?羅大佐搖了搖頭說,等你成了家,娶妻生子之後自會告訴你。羅勝受不了父親的搪塞,他不想空有一身的武藝和抱負。幾天前的夜裡,羅勝偷偷離開了家,來到了京城。他心想等拿到了武狀元,偷偷離家的罪過父親應該就會原諒了吧?可現在,蹴鞠場上幾個高手在你來我往,而羅勝站在中間,呆頭呆腦,像個傻子。

最後,按照總分,馬度成為本次比賽的武狀元,羅勝只能屈居第三。第二名的也是個蹴鞠高手,名叫鄭霆。雖然如此,但結局不算太壞,羅勝畢竟進了三甲,如果可以去邊疆守衛國土,憑著這一身的武藝也可以建功立業。

在他們正式收到任命之前,還必須在禁軍中培訓三個月。可不知為什麼,這一次禁軍教頭胡自峰卻讓羅勝他們只訓練蹴鞠,彷彿他們來的目的不是為了征戰沙場。更讓羅勝鬱悶的是,這樣的時刻,風頭總是被馬度和鄭霆佔盡。羅勝,只能在一邊默默地努力。

這一天,由馬度和鄭霆各帶一組隊伍對抗。馬度和鄭霆都使盡了渾身解數,仍然戰成了平手。最後的關頭,馬度實在無力再將蹴鞠打入風流眼,只好將蹴鞠踢給了離風流眼最近的羅勝,只要羅勝將蹴鞠踢入,那麼他們隊就贏了。羅勝知道這一腳的重要性,可笑的是,他一腳踢去,蹴鞠不但沒有飛向風流眼,反而偏離了路線,傳到了鄭霆的腳下。鄭霆沒有絲毫地猶豫,抬腳將蹴鞠踢入了風流眼。

比賽結束,馬度在眾人的面前大罵羅勝是個廢物,說他根本就不配待在禁軍之中,為什麼還不快回去種田?羅勝哪裡受過這樣的羞辱,當即跳出來要和馬度單挑。馬度是知道羅勝武藝的,一時有點下不來臺。正在馬度有些為難之際,突然一聲威嚴地斷喝,禁軍教頭胡自峰沉著臉走了過來。

羅勝因為不服管教,逞個人英雄,被關禁閉反省三天。馬度得意地笑了。

2.身不由己

羅勝獨自在小黑屋裡待了三天,感到異常憋屈,為什麼先罵人的是馬度,而受罰的卻是他?難道只是因為馬度是羅丞相的外甥?如今抱負不但沒得到施展,還受了一肚子的氣。想到這裡,羅勝在心裡暗暗地決定,一出小黑屋,就離開這裡。

三天後,羅勝來向胡自峰辭行。可胡自峰卻冷冷地看著羅勝說:“你以為我這兒是菜園門,你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羅勝有些不解,難道自己連自由也沒有了?

胡自峰沒有解釋,反而似笑非笑地說道:“我已經幫你報名參加了蹴鞠隊。三個月後的蹴鞠大賽非同小可,關乎國家顏面,如果你報了名還要離開,那就是叛國!”羅勝傻了,看著胡自峰臉上不容置疑的表情,他知道是有理也講不清了。只是羅勝有些不明白,蹴鞠大賽是怎麼回事?

這次蹴鞠大賽,大宋皇上邀請了遼、金、西夏幾國共同來參加。在此期間,各國達成協議休戰,並派大使來觀看。皇上想通過這次比賽,可以和各國大使聯絡,調停戰爭,促成盟約。所以皇上非常重視,到時候,他會親自接見最後戰勝的蹴鞠隊,和他們共進晚餐,並有豐厚的獎賞。

羅勝終於明白,從一開始胡自峰為什麼只讓他們訓練蹴鞠,原來是為這次大賽做的準備。可是以羅勝這樣的水平,如果上場,恐怕不能給蹴鞠隊帶來幫助,甚至會拖了大家的後腿,憑什麼要讓他參加?胡自峰擺了擺手:“還有三個月的時間,你的武功根底紮實,想學會蹴鞠技巧並不是難事,難的是你想不想學!”不想學又怎麼樣,羅勝現在還有選擇嗎?

蹴鞠隊很快開始了全方位的訓練。因為馬度確實是此中高手,所以成了當之無愧的隊長,鄭霆則成為副隊長。這一戰,不但關乎個人的獎勵,更關乎國家的榮譽,所以大家都嚴陣以待。

羅勝滿以為可以在蹴鞠隊中從頭學起,可是馬度根本沒把羅勝當一回事。在大家訓練的時候,馬度只讓羅勝在一邊撿蹴鞠。也就是說,有人把蹴鞠踢飛的時候,羅勝的任務就是快速地去把它撿回來,不耽誤大家訓練。羅勝非常鬱悶,卻又無可奈何,在蹴鞠隊,和行軍打戰是一個理,一切聽從隊長的指揮。羅勝因為得罪過馬度,馬度分明在公報私仇。

羅勝以為忍受一段時間,會有好轉,可是不然,馬度不但從來不讓羅勝參加訓練,反而更加頤指氣使,讓大夥兒看他的笑話。羅勝不想再忍,那等待他的又將是處罰,怎麼辦?羅勝想到了胡自峰,既然胡自峰袒護馬度,那還不如直接面對胡自峰,說不定還能讓他把自己開除,然後就解脫了。胡自峰聽完羅勝的怨言之後,根本就不當一回事,而是輕描淡寫地說:“明天我來和馬度說。”

第二天,羅勝剛來到訓練場,馬度就晃晃悠悠地過來笑道:“昨天向教頭哭訴去了?這樣吧,我給胡教頭一個面子,以後就派你去住到街頭的蹴鞠鋪裡去,陪著老呆製造蹴鞠,省得在這兒丟人現眼。說不定,等到比賽的時候,你也能造一個像樣的蹴鞠出來。”馬度說罷,整個隊伍都發出一聲鬨笑。唯一沒笑的只有鄭霆。鄭霆好像對這樣的爭鬥並不感興趣。

羅勝的臉上一陣白一陣紅。但轉念一想,哪怕就是去蹴鞠鋪,也比在訓練場這樣受辱好,至少不用看到馬度的小人嘴臉。想到這裡,他沒有再爭辯,而是默默地離開了訓練場。

蹴鞠鋪比羅勝想象的還要破,而且整個作坊裡只有老呆一個人。羅勝走進了屋裡,首先聞到了整個屋子裡充滿了皮革的腥臭,讓人作嘔。屋子的一角堆滿了皮革、米糠、毛髮,零亂無比。匠人老呆正坐在這些材料的中間,精心地縫製著皮革。

羅勝微笑著打了招呼,可老呆只抬眼看了羅勝一眼,繼續低頭幹活。羅勝不禁有些尷尬。正在他不知所措的時候,老呆突然放下手中的皮革,用沙啞的聲音問道:“你就是那個在武場,蹴鞠成績為零的羅勝?”羅勝臉一紅,但還是點頭承認了。老呆看了看羅勝,指著旁邊的一個小凳說:“坐吧,剩下的這兩個多月你就和我做伴吧。”

深夜,陰冷的房間裡,老呆的鼾聲此起彼伏。羅勝怎麼也睡不著,他真沒料到來到京城,會落得如此結局。可是如今卻已身不由己了。

3.怒髮衝冠

不知過了多久,羅勝才在迷迷糊糊中睡了過去,睡夢中他猛地聽到了一聲大喝:“起來幹活!”喝罵的正是老呆。

羅勝無奈地爬起床,外面的天還沒有亮透。老呆就讓羅勝去搬柴做飯,去幹各種活,羅勝心裡不由得有些生氣。老呆卻心安理得地使喚著羅勝,彷彿羅勝就是派來給他當下人的。

到了下午,老呆開始讓羅勝試蹴鞠。蹴鞠的製作工藝雖然不是很複雜,但是製作的好壞卻非常講究,裡面填充的糠和毛髮的比例一定要正好,不能太重,也不能太輕,不能太鬆,也不能太緊。做好之後,還要一一用腳試踢,才能確保能做出一個完美的蹴鞠來。

試踢蹴鞠並不複雜,就是讓羅勝在腳尖不停地顛動,然後感覺蹴鞠的重量和腳感。羅勝哪裡懂得這些,可是老呆卻不由分說地讓他去顛。每個蹴鞠至少要連續顛動一百下,並且不落下來,才為過關。到了晚上,羅勝的兩條腿又酸又脹,倒在床上,頭剛捱到枕頭,就睡著了。

接下來的一段日子基本都是這樣過來的。老呆不是讓羅勝幹活,就是讓他試蹴鞠,而且花樣百出。比如老呆遠遠地放一個筐子,讓羅勝將蹴鞠一個個的踢進去,試蹴鞠的速度。要不就有時候老呆將蹴鞠扔起來,讓羅勝從各個角度來踢。

兩個月的時間很快過去了。雖然辛苦了一點,但羅勝卻感覺和老呆在一起至少不用看馬度的臉色,不用忍受大家的嘲笑,倒也自在。

比賽的日子越來越近。這天,羅勝去送蹴鞠,突然一陣馬蹄聲疾速傳來,羅勝趕忙閃到一旁,卻見騎馬的不是別人,正是馬度。馬度在大街上縱馬,旁若無人。羅勝本來想躲開馬度,不與他照面,可正在這時,遠處一個纖弱的女子正在街心,來不及躲閃,眼看就要被快馬撞上。

說時遲那時快,羅勝看見這一情形,根本沒有多想,迅速拋起手中的一個蹴鞠,拼盡全身的力氣踢了出去。那蹴鞠像長了眼睛一樣,飛向了快馬,不偏不倚,正打在了馬的眼睛之上。與此同時,羅勝本人也狂奔而出,趁馬受驚嘶鳴的一瞬間,閃電般地伸出手,又快又準地抓住了馬轡,使盡平生的力氣,生生將那匹快馬拉停。此時,那馬離女子不過一尺之遙。

馬的嘴角被勒出了血,一聲嘶鳴,前蹄高抬,將馬背上的馬度掀翻落地。馬度狼狽地從地上爬了起來,一臉怒容,等發現將馬強行勒停的人竟然是羅勝,更如同火上澆油,拿著馬鞭指著羅勝大罵。羅勝看著灰頭土臉的馬度,反而笑了,不卑不亢地說道:“你可以當街縱馬,不顧他人安危,我當然可以將馬勒停,防止出事。”

圍觀過來的行人,都紛紛指責馬度。馬度又羞又氣,但他知道,這樣鬧下去,對自己是沒有好處的。於是他搶過羅勝手裡的馬韁,翻身上馬,準備離去,想想又不甘心,猛地回頭,用馬鞭向羅勝抽去。羅勝根本沒有防備馬度會來這一著,被馬鞭抽中了額角,瞬時血就流了出來,此時的馬度,已催馬離去。

羅勝救下的女子是個女真人,名叫納蘭秀,正是隨著金國蹴鞠使團來到此地的,不曾想剛才竟遇到如此危險。納蘭秀見羅勝額頭流血,執意要給羅勝包紮。之後羅勝才明白,納蘭秀正是金國使者納蘭虹的女兒。

過了幾天,納蘭秀來蹴鞠鋪找羅勝。羅勝正有些手足無措,老呆卻猛地站了起來,冷著臉讓納蘭秀滾,說他這兒不歡迎女真人。納蘭秀並不受漢族那些禮制的約束,更沒有把老呆的話放在心裡,而是看著羅勝說:“我是來找你的。”

羅勝一時有點懵,卻又不想在納蘭秀的面前和老呆發生衝突,就讓納蘭秀先走。納蘭秀一走,羅勝冷著臉問老呆為什麼?老呆冷哼了一聲說道:“你難道不知道女真人一直在和我們打戰?”

羅勝也生氣了:“我來你這裡是幫你做蹴鞠,並不是什麼都要聽你的。”老呆也不甘示弱:“只要在我這兒,就必須聽我的。”看著老呆的不可理喻,羅勝將手中的皮革一扔:“我不幹了,離你們這些人都遠遠的,行嗎?”老呆又是一聲冷笑:“想不到你爹是個逃兵,你也是個逃兵!”

羅勝不解地回過頭來問道:“你認識我爹?”

4.驚天陰謀

二十年前,有義結金蘭的兄弟四人,人稱“邊疆四虎”,在邊疆殺敵衛國,英勇無比。可是回朝之後,他們卻處處遭到壓制,根本得不到重用。直到有一天,老大鄭飛虎因為被一個文官羞辱,失手將對方打死。隨後不管其他三位兄弟如何求情,鄭飛虎仍然被處斬了。

鄭飛虎死後,三兄弟都受到了牽連,意見也有了分歧。其中老二羅大佐,憤而離開了京城,歸隱山林,併發誓永不回朝。另外兩個人,老四如今也不過是個禁軍教頭,叫胡自峰;還有老三,更慘,已淪落成了一個蹴鞠匠人,就是老呆。

羅勝聽完這一切後,目瞪口呆,他從來不知道父親羅大佐曾經有過這麼一段過往,難怪父親不讓他參加科舉。只不過,老呆又憑什麼認出自己就是羅大佐的兒子?

老呆苦笑了一聲:“你會‘連環射絕技,又恰巧姓羅,那還會有錯?你以為胡老四私自給你報名參加蹴鞠隊,是為了懲罰你?你以為你被送到我這兒來,是因為馬度的欺負?你都錯了。你爹當年不願再走仕途,那是他的事,而你既然來到了京城,我們就有義務幫助你施展抱負。”

抱負?聽到這裡,羅勝氣不打一處來,他受盡了窩囊氣不說,還怎麼施展抱負?老呆看著羅勝,竟然笑著指了指自己:“你看看我,還有什麼不平的?在這次蹴鞠大賽上,你如果能一展身手,還怕得不到重用?”

羅勝更是不信,關於蹴鞠技法,他根本不懂。老呆哈哈一笑:“這兩個月來,你雖然在試蹴鞠,但我教你使用的全是蹴鞠技法,加上你本身武藝高強,一般人還真不是你對手。”羅勝這才想起,那天他下意識地就將蹴鞠踢中了馬的眼睛,救下了納蘭秀,看來都是這些天練習的結果。想到這裡,羅勝不由得也笑了起來。只是還有一點,要和馬度成為隊友,讓羅勝不禁有些洩氣。

老呆這時候拍了拍羅勝的肩:“蹴鞠,不但要顯示個人技法,更是團隊精神的體現。當我們面臨敵人的時候,個人的恩怨還重要嗎?”

大賽的日期越來越近了。羅勝回到了蹴鞠隊,可能是因為胡自峰的干涉,馬度將羅勝劃給鄭霆那一組去訓練,兩人倒也相安無事。羅勝想向鄭霆請教,可鄭霆卻從來像看不見羅勝一樣。羅勝有些鬱悶,不說好了蹴鞠是團隊精神的體現嗎?為什麼被孤立的只有他一個人?

大賽明天就要開賽了。羅勝覺得應該和鄭霆談一談,如果在蹴鞠場上,他無法找人配合,也只能算是個聾子的耳朵。傍晚,羅勝剛走到鄭霆的住所前,卻發現一個女子走了進去。那個女子不是別人,正是納蘭秀。

納蘭秀怎麼會認識鄭霆?羅勝的心頭浮起一片疑雲。這時,裡面傳來了爭吵聲。羅勝雖然有些不恥於偷聽,但由於好奇心太重,還是悄悄地貼在了牆根邊。這一聽不要緊,聽完之後,羅勝不由得眉頭倒豎。

納蘭秀進屋之後,就和鄭霆發生了爭吵。即使兩人的對話已經壓低了聲音,但羅勝仍聽得一清二楚。

鄭霆雖是漢人,可自小卻流亡到了金國,被納蘭虹收養,所以和納蘭秀兩人情同兄妹。這一次,鄭霆負有特殊“使命”,要在這次蹴鞠大賽上,幫助金國奪得勝利。然後在慶功宴上,金國的蹴鞠武士們,在大宋皇上離他們只有一步之遙時,齊心協力地刺殺。之後金國會趁大宋皇上駕崩之亂,迅速發動和大宋之間的戰爭,奪取天下。

納蘭秀此行,是勸阻鄭霆,想讓他拿出真正實力幫助大宋贏。因為一旦金國的計劃得逞,雖然看似勝利,但這些金國武士以及父親納蘭虹都將會成為刺殺的犧牲品,他們很難從慶功宴上逃脫。再者一旦戰爭爆發,所有的百姓都會遭殃。她現在才知道,大宋的臣民並不像金國人說的那樣十惡不赦,而是和天下人一樣的普通,善良。

納蘭秀的一番話雖然有理,但鄭霆卻仍然一意孤行,說哪怕陪葬也在所不惜,因為他一要報納蘭虹的養育之恩;二要為生父報仇,正是大宋的狗皇帝殺死了他的親生父親。他等這一天,已經等了二十年了。

納蘭秀和鄭霆不歡而散。羅勝知道了一切以後,趕忙找到了胡自峰和老呆告知這一消息。明天的蹴鞠大賽,比想象的要複雜得多。

胡自峰聽完後眉頭緊鎖:“這件事,如果現在就彙報朝廷,可大賽還沒有開始,根本沒有確鑿的證據。納蘭虹本屬於金國來使,肯定無法審問,就算真的能審問,那麼只能加深兩國怨恨,那這次大賽想促進和談又從何而言?”

老呆這時突然向羅勝問道:“你說鄭霆本是漢人?還說他要報二十年前的殺父之仇?”羅勝茫然地點頭。老呆起身激動地說:“老四,他可能就是我們一直尋找了二十年的孩子。走,我們去找他。”說完,老呆就向門外走去,想了想又轉回頭,從箱子裡取出一面鋥亮的“護心鏡”,摩挲著上面刻著的“鄭”字喃喃地說道:“大哥,但願你在天有靈,讓我和老四找到您失蹤多年的兒子。”

5.悲情決戰

一切都風平浪靜,蹴鞠大賽如約進行。皇上親臨現場,陪同各國使者坐在高臺上觀看。因為大宋是蹴鞠的發源地,技藝嫻熟,所以其他幾國以金國為首共建一支番邦蹴鞠隊,和大宋的蹴鞠隊決一雌雄。

蹴鞠賽規定在一個時辰內完成。番邦隊魚貫而入,個個看起來都矯健而強壯。納蘭虹的臉上有一股讓人不易察覺的笑容。大宋隊在馬度的帶領下也進入了蹴鞠場,比賽隨即開始了。唯一奇怪的是鄭霆,賽場又不是戰場,竟然戴了一枚“護心鏡”。

一上場,馬度就開始組織大夥兒發動了進攻。一枚小小的蹴鞠,在馬度的腳下滴溜溜亂轉,很快來到了風流眼下。馬度得意地一笑,抬腳將蹴鞠向風流眼踢去。番邦隊果然是有備而來,其中不乏高手,就在蹴鞠飛向風流眼之際,斜刺裡一人一躍而起,將蹴鞠打落。繼而,進攻的一方變成了番邦隊了。

一場蹴鞠大賽,你來我往,熱鬧非凡。羅勝在場上不停地奔跑,卻很少有踢到蹴鞠的機會。因為馬度根本沒打算把蹴鞠傳給羅勝,只和鄭霆相互配合。鄭霆好像也心照不宣,沒有把蹴鞠傳給羅勝一次。羅勝成了在場上一個極力奔跑,卻毫無功勞的閒人。

很快半個時辰就過去,雖然馬度拼命奔跑,但鄭霆卻有些力不從心,場上的比分是三比三。納蘭虹激動地從使者的位置上走了下來,來到了場邊,向著場中的隊員大聲的呼叫著什麼。皇上開心的大笑。這本是一場比賽,金國使者竟如此認真。

番邦國的隊員突然開始奮力,番邦隊很快連得兩分。羅勝焦急萬分,如果繼續這樣下去,這場比賽很可能就會輸。羅勝焦急地看了場邊胡自峰一眼,而胡自峰只是面無表情地站在那裡,一直盯著鄭霆,彷彿他才是這場比賽的主角。

蹴鞠凌空飛起,跟隨蹴鞠飛起的正是鄭霆。鄭霆在空中,力將腳踢出,正是一記漂亮的“倒掛金鉤”,全場都不禁為鄭霆這個漂亮的動作叫好。然而,蹴鞠並沒有如大家所願,向風流眼飛去,而是直接飛到了羅勝的腳下。羅勝接過蹴鞠,沒有片刻猶豫,顛動著蹴鞠來到了風流眼下,抬腿將蹴鞠向風流眼踢去。這時,一個番邦隊員飛奔過來,直接出腳向羅勝的腿上踢去。羅勝此時根本躲閃不及,只能在心裡暗叫一聲不好。恰在此時,卻見鄭霆竟然快速地用自己的腿攔在了羅勝的面前,生生的擋住了番邦隊員的這一擊。鄭霆砰地一聲倒地,抱著腿不停地翻滾,臉色蒼白。在剛才撞擊的一剎那,羅勝甚至聽到了骨裂的聲音。此時,羅勝踢出的蹴鞠正入風流眼。

這一切,只發生在一剎那。羅勝得分了,但鄭霆卻因為救羅勝而骨折下場。羅勝不明白鄭霆為什麼要這麼做。但當鄭霆被抬下場的時候,羅勝分明看見他悽楚地一笑。這麼久以來,這是羅勝第一次看見鄭霆的笑。此刻,場邊的胡自峰和老呆卻流下了熱淚。只有他們知道,鄭霆已經拋棄了個人恩怨,也許他只有選擇這條艱難的路,才不會背叛自己的國家,也給納蘭虹一個交代。

比賽還在繼續,只剩下半炷香的工夫了,番邦隊還領先一分。羅勝開始頂替了鄭霆的位置,拼命的拼搶。眾人皆以為,大宋隊少了一個鄭霆,會更加艱難。殊不知,場上少了鄭霆,番邦隊反而失去了更多得分的機會。

羅勝搶到了蹴鞠之後,傳遞給了馬度,然後尋找到一個最佳的位置,等待馬度的回傳,可是馬度卻沒有傳給羅勝,而是單刀直入,卻被對方狠狠地踢倒在地。羅勝上前扶起了馬度,嚴肅地說道:“如果你再不信我,我們是贏不了的,那樣你也沒有一分功勞,不是嗎?”

馬度艱難地起身,終於點了點頭。不一會兒,羅勝終於接到馬度傳來的蹴鞠,對方像拼了命一樣地飛鏟過來。羅勝靈活地轉身,讓過對手,將蹴鞠直接射入了風流眼。比分打平,時間越來越少。對方終於意識到,羅勝也是潛在的一大威脅。於是幾個人包抄過來。羅勝拿到蹴鞠之後,盤帶過人,也不傳球,完全吸引了對方的注意力。就在羅勝快要抬腳的一剎那,對方一個武士狠狠地一腳踹在了他胸口。羅勝胸口氣血翻湧,但他仍然拼盡全力,將蹴鞠踢向了正在奔跑中的馬度。馬度在無人盯防的情況下,輕鬆將蹴鞠再次射入了風流眼。

比賽結束,大宋終於艱難取勝,全場一片歡呼之聲。馬度來到倒地不起的羅勝面前,面帶愧色地把手伸向了羅勝。羅勝寬容地一笑,伸出手讓馬度將自己拉起,兩隻手緊緊地相握……

大賽之後,納蘭虹氣憤地回了大金,並沒有帶上已經骨折的鄭霆。納蘭秀來和鄭霆、羅勝揮淚道別,卻又默默無語。老呆無微不至地照料著鄭霆,如果不是他們的勸說,鄭霆就不會受傷,也不會迴歸大宋。

不久,金國仍然發動了戰爭。抗金小將中,出現了三個英勇的人物,人們稱他們為“蹴鞠三兄弟”。據說他們都曾是名門之後,在國家危難之時,拋卻了很多個人恩怨,英勇地守在了邊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