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都“京”真的比“都”高級?

中國古代歷史上的都城,有的名號為“京”,如比較有名的為北宋東京(開封),西京(洛陽);明朝的北京,南京等。也有的名號為“都”的,比如唐朝的東都洛陽,還有元朝的大都(北京)等。那麼京和都,到底有沒有禮制上的差別呢?

中國古都“京”真的比“都”高級?

春秋公羊傳曰:京師者何?天子之居也。京者何?大也。師者何?眾也。天子之居,必以眾大之辭言之。《書·說命中》:“明王奉若天道,建邦設都。” 孔穎達 疏:“設都謂設帝都及諸侯國都。”《墨子·尚同中》:“夫建國設都,乃作后王君公,否用泰也。”《西都賦》:“漢之西都,在於雍州,寔曰長安。”

從上述史料看來“都”與“京”似乎並沒有明顯的高低之分,只是在不同的時期所指的含義不同。

中國古都“京”真的比“都”高級?

關於“京”與“都”,京(都)號相同,但地位差別很大,有幾個朝代可以作為代表:

一是宋朝(明朝),首都開封又稱東京(北京),而陪都洛陽稱為西京(南京),同樣都有京號,但地位差別很大。二是元朝,元朝統治者建立了三個都城:上都(位於內蒙古)、大都(北京)與中都(河北白城子)。都城叫做大都,同樣有都號的其他兩個在元朝大部分時期與大都(北京)的地位是根本沒法比的。

由此可見,同樣冠有京(都)號,地位可能相差很大。

中國古都“京”真的比“都”高級?

而隋唐時期,京號的差別,似乎更與地位沒有任何關聯了:

如隋朝,隋文帝時,大興(長安)為西京,洛陽為東京,但實際上洛陽的地位是要低於大興的。但到了隋煬帝時期,楊廣建新的東京城,然後遷都洛陽,隋煬帝為了提升洛陽的地位,就將東京改為東都了。到了唐朝,武則天以周代唐,稱洛陽為神都,從武則天一直道唐玄宗天寶年間,洛陽的地位是不比長安低的。到唐玄宗後期,玄宗解決了兩京的漕運之後,就遷回長安了,這樣一來,唐玄宗為了降低洛陽的地位,就改東都為東京。

中國古都“京”真的比“都”高級?

由唐朝和宋朝的例子可以看出來,京和都,未必有著明顯的等級區別,關鍵在於當時帝國權利中心部門的設置。隋唐時期,三省六部,國子監在兩京都有設置,而隨著皇帝的巡幸,帝國的中心也不斷在變化。而宋朝的西京及元朝的中都,雖然與東京,大都的京(都)號相同,但因權利中樞部門未有設置,地位實則相差很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