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小兒辯日的故事,真正的智者是孔子

兩小兒辯日的故事,真正的智者是孔子

兩小兒辯日的故事出自道家經典《列子-湯問》:兩個小孩在爭辯。一個認為太陽早上離人近,中午離人遠。另一個覺得太陽早上離人遠,中午離人近。一個小孩稱:太陽剛出來大,正午時候小,這不是遠處的看著小,而近處的看著大嗎?另一個小孩則稱:太陽剛出來時清涼,等到中午時熱。這不是近時感覺熱,遠時感覺涼嗎?孔子也不能判斷誰對誰錯。兩小兒嘲笑孔子。

現代人的角度論。

地球自轉一週是一天。早上我們側對著太陽的。而中午時是正對著太陽。中午時地球與太陽是直線垂直距離。兩點之間,垂線最短。中午是太陽離我們最近。這是現代人的觀點。

其實不然。

鄙人的解讀。

兩小兒辯日的故事,真正的智者是孔子

地球除了自轉外,還有公轉。我們以太陽為中心。畫一個直徑為14億公里的圓。這個圓並非地球公轉的軌跡。其一,太陽不是地球公轉圓的正中心,而是有偏差的。其二,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跡是由圓形至橢圓形之間不斷變化的。

綜合考慮地球自轉以及公轉軌道。有時早上我們離太陽近。有時中午離太陽近。具體哪時遠?哪時近?很難捋清。所以。孔子的‘不能決’才是正確的答案。

兩小兒辯日的主旨有二:

一、體現在《列子-說符》中——聖人無全能,聖職教化。

二、道家的認識論——不知而知之。

孔子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猶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猶不足恃。耳目心智,所知甚缺,所聞甚薄,所視甚淺。十里之間,耳不相聞;圍牆之外,目不想見;三畝之宮,心不能知。”

由於人們對事物的認知,往往受主觀意識和客觀環境的制約。在宇宙之中,人類就像朝生暮死的蜉蝣。對宇宙、事物的認知是主觀的、片面的、淺薄。

兩個小孩子觀點,以及現代人‘中午離太陽近’的觀點。都是偏頗的。都是老子所言之:不知,知,病。

夏蟲不可語以冰者,篤於時也。”在自然、宇宙面前,人類如滄海之一粟,浮游於天地。唯有老子、孔子二位先哲。才對我們離太陽遠近做出了最正確的解答——吾不知也!

後世如過江之鯽的國學大師,文化巨匠。明此道者,唯有東坡一人——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言不知者,此之謂真知也。

兩小兒辯日之論,真正的贏家。不是兩個孩子。更不是愚蠢的今人。而是先哲老子的弟子——至聖先師孔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