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10倍速影像閱讀法》

解讀《10倍速影像閱讀法》

序言

本書中,作者將此神奇的速讀法分為5個步驟:準備、預習、影響閱讀、活化以及高速閱讀,通過此5步的循序漸進式的學習及實踐,讓你的閱讀能力得以幾何倍數的提升。

1、準備

閱讀是有目的的行為,只有精心準備,便能大幅提高專注力、理解力和記憶力。

(1)設定明確的目的

這包括4點,如下:

閱讀目的、素材的重要性、信息需求的詳細程度、所能消耗的時間

(2)進入閱讀文章的理想狀態

最有效率的閱讀狀態就是身心放鬆,精神集中,推薦“橘子集中法”,做法如下:

閱讀時,固定注意力的理想位置莫過於後腦勺的上方。此法要求閉眼,想象手中有一個橘子,在兩隻手之間做拋接運動。然後,將自己慣用的手把橘子拿到後腦勺上方15-20釐米處。想象其會自動懸浮,保持1-2分鐘,然後睜眼,開始閱讀。

2、預習

預習包括三個階段:調查文章、尋找關鍵詞、重新檢討閱讀方針(檢討是否需要閱讀)

(1)調查文章

類似於一本書的背景調查,可以從書本的封面索引、目錄標題入手,從之,接觸正文之前,先把其餘的都看一遍。

(2)找出關鍵詞

找到關鍵詞,就能順利掌握文章的概要。在影像閱讀和活化時,腦部會緊盯著關鍵詞。一般關鍵詞頻繁出現在標題、首頁和尾頁這些部分。

(3)重新檢討閱讀方針

以透過調查和尋找關鍵詞所得到的信息為基礎,詢問自己以下的問題。

其一,文章值得進一步閱讀嗎?

其二,我想要知道詳細的內容嗎?

其三,繼續看下去能達到當初的目的嗎?

其四,又必要重新設定閱讀目的嗎?

需要警惕預習的兩個陷阱:莫要花費太多時間深入學習、影響閱讀的初學者可以用複習代替預習。

3.影像閱讀

(1)進入高速學習模式

這裡指的是使腦部的信息處理量提高的狀態,進入程序如下:

坐直,放鬆,閉眼。用力吸氣,再吐氣。腦海中接連想著3.2.1三個數字,同時伴隨著吸氣吐氣,不停地自我暗示放鬆。

想象有流水穿過自己,直至緊張完全消除。

(2)進入攝像焦點的狀態

閱讀時,要使用特殊的用眼方法,稱之為“攝像焦點”。指的是一次觀看整頁,以焦點狀態觀看文章時,眼睛所攝取的信息會被直接送到潛意識裡。做法如下:

首先,把視線定在書本上方牆上的某一點,一邊意識到書本四個角落、段落與段落之間的空白。由於視線分散,左右頁之間裝訂的部分會變得好像重疊了,然後形成了一條圓筒狀一般的書頁,我把這一頁稱為“懸頁”。

此狀態下,便稱之為攝像焦點狀態,書頁上的文字會變得模糊。

接著將視線緩慢由上往下移動,文字便會逐漸變得十分清晰。

4.活化

指的是為了達到所設定的目標,你要在意識中瞭解由影像閱讀所取得的信息。包括兩種:非刻意的“自然發生的活化”和“刻意的活化”。

前者指的是不需要刻意努力,活化就自然發生;後者反之。

(1)以複習來增強活化

首先把文章大致看過一遍,掌握整體的結構要點。接著,記錄關鍵詞。最後再一次把文章大致看一遍,尋找有趣的部分。

(2)等待成熟

結束影像閱讀和複習之後,信息會暫時積存在意識之外。此時,暫停一下,一般是一個晚上,原因是要等待腦子裡面的信息成熟。

(3)對頭腦發問

休息一段時間後,就要再度詢問自己,以活化文章的內容。

(4)超閱讀與挑讀

指的是把整篇文章大致看過一遍,以尋找記載著問題答案的地方。配合自己的目的,尋找特定的段落。

前者便是超閱讀,不必探求特定的信息;後者則是奔著特定信息而去。

(5)閱讀作者的思考流程

這麼做會促進書本的活化,指的是首先思考文章架構,掌握作者推論的方式,也就是寫作時的設計圖。然後配合其設計形式,進行超閱讀和挑讀。

(6)製作腦圖

腦圖是整理知識和加深理解最有效的方式,沒有之一。

5.高速閱讀

指的是以適合自己的速度,從頭到尾一口氣地看完,閱讀的速度可依文章的複雜性和重要性來做調整。

遇到以下情況可以加速:熟悉的、簡單的、與目的無關的等等。

遇到以下情況可以減速:陌生的、複雜的、與目的有關的等等。

(1)分辨高速閱讀和超閱讀

活化步驟中的超閱讀指的是在文章中找出有興趣的部分,然後就這個部分,完整快速地掃過而後者,指的則是整本書的通讀。

(2)非必要性

這一步是對前面幾個步驟的補充,指的是從頭到尾快速瀏覽一遍,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消除影像閱讀時所感到的不安,也可以加深對內容的理解。若是前4個步驟日益熟練的話,這一步驟已屬多餘。

解讀《10倍速影像閱讀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